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猴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世人为何常说蛋的坏话?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9年09月09号 19点 阅读 10259 评论2 点赞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 戏说“蛋趣”

    今晨我很早就醒了,不知怎的,躺在床上忽然闪出一个“蛋”的说词,坏蛋、滚蛋、笨蛋……,越想越多,以“蛋”立意的词语真的不少唉!干脆下功夫再想,又想到了混蛋、扯蛋、捣蛋、软蛋、完蛋、糊涂蛋、傻瓜蛋、王八蛋、鸡飞蛋打、以卵(蛋)击石、杀鸡取卵(蛋)、公鸡下蛋、新兵蛋子、鸡蛋碰石头、鸡多不下蛋等诸多带“蛋”字的词语,如果再用心想下去,或者翻翻工具书,此类独特的词语,在浩渺的辞海中,一定还会有许多许多。

    更有意思是的,观其全部,此类词语所适用的语境无一褒意,竟然都是带有贬意的词性。蛋(卵)本来是一种极富营养、受人亲睐的好食品,但在它前面附加上不同文字或定语后,就贬成了一种用于评价、抵毁、对付别人的低俗语。例如:

    混蛋、滚蛋、王八蛋、新兵蛋子等俗语,常用来骂人、训斥人、驱赶人,为了骂得更狠毒些,在王八蛋前面还加上定语,骂作“乌龟王八蛋”;

    坏蛋、捣蛋等俗语,常指向思想本质极差、道德品行不好、常干坏事,使人厌恶的人;

    笨蛋、软蛋等俗语,常指向智商低下,遇事意志软弱、没有骨气、受人瞧不起的人;

     傻瓜蛋、糊涂蛋等俗语,常指向生理有某种缺陷、认知能力低下、没有主见、稀里糊涂过日子,被别人讽刺的人;

    完蛋、鸡飞蛋打等俗语,常指向因故遭到挫折、失利、重创而一蹶不振、得不偿失、悲观失望的人,为了更加形容些,在完蛋前面还加上“彻底二字,说成“彻底完蛋”;

    以卵击石、鸡蛋碰石头等俗语,常指向在双方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弱方明知对付不了强方、仍要争面子,硬着头皮与对方交量、较真,最终输于对手的人;

    公鸡下蛋一词,常指向明知做不到、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偏偏去做,导至徒劳无功、被人讥笑的人。

   那么,凡与“蛋“字结合的词语,为何都带贬意性质,到底有没有来源依据呢?我的回答是“没有”,至今没有找到答案线索。以笔者探究,世人在约定成俗这些词语时,看到的可能不是蛋的经济价值,而可能是看重赋予蛋的自然结构所蕴含的寓意价值。例如:

     蛋(卵)仅有一层薄薄的外壳保护着,非常软弱与脆弱,不堪一击,打破之后难以收拾,于是便有了软蛋、完蛋、以卵击石、鸡蛋碰不过石头之说。

    蛋(卵)一旦受孕,新生命从此开始,意味着它刚来到世界,涉事不多,尚在幼小状态,没有经受过风雨的“锻炼与考验”,于是便有了软蛋、新兵蛋子、笨蛋、傻瓜蛋、糊涂蛋之说。

    蛋(卵)是母鸡体中的专有物,非它莫属。反之,就违反常理,就不存在、办不到,于是就有了除非公鸡下蛋之说。

    蛋(卵)如果发生意外,受到损害,变态变质变坏,就要被人抛弃,于是就有了坏蛋,捣蛋、混蛋、鸡飞蛋打之说。

   蛋(卵)外形圆滑,单独平放不稳,容易滚动,于是就有了滚蛋、混蛋、王八蛋之说,如此等等。

当然,这仅是笔者的会意,没有出处可考,更没有事实可依。我只是觉得挺有意思,故草就此段,权作消谴,阅者不必较真。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3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3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