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18年09月27号 21点 阅读 8532 评论0 点赞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6、一年土、二年不洋、三年不忘爹和娘
逗 号
在大学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牢记着学校的规定和老师的教导,就是不能第一年土,第二年洋,第三年连爹娘都不认识了。就是要艰苦朴素,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
我们同学都做得很认真,几年期间没有发生过大的问题。
我的吃穿一直很简朴。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很不好,父亲没有给我寄钱的记录。就是粮票,也是东凑西借,秋天拿粮食换粮票,然后再把地方粮票换成全国粮票,等我放假回家给我。
那时候我的吃,不奢望吃得饱,只求还不饿。一般同学是每次换食堂饭菜票一个月的,我是换一两天的,没有超过一个星期的时候。我是享受着助学金的,但是那时候发的票根本不够吃。我一天少吃一顿饭的时候有很多次。
我的衣服和鞋都是只有一份。我最怕下雨,下雨路上有岁庙会把鞋弄湿,而且鞋还不容易干。我去上课走路也就很麻烦了。
我洗衣服是尽量拧的特别干,这样第二天可以穿着去上课了。我因为衣服没有彻底干而不去上课,起码有十几次。
我在学校买的唯一一件用品是帆布箱子,那是要到西安学军要装东西的,也是别的同学鼓励我下的决心,估计那时候也要好几块钱啊。我没有买过其他像样的东西,包括喜欢的书。
班里人时兴互相帮助,我也经常得到同学们的关照。有一个女同学,她家里是城市的,经济条件比我好多了。她看见我那样困难,经常把粮票送给我,使我不至于饿肚子。她的经常关照,我把她当成非常重要的亲人啊!包括后来一直到现在,我的经济方面都交给了她负责。
每年放暑假放寒假,我都会老家。参加一些劳动是必须的。我参加公社组织的大修水库劳动,工地上的大喇叭不停地宣传,北京的大学生也来参加劳动。我听了很是高兴啊。当然我也有作秀的心态,其实没有好好干什么活。在村里每次干活,也是一些简单的劳动。无非是想证明我没有变坏,那个年龄的心态现在看也属于正常。
我父亲给我讲过:解放前,村里有一个人在县警察局当局长,每次骑马会村,到了村口必须先下面,不管有没有人能看见。好像以后形成了一种风气:就是必须走路进村。
这个风气对我的影响特别大。从1974年开始到现在,我每次都严格执行着。有一次我到辽宁开会,省里的几个好朋友开车送我回老家看看。这样锦州市里、义县县里的有关领导也开车到了我家,当然公社也知道了。村里人感觉我很神气呀,特别是我小学时的班主任老师,可是我进村必须下车,然后走着回家。我家就在村口,走也就是50米。但是那不是距离问题,是看你变了没有。
我在学校最不怕的就是蚊子,因为蚊子就是不咬我。二年级的时候,班长不相信我不怕蚊子,非要把他的蚊帐给我。班长是部队来的,是山东人,对人特别关心。其实我没有见过蚊帐,班长的关心也使我开了眼界。其实一个宿舍里的其他5人都有蚊帐,只是我对蚊帐的作用理解不深而已。
应该说,我做到了没有洋,更没有忘记爹和娘。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