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陪伴我半个多世纪人生教科书—《雷锋日记》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8年03月05号 08点 阅读 10644 评论13 点赞2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陪伴我半个多世纪人生教科书

—《雷锋日记》

任华龙

雷锋同志牺牲50多年了,1963年毛主席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情景历历在目,使我回忆起当年上海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动员大会状况,那时上海最大会议中心文化广场,召开全市团干部动员大会。

3月5日上午我进入文化广场,被会场的氛围震撼与吸引,主席台中央挂着毛主席巨幅画像,台的两旁是鲜红的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广播里不停地播放着:“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这是第一次播放一支优美动听抒情歌曲,把在座青年鼓得热火朝天。

当年我任职中学团委书记,回校后把学习雷锋活动动员起来,那时学雷锋较多表现在做好人好事,履行着“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毕业班同学响应祖国号召:“到农村去、到边境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青年教师也投入学习雷锋活动,就在那年除夕,我带领几位年轻教师,冒着腊月严寒,带着理发工具赶到上海最大的棚户区——闸北区番瓜弄,为当地贫苦民众理发,履行着“做一颗小小螺丝钉”,一干就是一整天,从早上干到天黑。

我们几位年轻教师站在马路上,冒着寒风,替一个个老人理发,两手冻得僵硬,我们理发水平不高,理发的式样是那么普通,仍有许多老人排着队等候,盼望明天可以过上干干净净的新年。此时,我们再累、再冷也是值得的。此事至今已有50多年,我们那一代青年是沿着雷锋轨迹成长。今天仍感到自豪。

55年过去了,《雷锋日记》一直陪伴在我身边,从一个青年,现已年近耄耋老人,《雷锋日记》,是我人生教科书!给我指明人生发展的履程,半个世纪《雷锋日记》跟着我结婚成家,又搬迁几次,始终陪伴着我!

最近我把珍藏50多年前的《雷锋日记》《王杰日记》又翻阅,封面留有我当时书写的名字,日记里留下点点划划的读书心得与提示,看着它十分亲切又非常珍贵!

我退休以后,雷锋精神仍教育鼓舞我,雷锋精神内涵永远不会过时,“助人为乐”是人生财富。

一、坚持关心退休教师,研究退休教师生活

退休以后,我关心退休教师的生活质量与精神赡养,我前后访问了退休教师的敬老院,召开了退休教师的座谈会,深入退休教师家庭,参加病残子女《阳光之家》活动,调研不同时期、不同家庭类型退休教师生活状况,写成文章向有关方面反映。我第一篇博文就是调研一位90多岁老教师,家里有一个50多岁病残孩子。每年研究一个课题,先后撰写了《离退休教师心理状况的研究与思考》《丰富退休教师生活 提高生活质量的研究与思考》《提高退休教师休闲质量的研究与思考》《退休教师精神赡养状况研究与思考》《病残子女家庭退休教师状况研究与思考》等论文,参加上海退休职工论文比赛,很荣幸都获得到二等奖。

特别是我调研病残独生子女家庭,引起有关方面关注,这些独生子女病残,有的父母已是古稀,自己需要别人照顾,现在仍在护理四、五十岁的子女,他们是教师中最贫苦、最弱势的群体。他们对我研究以及向有关方面反映,抱有极大期望,我从一个侧面“助人为乐”,关心着周围困难的群体。

二、心系教育发挥余热,为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出力

我退休后在上海电视大学任教,学生主要是年轻的幼、小、中学教师,我树立“一切为了学生!”思想,任教后首先把我的邮箱、家庭电话、家庭地址一并告诉同学,有什么困难随时找我辅导。

学生本科毕业,每人需完成一篇五千字的毕业论文,困难不少,一篇论文需多次网络辅导、面授四次,我把同学分成小组,为了不影响他们工作,在规定时间里我上他们学校面授,特别困难同学一对一指导,使他们顺利完成本科毕业论文。

我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以一个老教育工作者的示范,精心地“传、帮、带”去影响与感染年轻教师,希望他们以后对自己的学生,也能像老师一样倾注自己的爱心!

有一个学生由于健康原因,无法参加考试,补考时他希望我有一次辅导,我把他请到家里重点面授,顺利完成考试。前几年从《虹口报》获悉,他已任学校教导主任并成为区先进工作者,我对学生挚爱的精神,可能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教师!

去年12月,习近平主席视察了王杰所在部队,对王杰英雄人物的精神作了精辟指示。习近平对战士说:“我小时候就知道王杰的故事,王杰是我心目中的英雄!”“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我与雷锋是同龄人,与雷锋有着特殊的情愫,虽然他已远离我们,但是他的思想、他的精神教育和激励了一代人,希望更多的青少年熟悉雷锋英雄人物,让雷锋的精神世代相传。

 

雷锋日记与读物,书的内页有读书心得与提示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4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4人点赞

本文作者

华龙

建设一个温馨和谐友善家园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