导语:
修改发表于2016年07月21号 07点 阅读 10320 评论18 点赞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砺志篇——情缘荷花数十载
叶子
岁月沧桑,不知不觉中从幼稚儿童到了鬓发添霜的古稀之年。六十七年的,不变的是对花草的热爱。从小生活在山乡,耳濡目染的是大自然的花草世界,其中让我难忘的是荷花。
古人对荷花是十分崇敬的,有诗句“荷花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都是赞美荷花姿色和神韵的;更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对荷气质的敬佩。
读小学时,一篇“画荷”的课本吸引了我,也让我第一次认识了荷花,时常在我的脑海中会浮现这样的情景:湖中满眼翠绿,清风吹过,荷花翩翩起舞,宽大的叶片片层层叠叠,象一把把绿色的小伞,荷花婷婷娉娉,含笑伫立。这以后,学校组织的春游或秋游,我总喜欢寻觅荷花,总会在有荷花的地方多停一点时间,认认真真观赏荷花的姿态。
终于在五年级时,我的第一篇散文“荷花”在报纸上发表了。当时不少同学和师长都为我高兴,甚至有人还称我是“末来作家”,让我沾沾自喜好不快活。唯有语文老师对我真诚地说:“你还个学生,还不到发表文章的时候,现在要紧的是努力打好基础,只有扎实的功底,才能有取得美好的未来。”我听从老师教诲,从语文基础入手,认真读书,认真做笔记,认真写好每一篇作文,以荷花为榜样,坚忍不拔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从写荷走入文坛,数十年的人生,我以荷为典范,时时用以鞭策自己,自勉自律,为人真诚执着,为民鞠躬尽粹,为事无怨无悔然。我喜爱荷花,以荷寄志,学荷秉性,与荷为友。我曾随着晨曦去探荷,满眼是翠绿田田的荷叶,晶莹露珠欲含欲吐,荷叶丛中亭亭玉立着一株株含笑伫立的荷花,随着清风摇曳在涟漪的碧波中,送来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在这是迷人的时光,荷花风采依然,幽香醉人,丽色迷人。“为了给予,就要吸收。”正是荷花扎根在泥溏湖水中,不停地吸收水分的养料,才能给人赏心悦目的美丽,这是荷花对我的鞭策。我也曾在暴雨后去寻荷,满池的荷花或是折断枝茎,或是脱落花朵,破碎凋零的花瓣随波逐流,支离皱折的叶片任风摇曳,然而荷的精神依然挺立,无畏无惧,依然自信,这是荷花对我的激励。
二十多年前,我担任了总公司的纪委书记,“翠裙浮波上,玉姿轻浴出”纯朴不变的荷花精神,再一次鞭策我始终保持清白,甘愿清苦,坚持原则,严格党纪,不受金钱的诱惑,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再次经历了贬职复职后,我主动居二线,让位给青年干部,荷花精神依然在鞭策着我,执着地追求高尚的情操,体现自身的价值,自重自爱保持晚节。
七月是荷花飘香的季节,风姿优雅、娇媚动人的荷花浸润着华夏民族的精神。七月是最灿烂的日子,芳菲正浓、铄石流金的岁月是中国共产党的成长的摇篮和不断壮大的里程碑。荷花是诞生的象征,是成长的象征,更是志向的象征。幽幽清风,听雨窗外,我感悟着雾气迷蒙中不停地摇曳着的荷花,好似披着红袄绿裙的娇女,从幽远向我走来。蓦地,从那莹莹的绿色中飘来一缕缕沁人的清香。啊,亭亭玉立的花茎,托起朵胭脂色的花朵,在碧玉般的叶盘围绕中吐着芬芳。这缕缕芬香,展示着我的处女作《荷花》,数十年间我还发表过“荷花咏”、“梦中的白莲花”等关于荷的文章,《“辞海”中的“荷”字》一文不仅获得全市征文三等奖,还入编《我与辞海》一书。
荷花,我情缘数十载的依托。
信纸作者:茹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