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行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用人文情怀丰富人们的文化内涵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5年08月28号 11点 阅读 4534 评论16 点赞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大家也许会发现,在阅读我的博文时常常有许多趣闻、许多故事。这是我有意在利用人文轶事来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为此,我和外孙女庄英捷合作编写出版过一本《文史趣闻百篇》,深受读者欢迎。在上期博文中我曾发了《我与熊蕾的一函之交》,其实我在《百篇》的第65篇中就发表过《钢刀插在敌人心脏》,文中写道:

“最近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一部电视剧《保卫延安》,我党地下工作人员熊向晖频频在镜头里出现,他是我党插在胡宗南身边的一把钢刀。由于我与熊向晖的女儿熊蕾通过信,因此对熊向晖的故事特别感到兴趣。”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最近在老小孩“汪曾祺文学沙龙成立暨主题讲座”的海报上摆出两本书的封面,一本是《汪曾祺文学阅读词典》,另一本就是《文史趣闻百篇》。这是准备在讲座期间签名售书的。希望大家能够积极投入阅读。让这两本书充分发挥它们的应有作用。



  我现在订阅了一本人民日报社出版的《国家人文历史》杂志。这是一本非常难得的好杂志。从中可以阅读到海量古今中外的文史趣闻。


 

  现代社会拜物主义让人们更耽溺于新的自私中,对邻居、社区甚至世界表现极度冷漠,逐渐失去人文情怀;而人们阅读和思辨能力也在逐渐衰退,又加剧了对抽象思维能力的有力应对,让平庸化的口号到处泛滥,使群众遭受蒙骗。

  人的进步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发生的;另一种是不会自然发生,必须透过教养、反省、以及自我要求才能完成。

  前者多半指那些由于匮乏而造成的思想、行为、以及制度上的落后,一旦匮乏解除,受到匮乏制约而造成的野蛮、粗鲁、糙砺不文、纲纪松散等,即会逐渐改善。这种会自然发生的进步,我们由近代渐开发社会的过程,即可作为印证。

  例如,现在的人尽管物质生活得到不断地改善,但进一步的拜物主义却也让奢华日盛,理直气壮的自私也更趋普遍。而除了物质可供消费外,符号、价值,也无一不可被消费,于是价值上的虚无也就更趋普遍,而冷漠则驾驭着人心。于是,新的野蛮、粗暴、剥削遂在虚无的时代气氛下得以复炽。

  又如,在国际社会上,美国的恃强凌弱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似乎只要编造一个虚伪的理由,即可以“人道”之名去做最无人道之事。例如,美国把萨达姆绞死了也没有找到伊拉克杀伤性武器。而这种恃强凌弱之所以得遂所愿,一方面固然是大国藉着垄断武力而垄断是非和理由,但更重要的,或许是这些国家的人民居然会对这样的事,视若罔闻,或者保持缄默,或者进而积极支持,这是自私投射到了国家这个层面上。

  因此,这都是对进步的反讽,科技的进步固然造福人类,但武器军火的发达却让大规模杀人更趋容易,也更加造成国际权力和理由的独占;物质的进步固然改善了生活的品质,但拜物的结果,却也让人更加耽溺在新形态的自私之中;在目前这样的时代,新的自私更被经济竞争的新模式所强化,人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欲望,并在竞争力不足这种合理化自私的强词里抛弃了对邻居、对社区、甚至于对世界的关心。

  人道胸襟及人文情怀的逐渐消失,有着许多原因。极端的乌托邦思想曾造成祸害是原因之一,它让保守者有了妖魔化乌托邦的口实;近代社会日益多元化,人们为了突显多元之下自己的片面利益,这种片面化也稀释掉了人们对整体性、全面性进步的向往,并造成怀疑主义的盛行;而在现实上,则是资源垄断的程度增加,特定意义的资讯大量生产,也蛀蚀了人们的综合判断能力;当然更不要说一切都消费化之后,推动人们藉着反省而自求进步的“意义”已告衰落了。当反省已无法存在,一切当然都根据本能而演变。本能的相互厌憎已成了政治最大的动力,本能的恃强凌弱成了人类各种行为的基础,本能的自私自利则合理化了一切冷漠。而在所有的这些因素里,“阅读文化”的凋零,无疑的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从东西方阅读史可知,自从印刷术革命以来,书的确扮演了改变历史及人类本身的角色。书依靠着文字而书写,它可以描述,可以推理论证;可以谈具体的事务,更可以谈抽象的思维模式和看不见的价值。而19世纪则无疑是文字文明及书的高峰时代。

  但进入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一个新的图像文明兴起,再加上阅读还有来自电视、电影、电脑、手机屏幕以及其他种种的竞争,于是人们的阅读遂日益往“轻薄短小”的方向移动,而到了近年,除了“轻薄短小”外,它甚至往“短讯语言”进一步变化,在这样的趋势下,阅读日趋小众化,甚至写书这种以前被认为极神圣的事,也都沦为沽名钓誉的消费品。藉着自我暴露丑陋的私生活而出书,都已成了常态而非异类。

  出版和阅读的这种变化,对文化的冲击有下列几方面:

  其一,乃是人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意愿都大幅衰退,稍微需要多一点思辨能力的著作,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人们都懒得去思考处处觉得很沉重,不肯介入阅读。

  其二,当人们对深度阅读欠缺了兴趣和能力,那些人类长期以来所累积的知识与教训,就难以被继承和发扬,所谓的“平庸化”就会出现。而当人民平庸,他们就自然而然容易被不肖政客及媒体的蛊惑、说谎、歪曲等所蒙骗。近代学者早已指出的所谓“一无所知的民粹主义”,即很容易出现。近代政治充斥着简化问题的诡谲说词,其实是有原因的。台湾的民进党人就是利用蛊惑、说谎、歪曲等蒙骗群众。李登辉媚日卖国的胡言乱语却成为了民进党人天经地义的真理。

  其三,当人们阅读日益往“轻薄短小”、图像、短讯语言等方向转化,这时候,他们的思辨力、分析力、信息掌握力皆必然大幅衰退,对抽象问题已几乎完全无能为力。他们的脑袋等于只能容纳各种片段的、没有意义的、互不相连的碎片,则是生命的意义也将无处可栖。

  因此,人道精神和人文情怀的丧失已的确成了当代的重大问题。人道精神与人文情怀,乃是一种必须透过深度阅读、深度思辨,始有可能形成的心灵态度和能力,它不可能唾手可得,必须有所付出,有所期勉,始可窥其堂奥。当人们不热心阅读,又怎么可能藉此来改变自己的思想境界呢?

  读书是有用的,读书可以与智者对话,可以汲取智慧,可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肯读书的阶层,虽不必然皆可找到黄金屋和颜如玉,但有书为友,人文情怀会被启发,自己的判断能力可增强,它进可向人贡献自己,退也可以保证自己会是一个真正的自由人。当有了更多自由人,一个社会才可真正自由进步。

  多读书,多培养读书风气,多读好书,在读书里提升自己,让人文情怀与日俱增。我们不能改变太多,但可改变自己,当许多人都改变自己,更好的社会就不会只处于虚无缥缈之中!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海上夕阳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0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0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