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泰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金山有个潮泥滩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8年02月27号 12点 阅读 12458 评论5 点赞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金山有个潮泥滩

 

 

   第一次听到潮泥滩这个地名,是我在当统计的时候。那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的计划经济年代。当时很多有关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每个月的进货、销售、调拨和库存都要进行统计,再逐级汇总上报。我有一位同事,是在枫泾镇上的枫围供销社做统计的。她的供销社下面有一个分站在潮泥滩。潮泥滩离枫泾镇有八、九公里的路程,是一个毗邻浙江、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的农村集镇。因此,经常会影响她统计报表的编报进度。她说在潮泥滩有棉布百货五金日用杂品商店,有烟糖食品商店,还有供应农药化肥的农业生产资料商店,以及茶馆、饭店、肉庄、食品站、粮管所等单位。潮泥滩地处上海市郊的边缘地区与浙江以河为界。当年在这里可以买到很多不凭票的农副产品和日常生活用品。还有贩卖粮票、布票、工业品购买券等黑市交易。每到周末,集市人流如潮,非常热闹。

 

 

(一九九八年,供销社统计老同事再相聚)

 

   据说,潮泥滩早先名为新桥堰。清光绪年间有谢、富两家富商在此建房经营,逐步形成集市。几十年以来,我很想去看看潮泥滩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农村集镇。去潮泥滩的车钱很省。从我家所在海滨城区乘公交车到朱泾汽车站,转“金枫线”到野米泾(东),再转“枫泾二路”到潮泥滩,五十公里左右的路程,刷卡才用了三元钱的车费。早春时节,只见车窗外,白墙黛瓦,树枝摇曳,田野开始返青,几只鸭子浮游在静静的河面上,留下了道道水纹……

 

 

 

 

 

(潮枫街一号的老民房,就在破落的界桥下堍)

 

 

 

(正在翻修的老街路面)

 

 

   潮泥滩河流交叉。在我的概念中,潮泥滩老街不是在与浙江交界的河北,就是在它的河东,实际上却是在浙江界河的西面。

   潮泥滩老街现名叫潮枫街。桥西地属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团新村。桥东是浙江省嘉善县惠民街道大泖村。

   东西走向的潮泥滩老街,中段有一个曲折。潮枫街一号的老民房,就在破落的界桥下堍。附近,以前有供销社的棉布百货商店,其对面是日用杂品商店。现在基本上都是空关着。

 

 

(小学校旧址)

 

 

 

 

   我在小学校旧址的对面看到一位长者坐在门口。他问我从哪里来,今年几岁了?我告诉他以后问:“老伯伯,侬啥岁数啦?”老人家爽朗地回答:“九十三岁了!”这位老人看起来身体很健康,只是听力稍有减退。他说,自己家以前是开棺材店的。我看到他家门板上贴有一张二维码,上面写着:“智慧助老 健康管理 福在金山 乐在老龄 金山区枫泾镇居家养老卡”老人家说,共产党好,每天派人上门一小时为他洗衣服做家务……

   

 

(正在翻修的老街路面)

 

 

    

   在他家的西侧是当年供销社的氨水供应站。在氨水站的砖墙上字痕重叠,可以隐隐约约看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标语:“大办农业 大办粮食”“越南必胜 美帝必败”。

 

 

 

 

 

 

   在老街上,面东开着一家小店。女主人很健谈。她说自己属猪,今年八十四岁,名叫姚羡英,小学读到四年级。她说,她现在小店所在的地方,以前是信用社的旧址。一九八四年信用社搬走了,他们买下了房子重新翻造。她说,很早以前这里都属于浙江,每天从嘉善到潮泥滩有一班小火轮,船票只要五分钱。她说,小时候看到过日本兵,这里很多楼房都被日本人烧塌了,以前这里还有好多游击队出没。

   我走进老街之前,在潮泥滩公交车站附近看到过一个碉(地)堡,又问小店女主人附近还有碉堡吗?她说你问得是“炮台”吗?她略微想了想说:“有的,有的。”并走出店门指向新桥,说走过新桥在浙江那面有一个“炮台”……

 

 

 

 

 

(过了新桥,在浙江那边,隐藏在农户屋后的碉堡)

 

    我在潮泥滩附近一共寻找到三个被称为“炮台”的碉堡。我看到过网友关于潮泥滩碉堡有“中华民国廿六年制”水泥印记的照片。这是一九三七年“淞沪会战”留下的历史遗迹。这里曾经是我国军民英勇抵抗日军侵略的地方。当年原国民革命军第一二八师六千将士,浴血奋战七天七夜,拥有飞机大炮的日军才得以推进十一公里。惨烈的战役令人震撼!当我站在这些碉堡面前,对抗战先辈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

 

 

 

 

 

(新的界河桥)

 

 

 

 

(金山同泰你好!,你的博文:金山有个潮泥滩被管理员设为推荐,系统自动给你添加30个积分。2018-02-27 19:57)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9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9人点赞

本文作者

同泰

博客的原意即网络日记。“讲述”要努力做到耐看。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徐建国2023-08-28 09:09:24

    几年前,我曾去过潮泥滩。那里已经几乎没有人居住了,只在入口一排自行车库前,有一些农民在卖农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外流,古镇的消亡是必然的,枫泾的如下坊渡、泖桥,新镇,清凉庵。韩家坞由于旅游开放,最近倒是有点气象了!

    举报

    同泰 当时我想要到金山还没有去过的地方看看,谢谢徐老师!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