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人家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栖霞的初夏(游记)沪上人家/文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3年04月17号 18点 阅读 2990 评论1 点赞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栖霞的初夏》

                  散文作者: 沪上人家点击:5210次

 

 


【导读】山脚下进门口的明镜湖水,碧波荡漾。喷泉如注,水花四溅。在婷婷玉立、绿意如盖的荷叶上,团团成水晶球般的泉水,在荷叶上滚动着。积淀到一定程度时,荷叶便倾向一边,水花哗哗倾泻池里。

 

栖霞山座落在南京东北面的长江边,扼守着南京的东北门户。坐沪宁线进入南京,必须经过栖霞山隧道,地理位置尤为险要。栖霞山属宁镇山脉的余脉,也是金陵郊游的一大景观。

游栖霞以秋为最。那时满山的枫树经秋霜一染,山上山下一片红火,如日落时缤纷灿烂的红霞,飘栖在整个山崖上,古人谓之栖霞山。


我游栖霞山时,不是在红枫如炬、秋霜染丹的时节。自然没有古时诗人那种“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那种诗情画意。但初夏的栖霞山那满山森森的绿意与万木葱茏,欣欣向荣的景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把栖霞山比喻成为翡翠碧玉不失为之夸张......

你看,山的近处一株株参天大树的枝上,密密匝匝地缀满了碧绿的树叶,似乎把整个树冠都染得绿透了。那绿,沿着山道一层一层地晕染开去。近的碧绿、中间的深绿、远的墨绿,就像是翡翠碧玉的天然痕印。只听树上有鸟儿在啁啾,却不见它的身影。“山深绿意凉,雾浓寒蝉噤”。也许我们来得早些,晨阳四处射着光线,山上飘动着团团的水汽。树下小草灌木丛的叶片上,缀着云雾的露珠。在晨阳的照耀下,晶莹璀璨、光芒四射、耀人眼目。就像身处在所罗门国王的宝窟中,满眼珠光宝气......

山脚下进门口的明镜湖水,碧波荡漾。喷泉如注,水花四溅。在婷婷玉立、绿意如盖的荷叶上,团团成水晶球般的泉水,在荷叶上滚动着。积淀到一定程度时,荷叶便倾向一边。水球顺着荷的裙裾上的叶脉,坠落倒水池里,叮咚作响。似乎在为游人在弹奏起一首《迎宾曲》。


湖池中各色锦鲤,上下游动,自由自在,翱翔水中。你看,彩霞亭上一位梳着小辫,穿花衣裙的小女孩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望着池里的游鱼,把手中的面包屑撒入水中,引得池鱼团团游来。如红霞彩缎,从水中飘来。群鱼争食时,泼刺翻腾,水花乱溅,引得游人,驻足观望,扶栏临眺,久久不愿离去......

出明镜湖,我们沿着山道向上走去。山路并不陡峭,很平坦,仿佛是在城市的街市上散步。只有几个孩子,围着行走着的大人,来回追逐嬉戏。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给宁静的山谷,平添了几分勃勃的生气,惊得路边草丛里的蚂蚱,飞跃开去......

那不知名的草丛中还开着几许粉红、嫩黄、紫蓝色的小花。那“六月雪”正在打着“花骨朵”,带着几分羞却的神情。

山谷里,有时能听到火车驶过时隆隆作响的声音,沪宁铁路穿山而过。半道上绿色丛中,桃花涧水的清流欢腾着从游人脚下,潺潺的流去。清风拂面,山色清泠。使游人如入仲秋,感觉不到夏暑溽热和挥汗如雨的景象。

走到山顶,透过悬崖边,丛丛的松林间万里长江,从山脚下滚滚而去。远帆船影,漫江碧透,蓝天白云,鸥鸟翔飞,渔光水景尽收眼底。目睹大自然的钟秀与神灵,呼吸着山野间清新自由的空气,使人的精神为之一振。

看看,这遥远的天际,夏暑的惊雷,正从远处奔腾而来;
看看,这满眸翡翠,朝气蓬勃的绿意;
再看看,渺小的自我与大自然的雄伟与博大,和都市的闹杂、纷争与贪婪,都在自然界的山野里烟消云灭。
望着远去的江水,我情不自禁地感叹道:生命如泉,自然如锦,哲理的珠玑闪烁着理性的光芒......

栖霞山的千佛崖上,佛像群雕裸露着,斑斑驳驳、风雨侵浊的印痕。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岁月的沧桑。那南朝时期北方的战乱,给南方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机遇。同时佛教也兴盛起来。有诗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的“宋齐梁陈”,都以金陵为都。栖霞为金陵锦绣之一,山深林茂,水色清泠,不失为佛家修身养性之地。“山中度一日,山外已千秋。”在夏日里,手扶佛像凉意透心,爽快无比。眼前的繁茂葱茏,树深林荫下,佛像数不胜数。据有关书籍记载,千佛岩约有大大小小佛像五百多尊。栖霞寺的青灯古刹,晨钟暮鼓,迎送走多少岁月的寒冬与酷暑。那寺崖边林立的舍利塔便是最好的佐证。

据说,舍利塔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即公元六零一年)重建于南唐。后多次遭兵燹,但至今依然屹立。这些密檐精雕的建筑,为今天的佛教史学艺术,提供了实物依据。

即使山外再溽热,倘若你来到此处,那阴森的茂林和冷塔佛雕,也让你感悟几许凉意。“心中静如佛,凉从自然生。”这禅语的哲理明言,道出了暑溽与清凉的辩证。静心坐下来观佛塔,消散了一番倦意。凉从绿来,凉从静来,凉从细细的山泉、山风中来......

这就是栖霞的初夏,初夏的栖霞。我在此不失,以一首唐诗为栖霞山作概括,“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虽然,我不能目睹秋色中彩霞、江枫红满山的栖霞山景。我和妻还是在门口的售票处,为女儿买了一张夹着栖霞山红叶印有民俗风格的寅虎剪纸图案的塑面卡片,留作纪念。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0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0人点赞

本文作者

沪上人家

热爱生活,爱好音乐文学艺术,健身百科。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