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发表于2016年05月02号 16点 阅读 11055 评论3 点赞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背景音乐
林海创作的轻音乐(三)
琵琶和扬琴专辑 《琵琶相》 & 《蝶舞》
林海,中国新世纪音乐作曲家,钢琴演奏家。他所创作的音乐以钢琴曲和影视配乐为主,但是也有两个“另类”的专辑:《琵琶相》和《蝶舞》。前者主奏是琵琶,由蒋彦演奏;后者主奏是扬琴,由黄雅诗演奏。林海以自己的音乐才华,挑战传统,融合现代,将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欢快的节奏和旋律给民乐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民族器乐曲的认知。
《琵琶相》专辑简介:琵琶是东方文化中渊远流传的乐器,早在秦朝就已经出现。因为清亮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逐渐从伴奏乐器,成为独奏,称之为“金石之声”。某年林海和朋友相约至江南水乡周庄,它的民风、情调、人文、风采,让人流连忘返。他们在水乡茶馆中听评弹,他被琵琶的音色打动,开始有了做琵琶音乐的一种冲动。平时我们听到的琵琶曲,以表现“武”为主,如十面埋伏,而林海想表现的,是一种能动人的“文曲”。在乐曲的配器上,既有钢琴、吉他、鼓、口琴、提琴等西洋乐器,还混合笛、箫、二胡、三弦等中国传统乐器,既有蒙古、西藏、非洲等少数民族元素,还用了古典、现代、爵士、新世纪等作曲、编曲手法,甚至将维也纳教堂的童声合唱都放到一张专辑里。正如林海自述:“把这些平常看似不可能集合的东西合在一起,也只有在梦里和音乐里能够做到。”这就是《琵琶相》的特点。
推荐乐曲:“琵琶语”、“欢沁”:
静听林海创作的“琵琶语”,反复的前奏将人带入一种缠绵悱恻、欲说还休的境界,淡淡忧伤的琴键声,加上东方乐器琵琶所独有的“泣泣私语诉衷肠”之特点,感情就这样一步一步被牵引,最终让人沉醉在音乐意境里而欲罢不能。其间,小提琴、中提琴、钢琴、洞箫、时隐时现,很好地完成了和声的作用。既突出了琵琶如歌如泣的特点,又进一步丰富了曲目的表现力和思想感情。该曲是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背景音乐、片头片尾曲。
作为一首琵琶曲,“欢沁”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惊艳的,琵琶在曲中的表现力颠覆了常人对琵琶曲的常规认识,而竹笛的伴奏则给人一种现代气息,闭上双眼,仿佛看见一群孩童嬉闹于林间或市井,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欢快的节奏随着琵琶的一拨一弄之下慢慢的沁人心扉,这就是“欢沁”。
《蝶舞》专辑简介:过去市面上出现的扬琴专辑,大多数强调扬琴悠远的历史,演奏的多是古老名曲。而这个专辑中林海所创作的12首曲子,是对传统民乐创新的一次尝试。整个曲风融合了拉丁、苏格兰、东方小调等风格,游走东西自在随意。虽然担任主奏的是扬琴,但是打破了扬琴局限在传统音乐上惯用的技巧与音阶,而保留了中国扬琴特有的古典与华丽的风格,从而展現出更为丰富的扬琴特色。正如主奏扬琴的演奏家黄雅诗(台湾)所说:“我相信藉着这张融合不同曲风、为扬琴特别量身订作的创作专辑,能够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也盼望更多人认识扬琴,以及这个乐器能够被广泛地使用在各类音乐型态中。”
推荐乐曲:“蝶舞”、“七拍子”、“对话”:
乐曲“蝶舞”还有这样一段故事:一天下午,正在等待红绿灯的“我”,看见一只黑色的蝴蝶,随着车子废弃的黑烟,在马路旁滚动。突然它飘到一个长相颇为凶悍的机车骑士面前,动也不动,那人看了看它以为它死了,摇晃着车子想将它抖落。没想到蝴蝶张开了翅膀围着骑士上下舞蹈,那张狰狞的脸孔,突然出现了笑容。“我”在一旁,看到了这样的画面,内心觉得很感动,生命的力量让人充满喜悦。那只是个平凡的下午,一个短暂等待红绿灯的时刻,城市因为一只黑蝴蝶,而瞬间让人觉得温暖了起来。
“七拍子”特别呈现出轻快活泼的曲风。
“对话”整首曲子是五张扬琴的重奏,让人听到原味的扬琴音色。
下面是制作好的一个音乐播放器的实例,音乐是“琵琶语”。
为能方便制作自己喜欢的背景音乐播放器,下面提供一个制作表格,经常使用习之提供的背景音乐播放器的朋友应该很熟悉,只要选择播放的歌曲,颜色、播放参数三项,就能得到一款单曲播放器。只是由于老小孩网站为规范博客页面,不再支持使用脚本语言,因此这个表格是用Flash做的。虽然外形与原来一样,但是只能提供播放器的源代码,而不能再提供可以拷贝的播放器实物,因此需要试听只能到本文提供的多曲播放器里选听。
需要填写(或选择)的表
等8人点赞
本文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