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老李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再次送给60岁以上人的感言(之二)-完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7年03月25号 10点 阅读 5298 评论1 点赞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只是从四季轮换的道理上说,四季中互相转换的那段日子较难划分而已。在纬度处于长江、黄河之间,中国农历的24节较为准确,还有如冬至后的进九,是冬季最冷天的开始;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但逄到反常气候时,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节气都很难区分四季的界线。

 这譬如一个人年纪的区别一样,有的人进入中年却象年青人一样的外表,有的极会保养,又会化妆打扮的女人,到了50岁之后,竟然还想装嫩成美少女的模样,如电影演员刘晓庆。还有《巴黎圣母院》里的女主角艾丝美拉达的扮演者,意大利的女明星吉娜劳洛勃丽吉达,那是自然的美貌。80年代她曾到中国访问过,已近60岁的她(1927年出生),其外表娇媚动人,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迷倒了大批影迷,简直就是人类的长青树啊! 每当我看着电影画报上她的芳姿时,不免为之幡然心动。这本画报我一直珍藏着,和那电影中纯洁、美丽的吉普赛姑娘一样,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和季节不反常一样,我们大多数人到了六十岁之后,该是怎样正常的心态去看待自己的后半生呢? 人的前后半生最大的不同点是: 前半生是为自己也为他人而活着,而后半生则完全是为自己而活着。不是因为老年人太自私所为,而是老年人只剩下让自己活下去的那点点能量了。虽然现实中各人家境不样,许多的老年人仍在忙忙碌碌地为子女带孩子做家务,甚或在外打工做生意,但这都是在不影响身体健康条件下的所为。一旦超出这个界线,奉献将适得其反。

 每个人在前半生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大都数人为了金钱地位、成家立业而追逐,为了竞争、衣食温饱、孩子养育、房子、家具、家用电器而奔波,操心。但是到了后半生,人应该为能得到内心的自由和安宁而活着,做着舒逸、轻松、快乐的事情,这比一切都更为重要,也就是为自己而活着的这个大前提而论。如果非得要拼出老命,为子女的婚姻、嫁妆,或为他们所需要的汽车、房子而疲于奔命的去烦恼,那真是一个不幸的人。

 老了还象一匹老马一样,卸不下马鞍,还拴在子女和家庭的战车上奔波,这种状况是十分悲哀的。而中国大多数的老人都是心甘情愿地过着这种被后代啃老的日子。曹操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在曹操北征袁绍回师后即兴写的,这时的曹操五十三岁,并不在老年期,无法揣测老年人的真实状况。再好的千里马,老了还能跑得动吗? 志也是空志。人老了,就不应该再提雄心壮志的事了。如果还事事放在心上计较,欲与别人试比高,那也只能对身心健康不利。所以老了不应该挖空心思去想挣钱夺利的事情,既折寿,又搞得和亲朋邻里关系紧张,鸡犬不宁。人老了,犹如一壶省着用的油灯,你如果把灯芯拨大,光虽亮了,但油耗得更快,不久就会烧完。

 人在前半生是由外向里收,人到后半生是由里向外放。后半生把前半生收进来的钱财慢慢耗尽,多数送给医院、后代;把前半生处出来的人事关系也渐渐淡忘,等于慢慢送出去了;直到老伴归天,把自己的健康用完,生命耗尽,撒手入土。所以刚出生的婴儿手是握紧的,死去的老人手总是滩开的。一收一放,这就是全部的人生。

 正因为老年是走向死亡的过程,所以老年人一怕孤独,二怕死亡。人是越小越不怕事,也越不怕死,那是因为不知道事情的可怕后果。反之,人是越老越怕事,也越怕死。人老了才能预测到各种事情的可能后果,因此行动迟缓、保守谨慎。

 我决不会象那些专家那象虚伪地去吹捧老年,盲目地去礼赞老年。比较客观地来说,老年期也分二个阶段,即前半叶的秋天,色彩斑斓、硕果累累,充满灵性的智慧,可以指导子女、教育孙子辈。但是到了老年后半叶的冬天,随着生理机能的衰退,人越来越向猥亵不堪的方向滑去,越来越无人愿意听你说话了,彻底孤独不可逆转。最后到了大小便失控,无法自理的程度,人类最后点尊严都消失了,老年痴呆到如同植物人一样,是一个老人倒,无人敢扶的可怕阶段,这时死神正在招手的时刻到了。

 正因为有如此强烈的对比,请60岁以上的老年人赶快珍惜这段秋天的前半叶吧! 切莫错过这段尚有光彩的时日,抓紧发挥自己的余热和灵性吧! 做着你一生中想做而未做的事,实现你一生中想做而未实现的梦。比如赶紧去到哪些未知的美丽国家走一走,领略它们恢宏的人类杰作和大自然的风光;或关起门来,拿起画笔静心完成一副埋藏在心中的画;再或写一些回味无穷的往事趣闻等等。另外最好多陪伴自己的老伴一块乐趣,赶紧弥补对她的欠缺。老伴是孤独的最后一根稻草,切不要把老年变为婚姻的坟墓。

此时,让我最可悲就是那些还爬在地上迷着老花眼,孜孜不倦地寻找金币的老年人,如果是因为晚年生计还没有落实那另当别论,如果是因为见钱眼开,可以从中其乐无穷的话,那怎么不让人看着可悲呢!钱是一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不赶紧用它置换成快乐和享受,实在太可惜了。还因为老年的日常生活是不需要多少支出,储备太多太多也是一种浪费,够用就行了。只是最后请不要忘记留下一笔钱,是为了打发那些能让自己有点尊严的死去的人准备着。

 不管是精彩也好,悲哀也好,老年总体给我的感觉还是用李煜的一首《虞美人》的诗来结束本文最为恰当了,这是唐朝最后一位后主的绝唱: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0 收藏 1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0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