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缪的博客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我的2017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7年12月31号 12点 阅读 10270 评论4 点赞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我的2017

缪迅

20171231日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日历本上的最后一页撕下来,然后怀着某种难以名状的心情把2018年的新日历本换上。好了,2017,要和你拜拜了。

 自从2016年告老退休后,每年的年终考核就和我没半毛线的关系了。其实,那种考核也纯属套路,至少在我的那个单位以及那个部门是这样的。从一把手到刚入职的小鲜肉,人人都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地评功摆好,唯恐漏掉哪个“亮点”,好像一年干下来,一点点小失误或小纰漏也没有,于是就“谈笑凯歌还”了,居然连诸如“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尚需进一步改进”之类的不痛不痒的话也不愿意说出口,唯恐一不小心评不上“优”或拿不到心心念念的某一个“奖项”。这样的年终考核,估计2017还得继续“演下去”。

扯远了,咱现在虽然还返聘着,但毕竟和在职人员有着根本不同,所以去年到了年终,连稍稍“再回首”盘点一下一年来干了些啥,有啥“小成绩”的兴致也木有,去年的最后一天晚上,稀里糊涂地看着电视上的跨年晚会,听着“当当当”的新年钟声,就一步跨进了2017年。

如今的日子好似是绑上了“加速度”,2017年我还觉得“新”着呢,却不料居然要一去永不回了。前天看到“丽娃河畔月满时”博客上老朱的年度总结,有点“小触动”,想一想,咱虽然没有了年终考核的压力,但也不妨自己给自己来一个“年度小结”嘛,有点小快乐、小成绩也记上一笔,有啥小遗憾、小失落或者小错误也来个“照镜子、洗洗澡、红红脸、出出汗”的,或许也能来个“自我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还有一个“自我啥的”忘了,毕竟不在岗了,可以原谅)。

   还是少不了套路,先来评功摆好一下,2017年,兄弟我在返聘的校报编辑岗位上,工作量和在职时无大的区别或减少,反而多出了两期,承担了主要的编务工作,其实还是事实上的执行主编。此外,7月起,被离退休处招去,承担了写点东西和参与离退休报的编辑工作。当然这些都不是义务劳动,有报酬且还免费参加了三次江浙地区三日两夜的疗休养;另外一如既往继续每周上四节留学生的汉语听力课,一年下来,比起大多数退休老同志,本人除了养老金,还“多收了三五斗”,自然收获感也是油然而生。当然,这个返聘或者帮忙替某个部门干点活捞点劳务报酬啥的,是有一年算一年的;唯有养老金是长期饭票,兄弟我真希望能拿他个40年,甚至 活到百岁时还能再多活上几年,继续拿着那笔“年年迈小步”的养老金。不为别的,就是想亲眼看到“两个一百年”的实现呐!咱的思想境界不算低吧。

  2017年,我虽然写作很不在状态,较之在职时懒散了不少,再写点有意思的,实在勉为其难了。不过还是硬着头皮地继续在东方网评论、上海教育新闻网等网站努力地刷存在感。据不完全统计,在那两个网站上发了所谓的时评60多篇。顺便说一下,东方网评论栏目给的稿费真的是一点点啦,我都不好意思说出口,还是说吧,每篇10元。各位想一想,即便是写评论的快手,写出一篇千把字的时评,即便不用字斟句酌的,至少也要一两个钟头吧。东方网居然好意思只给区区10元。好了,有总比没好,有的网站发时评那是纯粹刷个存在感,一分钱的稿费也没有的。

2017年,我除了继续在《上海老干部工作》上发了几篇小文外,还在《中国老年》《上海退休生活》和《虹口报》《松江报》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报》和社会科学网上发了一些时评和学术类消息。言论类文字大多稿费是百元一篇。这个还是蛮好的。算下来,每个月的稿费平均有几百元吧,零用是可以了。

2017年,也可算是我的旅游“大年”了,1月和4月,和老婆大人一起去了老挝和越南的岘港。6月,和老朱、魏虎根、花大姐、张颖、丁剑敏等“苏通三日游”;8月,和老朱、虎根、启民等来了个“徐州台儿庄三日游”;9月,和老朱、虎根、志康、锡高等“南京牛首山与盱眙洪泽三日游”。虽然属“夕阳红”之类的旅游,花费在300元至600元,但性价比还是可以的。2018年,不妨再参加几次。

2017年里,还分别参加了中学、技校和华师大夜大老同学的若干次聚会活动。尤其是参加华师大夜大老同学的几次聚会,每次都是乘兴而来,尽兴而归。3月中旬的一天,和几位老同学一起,去了大律师可磊学兄位于九亭的豪宅做客,坐在他家的大客厅里谈天说地,也是醉了。

此外,2017年,我除了给“丽娃河畔月满时”那个我们同学会的博客发了若干篇滥竽充数的东东外,还在“老小孩社区”网站上开了博客,不过大多博文都是“一女多嫁”,不是首发在“老小孩”上。反正“老小孩”相当大度,不计较是否首发,所以我在老小孩上算是安营扎寨了。我还将老朱、俊敏学兄的好多篇精彩博文转发到了“老小孩”上,点击量蛮大的。

2017年,还有些啥呢。对了,老单位为我订了好几份报纸,我每天回到家里就要拿出不少“碎片化”的时间来读报,不读吧于心不忍,读了吧,也是过眼云烟,随看随忘。2018年,我还得继续每天花时间读读报刊,但得想个办法,提高一点读报的绩效。

写到这里,2017,仅剩下最后12个小时了。外面阳光甚好,只是雾霾还是继续在申城的四周肆虐。不过,到了明天也就是2018年元旦,雾霾将散去,清新的空气、灿烂的阳光将给新的一年带来好运气!老夫喜作朝阳颂,满目青山曦照明!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6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6人点赞

本文作者

老缪的博客

老缪的博客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