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明天,我们该怎么办?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9年11月05号 13点 阅读 10184 评论9 点赞1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明天,我们该怎么办? 

 

      2017年春节刚过完,在一个气温最寒冷的日子,84岁的妈妈突发脑梗,还好和她同住的小妹及时发现,在脑梗患者的黄金抢救时间送到医院,总算保住了妈妈的性命。

      从发病到现在已经快3年了,由最初的住院治疗,到身体基本稳定回家调理,这期间,我们兄弟姐妹7人真正践行了“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尽心护理、照料,尤其是我的小妹妹日夜守护在妈妈的身边,寸步不离。

      由于妈妈是左脑大面积的梗塞,导致很多后遗症,首先是右半身完全不能行动,连翻身都要靠别人帮助才能完成。没有了行动能力,没有了吞咽功能,没有了语言能力,丧失了人行动的本能。因此,吃饭是靠食物粉碎,用针筒从胃管里打进去;而排泄靠别人帮助清理……

 

 

 

      我们这些儿女们都努力的尽力照顾妈妈,为了恢复妈妈的体能,每个人都想着法在家煮好妈妈能吞咽的食物带到医院,有时辛苦的喂妈妈刚吃两口,她会全部呕吐掉。记得一次,我在家煮好一碗鱼汤带到医院,那次妈妈竟然一口气喝完了一小碗,把我高兴地好像得了一个大奖。

      妈妈住院期间,我们兄弟姐妹几个真是辛苦啊,都是清早赶头班车到医院,尽管请了医院的护工,我们还都是24小时的陪护在妈妈身边。我们的行为,感动了周围的人,医院的护士在病房里说:“这个婆婆家的孩子,都是最孝顺,最优秀的好儿女。”

      在妈妈患病后,我曾经为了赶时间,出了2次意外事故,一次是妈妈住院期间,我骑小黄车时突然那辆小黄车出故障了,我被摔地上,左肋第78根肋骨骨折。今年5月份的一天,也是为了赶时间去妈妈家,重重的摔在路中央,当时嘴里大口的吐着鲜血,左肩顿时抬不起来。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是“左肩肱骨大结节骨折”,至今左手还不能行动自如。

      妈妈出院后,在与她同住的小妹妹一家悉心照顾下,妈妈的身体状况也一直比较稳定。“妈妈在,家就在”呀!母亲的平安健在,这是我们做儿女的最大心愿。

 

 

      在妈妈病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妈妈虽然病了,她有7个儿女,我们大家互相体谅,互相分担照顾妈妈的重任。如果我们在老去的过程中,也遭遇到这样的大难,怎么办?

       有一次我在医院打点滴,一个护士女孩在扎针的时候说:“阿姨,你的血管这么脆,老了怎么办?”前几天,为了空腹验血,那个医生在我的左手手腕处静脉抽血,针扎进去四周的捣鼓,硬是找不到血管,后来针扎处紫了一大块。是啊,老了怎么办?我是亲眼目睹妈妈因为打点滴找不到静脉血管,只能在脖子上,划开一个口子,把一根有半尺长的管子插进脖子里来输液,那真是伤在妈妈身,痛在儿女心!

      每天晚饭后我们夫妇都会散步,先生说:“现在这样,抬腿能走,这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候。”自己能主宰自己的行为,这真是最幸福的事,“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唐.王建《短歌行》)可谁又能预料明天呢?

      有人说,“想这么多干什么,活一天开心一天。”说是这么说,但每个人总会遇到那衰老的病体发生,可真的遇到不可知的突变,怎么办呢?今天遇见我小区一位党小组长去走访生病的老党员,他告诉我:“那个八十七岁高龄的老曹,躺在床上一下子不行了,他的老伴也老得不能服侍他。我建议她送养老院,但她老伴告诉我,两个人这点退休工资送不起养老院呀……!唉!怎么办?他不行,我们将来又怎么办呢?也会老到不能动这个地步的!”这真是:遇到衰事难安眠,寒心顿时转凄然。同病相怜思百年,愁鬓明朝又一年。

      也有人说,人的心态好一点,就能保持年轻。话虽有理,但是谁又能抗拒生理机能的衰老呢?真的到了一病不能起,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那一天,我们又该把自己怎么办呢?

      曾经在医院的病房,看到一个男青年对着患脑梗的父亲哭着说:“我每天要上班,下班后立即赶到浦西的肿瘤医院照顾妈妈,还要赶到浦东这边来照顾你,家里的宝宝只有几个月,我真的要崩溃了。”一番话,令病房里的人都唏嘘不已。

       现时,我们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她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家庭,尽管她很孝顺,但远距离的也不可能近前照顾。虽说养儿防老,可我们一旦老而衰竭,无法动弹,怎么忍心把服伺照料的重担让她负担?

       虽然现在社会很重视养老问题,可真的到了像我母亲和那些衰竭病危的老人苟延残喘的时刻,我们又会得到怎样的照顾?又会遭遇何种的境况呢?

       真是:黄昏独立惨回顾,孤栖枝头觅后路。白发愁看泪眼枯,我愿此生多厚福!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我在一天天的老去,明天我应该怎么办呢?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槐花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4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4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