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18年12月01号 20点 阅读 10090 评论0 点赞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147、子不教的教,到底念什么?什么意思?
逗号
2018-2-12
子不教,父之过,没有学过三字经的人也知道,这是小学一年级很早就会背的课程。
我小时候会背老三篇和很多语录,现在也没有忘记。
我不知道这个“教”,老师是怎么发音的,也不清楚到底是发第一声还是第四声啊。
我一直认为是发第四声,也就是言传身教的教。不是发第一声的教。
父之教主要是看你做什么,怎么做,不是只靠说话的教育。其中包括每天对所有事物的对待和处理;学校的任务主要是教育的教,发第四声。告诉你怎么这样,怎么那样?
现在小学生的课程很有难度啊。我们这样也是高等学府毕业的爷爷奶奶,有时候转动脑筋也要很费力的。你让孙子完成一个任务,他会问:你能做吗?你让他解答一个问题,他会问:“你能解答吗?”就是他背的简单英语,我们还真不敢说都听得懂。也就是说,他看重的是你们怎么做的,不能只是说。他偶尔冒出一句:“那是你们小时候没有好好学习吧。”
我觉得教养是与家庭和长辈有直接关系,修养那是靠自己的学习领悟得到的。
至少在我的认知里,“教养”是一个很重的词汇。批评一个行径不妥的人,顶多会说对方没有涵养,却不会骂他没有“教养”。如果一个人被骂“没教养”,那一定是对方做了十分大逆不道的事情,连带着从小养育和教导他的父母师长一起给骂了。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大家说对方没素质,没礼貌,没有学好,那都是他本人的问题。但随便指责对方“没教养”的。往往是说缺少家教,那是长辈生活的再现,或者说是遗传。有的孩子很小就要参加这个班儿,那个班儿,好像什么都应该会,可是孩子的父母对所学的科目根本不懂。唱歌都跑调的人花很多钱让孩子成为歌唱家,有点不贴谱。除非孩子有兴趣,有天赋。
我重视家长的身体力行,影响的主要是下一代,孙子看重的是爸爸妈妈,然后才是爷爷奶奶。
下一代有的责怪是有道理的,假如长辈没有做好。有的责怪是没有道理的,那是下一代的修养问题。例如,前些年看到的一个报道:一个女孩子因为个子矮,影响了她好多愿望的实现,最后她把责任算在母亲身上。因为她认为自己的矮,是母亲的遗传,母亲就不应该那样矮。这是教养问题,还是修养问题,我还在一直琢磨着答案。
所以,别小看自己的一言一行所起的影响作用,孩子一定会潜移默化地体会着,模仿着。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