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惠麟笔名叶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忆事重阳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8年10月17号 03点 阅读 8484 评论8 点赞1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忆事重阳

 

 

叶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读起这首唐代王维著名的诗句,我就会想起重阳节和祖父“绿草翁”。弟弟出生后,采药为生的祖父把我接到浙江慈北故乡生活。我们是叶氏中药世家,十分关注传统佳节、时令、节气与中草药的密切关系,时节有误就难以采摘到好的草药,道地药材讲究的就是天时、地理、人和。

    那天清晨一早,还在梦乡中的我就被祖父叫醒。他对我说:“你不是吵着跟我上山采草药,平时要爬高山,走远岭,今天去的地方,山道不陡,路途不远,就跟我一起去吧!”那天正是九九重阳节,要到山上采吴茱萸,这是一种具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功效的草药。

    一路上,祖父就给我讲起重阳节与吴茱萸的传说。东汉时,一个叫桓景小伙子,拜道士费长房为师。一天,费道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们村子会有一场大祸,全村人须在那天早上每人挂上装满吴茱萸的红色药袋,躲到村外的高处才能避过这场灾祸,黄昏后就能回家了。”桓景依言而行,在农历九月九日那天一早,带着全村人身系装有茱萸的红色药,爬到村外一座高山上躲避。黄昏过后,全村人回来了,却见村里的鸡犬牛羊全部死了,让人不禁直冒冷汗。这以后,人们纷纷仿效,每年九月初九佩戴吴茱萸绛袋去登高。因为,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双九相重,故称为“重阳”,从而“重阳登高,效桓景之避灾”,就成了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在植物学中,茱萸是一个种类的统称,包括吴茱萸、山茱萸、食茱萸、草茱萸等,虽然同名,却有不同的别称,而且生长状况不同,药用价值也不同,千万不能错用。吴茱萸,也叫吴茱、茶辣等,每年4到6月间开花,8到11月结果,全株能入药,其中以成熟的果实为主。

    终于看见一棵高高的树子,散乱的枝枝丫丫上,结着很多红色的小果果,散发出一股刺鼻的芳香。祖父高兴地说:“就是它,茱萸。”祖父教我和他一起采摘,够不着了,他就把高一点的枝条拉下来,叫我摘;再够不着了,就把我抱起来,叫我使劲把更上面的枝条拉下来。深褐色的树干凹凹凸凸,树皮又硬又粗,细小的枝条也长着毛毛刺,我们的手和脸都被划上了一条条深深浅浅的口子,有的口子还出血了,祖父用口水舔一舔,说:没关系,一会儿就好了。我们摘了半提篮红红的野椒,还摘了大半背篼树叶子,回到家,祖父抓一把野椒煮了水,先给我清洗伤口,然而自己清洗,说明天一切都好了。 从此,我对这个被祖父称为野椒的红果果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祖父还会让祖母把它们装进小小的布口袋,缝制成一个个香包,在重阳节那天,让我和邻居小孩挂在胸前,说能消灾避邪,杀虫驱毒,护佑平安。

    九九重阳节这天佩戴茱萸绛袋,登高饮菊花酒,这个习俗至今仍流传在我们的故乡,人们相信登高佩戴茱萸能趋吉避祸,使自己逢凶化吉。 当时,我还小对祖父讲的似懂非懂,进入中医药行业后,有在梁朝吴均所著的《续齐谐记》中,看到了这则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还过有所不同。这种传说虽不足信,但茱萸确是一味作用很好的中药。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4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4人点赞

本文作者

叶惠麟笔名叶子

退休的业余作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笔名叶子。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