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16年10月06号 21点 阅读 10102 评论18 点赞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归轩今已迟
这两天想写一篇关于故乡的文章,有些事情不太清楚,去问老爸,老爸坐在屋角床边的藤椅上,双目一闭,叹了口气说到:“他们(指外公、外婆)对你们(指我和弟弟)很好的,当宝贝一样,都没有报答。”
我出生在福州,我和弟弟小时候都寄养在外公、外婆家。老家是木房,有几间,蛮宽敞的,房子是租别人家的。
外公经常带我和弟弟去三保的大姨家,大姨家的木房建在河边,屋底下就是一条河流。表哥经常带我和弟弟在河边捉螃蜞,捉到的螃蜞用盐腌,邻居的一个小伙捉到螃蜞后是用油炸。螃蜞油炸后颜色通红,很是诱人,我当时会在心里埋怨表哥为什么不把螃蜞油炸了吃,现在想来还是盐腌的有味。现在我会联想起郁达夫的两句诗:两川明镜蒸春梦,一棹烟波识老鱼。
大姨家的房子也是木结构的,有三间,还有一个三家共用的院子,院子一旁种着几棵茶花,傍晚时分暮霭笼罩,炊烟袅袅,茶花飘香,令人难忘。
在我六七岁时,文革开始了,外公家那里经常夜深时分也会敲锣打鼓。一天夜里敲锣打鼓的又来了,外公出去探望,回家时不小心被门槛绊倒了,外公有高血压,引发脑溢血,当晚就在睡梦中过世了,那天晚上弟弟还和外公睡在一起。
父母从上海赶回福州奔丧,我只记得那天晚上有一男一女在外公家的门前沉默不语地踱步,我只看见他们黑色的身影,那就是我的父母亲。
料理完丧事后,父母把我和弟弟带回了上海,坐火车。
我看见被红锈腐蚀的巨大的车轮,车轮里淌下的哗哗水流。在火车上,我望着窗外,有时看见远处有小孩在沙堆上玩耍。火车停靠沿途站台时,有白衣女子推着售货车叫卖。这些童年记忆如梦似幻。
我长大后又回过好几次老家。
一次回福州,在小姑家,遇上祖母也住那。一天上午,祖母坐在椅子上,对我和母亲说:依妈(奶奶)死了,要回来看啊。祖母的眼睛里流着泪。那天天色阴沉,屋里灯光晦暗。
后来祖母去龙岩三叔家住,有一次我和父亲一起去龙岩,一天在三叔家里,我正和父亲说话,祖母坐在一边,见状笑着说:峰会和依爸攀讲。
在福州,我有时会一个人上街溜达,在马路边的小吃店吃小鲨鱼打制的鱼丸,汤是酸辣的,味道鲜美。
一天母亲带我去福州最大的饭店聚春园吃饭,那时候的聚春园还是砖木结构,只有两层。吃的东西也不外是鱼丸汤、燕皮馄饨、炒米线之类,福州的名小吃。此后再也没有去过,现在的聚春园应该是变得非常的富丽堂皇了吧。
在福州我住在大姨家,有时外出回来时,经过三保,会看见年轻、白净的福州女子一边在路边摆摊,一边打制肉馅鱼丸。马路上有些福州女子还穿着木屐。
有时晚上我在大姨家附近闲逛,会看见有些人家就在马路边上摆上几桌酒席。
在大姨家,每天早晨他们都会为我煮一大碗肉汤线面,肉汤是事先煮好的排骨汤,一大锅放在那。线面是福州特产,很细的,像龙须面。
记得有一次我在福州生病住院,大年初一表哥来探望我,带着一个大暖瓶,盖子里装了熏鱼,瓶里装了热的鱼丸汤。
大姨来看我时,还把我带回家,途经闽江,要乘小舢板摆渡。闽江江面宽阔,波涛汹涌,我真有些提心吊胆。
有一次父亲从龙岩带了一条很大的眼镜蛇坐火车到福州,蛇是活的,牙齿已经拔掉,装在蛇皮袋里。在大姨家的院子里,父亲把蛇绑在树上,剥皮活杀。邻居一个女子看见后连连说道:姨夫胆真大!蛇杀好后,大姨把它和粉干一起煮了吃。我也吃了,味道非常鲜美。姨夫一定要把200元钱给父亲。
在小姑家,有一天表弟指着过年大礼包里的红纸包对我说:这个好吃。在翻看旧照片时,表弟指着我小时候一张蛮精神的照片说:峰峰哥哥。
一次乡下的堂妹来小姑家,进门后看见我刚换下的脏衣服,马上说道:峰哥,要不要我帮你洗?
小姑家的对面邻居家用了一个保姆,是个老太太,背佝偻着,在楼梯的走道旁生煤炉煮饭炒菜。有一次我问她有没有去过上海,她说解放前跟小姐去过。
大姨家的人如果有来上海,都会带上很多福州特产,如龙眼、橄榄、粉干、线面、蛏子干等。记得有一次我向表哥问起外婆的情况,表哥说:哎呀,她好想你啊。
有一次弟弟回父亲的祖籍地闽侯乡下,大伯家住在那。过年时堂兄去河边洗鱼,不小心鱼掉进河里,堂兄大冬天的脱去衣服,跳进河里把鱼摸回来。我在上海给弟弟写信,大伯是小学老师,看了信后夸奖我写的很简洁,没有多余的话。弟弟告诉我后,我真有些受宠若惊,不好意思。
我有一次在淮海路的三联书店看到一本《闽都杂记》,是清人写的长篇小说,很厚,我当时很动心,终因价贵而放弃。
我以为北京、上海、福州这三个城市很有代表性,北京的政治、文化,上海的工业、商业,福州的家庭和人情味。上海的福州路是文化街,我很引以为骄傲。福州的风景名胜主要有鼓山、西湖、三坊七巷等,四叔常对我介绍辛弃疾对福州西湖的夸词,辛弃疾说福州西湖是未出嫁的西子。
外公、外婆的家,大姨的家,现在都已经拆除了,外公、外婆和大姨也都已过世,时至今日,我还会想起他们慈祥的面容,想起大姨家的院子,暮霭笼罩,茶花飘香,炊烟袅袅,我会想起岑参的诗句:苍茫秋山悔,萧瑟寒松悲……旧壑兰杜晚,归轩今已迟。
2016年10月6日夜
信纸作者:占峰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