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18年09月27号 21点 阅读 6437 评论0 点赞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逗 号
记得那是1984年开展的“振兴中华全国读书活动智力大赛”。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工人日报等媒体联合组织的。共同出题100道,限制时间完成。以前我特别喜欢数学,对其他方面的知识重视非常不够。
我看了那100道题,基本上都不会答。尤其是历史上的唐诗、宋词,很多名人名言、历史典故一头迷雾。
因为答题是全国性的,必须全部答正确,而且完成的时间是看交答案的先后次序的。
由于我住的地方离北京王府井书店不远,很多人包括我每天都去书店找答案,而且大家在书店外面交流答案,以便确保答案完全正确。不管别人答案是什么,我自己必须找到出处并严格核对,确保无误。每天交流答案的都有好几百人。天天如此。
群众出版社就在我们工作的大院里,那里有个图书馆。我也是每天必须进去查。
我是按照要求寄出了答案。时间也不算慢。
最后人民日报等报纸公布了获奖名单。有十几个人获得了一等奖,其中就有我。参加人数是几万啊。我特别高兴。当时的奖品是一个收音机,价格起码几十块。那时候也算大的电器呀!二等、三等、四等、鼓励奖等共取100名,我高兴神气了好几年。
以后我入了迷,几年期间,所有的大赛我基本是不拉,成绩也都还可以。
那时候都是用文字方式进行大奖赛。后来是通过电视媒体比赛。我就没有参加啦。因为年龄也大了,兴趣不浓了。
通过几年的大奖赛,我才开始关心起文科知识啦,对于我在机关的文字处理工作也是好处多多。兴趣一直延续到今,受益匪浅啊,老有咬文嚼字的毛病!
那个年代,用大奖赛的方法鼓励读书,是个非常好的办法。现在的国学比赛等也非常好。比那些专门讲搞秀的竞赛好的多。昨天还种田,今天唱个歌,就是年薪多少多少万,我不赞成。因为我还是相信:“知识就是力量!”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