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天涯皆有缘.....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父亲的美食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9年12月11号 08点 阅读 6149 评论7 点赞1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父亲的美食

    称不上饕民吃货,却对美食类的散文情有独钟。

   书柜中十几本美食散文,尤为爱读汪曾祺先生的《食事》。

  每每看到羊汤馆门口支起的翻滚沸腾的大锅,总会想起父亲,袅袅热气中幻化出父亲生前熬煮羊杂汤的情形。自幼爱喝羊杂汤,口腹之欲延续至今,但去过大大小小的羊汤馆,包括方圆数十公里赫赫有名的“XX店羊汤”,无论如何也品不出父亲熬煮的羊杂汤的味道。许是孤陋寡闻不懂饮食,几年前在坝上草原,大快朵颐过烤全羊之后喝传说中的草原正宗羊杂汤,只见清汤寡水,与父亲熬煮的羊杂汤的厚重味道迥异,不觉大失所望。当地大大小小的羊汤馆,巨无霸汤锅内都有一副不知煮了多少锅的羊骨架做幌子,汤色也显得乳白,是不是加了提味的“一滴香”尚且不论,入口一股氨水味道,令人食欲大减。另外,羊杂碎牛筋一样根本嚼不烂,据说是火碱加工的缘故,味同嚼蜡,是店家的刻意为之------如果羊杂煮的酥烂,分量会减少,精明的店家不会做傻事,反正也不缺食客。普通汤小碗十元、中腕15元,人造羊血充数显得量足;所谓的精品汤20元乃至更高,无非是多加了几块羊脸儿、肚条儿而已,反正不那么实诚。更有甚者,小推车盛放羊杂汤的保温桶女摊主趁人不备眼疾手快哗啦一瓢凉水进去,被食客瞅见质问后面不改色心不跳嘻嘻哈哈振振有词:你看不见不就没事了?!言外之意是你看见了指责我,如果看不见不也照样喝的欢?!颇有些赚昧心财的下作。小摊位的卫生状况也令人堪忧,试想喝汤的过程中赫然出现几粒羊粪蛋,哪位食客还有再喝下去的勇气?!另有一家老字号羊汤馆,味道算是不错,不过最近却在店内张贴出“加汤两元”的提示语------羊杂汤讲究一个“汤”字,盛汤得的器皿本来就小的可怜,连汤都舍不得让让食客多喝,店家真是够精明!

  扯远了,言归正传,下面说说父亲的美食。

   父亲的美食之一:羊杂汤。

   三十多年前每到冬天,父亲都会以两元钱一斤的价格,花上30来元买上一副包括羊骨架、羊头、羊肚、羊肠、羊肝、羊肺、养血在内的羊杂汤全料。饮食卫生上父亲一丝不苟,把关极严,很是讲究。熬煮羊杂汤,清洗杂碎是第一关。挂满冰柱的水龙头前,父亲粗糙的双手冻得通红,先是洗去羊杂的血水。羊肚俗称羊粪包,清洗起来很是费劲,父亲会用食用碱翻来覆去搓洗,直到褶皱上不见一丝杂草,闻不到一丝膻味;清洗羊小肠需要串上筷子,一节一节整个翻个儿,不留一丝污迹;羊头会用通红的铁钎灼烫,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羊毛燃烧后的焦糊味。第二步是熬煮,大号铝锅炉火上彻夜熬煮,父亲深夜会披衣下床添水数次,第二天早晨只见一大锅汤色洁白浓稠、香气扑鼻的羊杂汤,惹人垂涎。熬煮后的羊棒骨,父亲会一点一点剥去残留的肉,用锤子砸出骨髓。羊杂汤一顿喝不完,会放在冷屋中存放,冷却后的油性成分凝脂如玉,再想喝时用勺子挖上几勺油脂,重新加热。羊头肉筋道、羊肚韧性十足、羊小肠糯软、羊血爽滑、羊肝醇香,撒上香菜葱末,配上烧饼,寒冬喝上一碗羊杂汤,驱寒养胃,感受一份浓浓的亲情。美味共享,每逢熬煮羊杂汤,父亲总不忘给邻居送上一碗,当年家属院十几家邻居,几乎家家都品尝过。羊杂汤属热性,连着喝上几顿就会上火口舌生疮,但即使这样也很难拒绝它的美味诱惑。

   当年参加工作时在一偏僻小站,闲聊中说起父亲熬煮的羊杂汤,一位同事直流口水,托我从小镇也给他买上一副羊杂汤原材。满以为父亲能用自行车给驮回来就不错了,没料想父亲一句“这一堆脏乎乎的东西不收拾干净怎么给人家拿?!”挽起袖子二话不说便在凛冽的寒风中清洗,像是在给家人准备食材一样精心。一副羊杂分量着实不轻,我装在一个荆条编制的硕大洗衣篮子中,父亲自行车送我到镇上车站,我费劲八叉通勤车带到百十里外的车站。篮子里的羊杂血水不小心洒在货运室的桌子上,货运主任一阵勃然大怒,忙不迭地道歉之余,我不免感到一丝委屈------为自己,也为给别人方便而不辞辛苦的父亲。父亲就是这样一种人,外冷内热,做事认真。不单单在饮食上,做任何一件事情,父亲都力求完美,不做便罢,做就做好,父亲的这种品行深深影响了我。

   父亲的美食之二:醋溜白菜。

   高状白菜为首选,且菜帮为佳。左撇子的父亲刀工也不错,白菜帮猛拍几下,软化纤维,嚓嚓嚓几下切成细丝,葱姜蒜热油煸味,加入醋、味精,急火旺炒,不大功夫,一盘脆嫩爽滑的醋溜白菜便上桌。当年肉、豆腐都凭票供应,除了逢年过节,日常难得一见荤腥,白菜萝卜是主菜。家属院一邻居节俭至极,每次炒菜锅底只放五分钱硬币大小的菜油,熬白菜也近乎水煮。相比于邻居,父亲能把醋溜白菜做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虽不敌荤腥,也的确称得上大路菜中的美味佳肴了。

   父亲的美食之三:红烧茄子。

   茄子滚刀切成三角形,蘸上鸡蛋清和水溶淀粉,入锅油炸至双面金黄色捞出控油。葱姜蒜热油煸味、白糖适量、加上西红柿、倒入茄块、勾芡淋上麻油,与米饭是绝配。红烧茄子耗油耗时,我鲜有耐心,父亲却总是乐此不疲。父亲喜油腻,无油不香,土豆也多是切块油炸,对肥肉也来者不拒。口味重,喜高盐,菜品总是很咸。没文化,听不得别人劝阻,我行我素,饮食上亦如此,晚年罹患脑梗偏瘫,高油、高盐也是诱因。

    父亲的美食之四:干煸鸡块。

   鸡多为家养不下蛋落窝的母鸡。褪毛、开膛、清洗、剁块,父亲的一套宰鸡动作老练娴熟。干煸鸡块具体加了哪些作料我记不清了,只管吃坐享其成真的没有留意过。只见父亲不停地翻炒,鸡块最后成褐色,扑鼻而来一股浓浓的酱香,嚼起来特别筋道。年轻时每年拜年,我家差不多总是是最后一站,赶到中午几位同学会在家聚会,父亲的干煸鸡块让同学大快朵颐。有时父亲心情不好懒得下厨伺候,我试着自己动手,自然是另外一种味道,父子间没有可比性。对我的所谓厨艺,父亲一贯是嗤之以鼻的。

   父亲的美食之五:鸡块焖藕。

   鸡也选择自己圈养的土鸡,鸡头、鸡脖、鸡胸脯、鸡腿、鸡爪全鸡均取,锅中绰烫,捞出控水,下油煸炒,鸡块出油备用。莲藕切成滚刀块,鸡块开水入锅,加入盐、八角、葱姜、料酒,生抽、老抽。鸡块焖藕火候的掌握很关键,时间短了莲藕夹生,时间长了发面,熟而脆为上品。冷却后的鸡块焖藕,肉烂藕脆,是相当不错的下酒菜。

   父亲的美食之六:酥鱼。

  小镇的酥鱼制作由来已久,父亲对此也很在行。每年的春节,父亲总会买上不少鲤鱼,剖腹刮鳞后风干,挂在铁丝上的鲤鱼像一面面迎风招展的旗帜。沙锅底部支起筷子或细高粱杆,油炸后的鲤鱼入砂锅,佐以花椒、白糖、醋、豆蔻、丁香等,炉火慢火熬炖,差不多也像熬煮羊杂汤一样需要一宿的时间。做好的酥鱼清香扑鼻,鱼香混合着一股浓浓的醋香,惹人垂涎,鱼骨也炖的酥烂,丝毫不用担心鱼刺卡喉,砂锅内酥鱼上蒙上一层老白菜叶以防止水分蒸发串味。四舅对父亲制作的酥鱼赞不绝口,每年春节拜年时父亲总不忘给四舅带上几条。父亲不苟言笑,邢台的小表弟戏称父亲为“老阎王姨夫”,父亲却不恼,听到小表弟“老阎王姨夫的酥鱼真好吃”的话,脸上便会浮现出少有的笑容。

   父亲的美食之七:猪皮猪蹄冻。

  父亲制作的加入了猪蹄的皮冻,口感明显优于街头摊位只有少许猪皮的皮冻。父亲经手烫过的猪蹄,弥漫着一股助焊的松香味道。猪皮洗干净后,放开水里煮熟,父亲会带着老花镜极其耐心地用镊子仔细地拔掉猪毛,刮净油脂------这一步很关键,猪毛除不净吃进嘴里反胃,油脂刮不干净,皮冻不易凝固缺乏韧劲,也影响口感。煮熟的猪蹄剔出蹄筋碎肉、猪皮切成细条,锅内加水,放入盐、酱油、花椒、姜片、葱段等作料,大火烧开后转为小火慢熬,泠却后皮冻呈棕褐色,花生米镶嵌其中,宛若琥珀。皮冻切成薄片,淋上香油、陈醋,切上几段葱丝蒜黄,色香味俱全,最为下饭。

  至于花卷、烙饼、面条、饺子等面食,父亲更是不在话下。先说蒸馒头:面粉加水成面团,加入面剂和适量的食用碱,大瓷盆放在火炉边,发酵后的面团蓬松成蜂窝状,父亲手掌按、拳头攥、手搓揉,光洁润滑的面团在父亲手中被分割得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大不小,恰到好处,馒头像一个个温顺听话的孩子,静静安卧在铺有屉布的笼屉上,痛快淋漓享受一场桑拿,蓬松的馒头白中透黄,弥漫着一股麦香。刚出锅的馒头掏空,倒上芝麻酱和白糖,那种香甜的味道,至今仍唇齿生香,挥之不去。偶尔心血来潮我也会凑热闹揉馒头,却总是软不塌丑陋得一塌糊涂。蒸花卷时,父亲会把面团擀成宽窄适中的长条,一层一层抹上油、撒上椒盐,双手一拧,麻花状的花卷便大功告成;擀面条时,借助一块宽大厚实的案板和一根刨得溜光圆润的擀面杖,碾、压、摊、卷、叠、抻、切,父亲一气呵成,臃肿的一块面团很快瘦身成一张圆形大薄饼,继而华丽转身,纤细成粗细匀称的面条,父亲的拉面手艺丝毫不亚于拉面馆的师傅;对包饺子,父亲更是轻车熟路,擀饺子皮远超“紧七慢八”的速度,上下翻飞,动作潇洒,状如印度抛饼师,绝对出现不了“人等饺子皮”的现象。饺子皮平摊在手中,勺子入馅,夹在左右手虎口处,用力一捏,皮薄馅多的“大馅水饺”新鲜出炉,形状美观。自小笨拙,厨艺上我与父亲天壤之别,单说包饺子这件事,从擀皮到包,无论父亲怎么手把手地教,我死活也学不成,速度慢不说,饺子皮擀得中间薄边缘厚,馅少了成了面疙瘩,形状极丑;馅多了则容易煮破,成了一锅面片饺子汤。所以在饮食上,父亲“恨铁不成钢”的不屑常令我灰心丧气,几乎不让我插手,包括逢年过节时的忙碌,我总是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不知为什么,除了带鱼,父亲对其它海鲜都不感冒。当年物质匮乏的年代,每次父亲去北京姑姑家或表哥回老家探亲,礼品中都少不了带鱼的影子。儿时在北京第一次看到姑姑刚油炸出锅的带鱼,弟弟馋猫一样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就啃吃。父亲的红烧带鱼,味道鲜香,家人百吃不厌。姐姐当年所在军钢单位效益很好,职工的福利待遇自然也不错,逢年过节姐姐带回家膏肥肉厚的螃蟹,父亲嫌腥气,都送给了邯郸的大舅,大舅直说螃蟹品相味道好,提醒外甥女以后再有螃蟹一定要多买一些,当时的福利螃蟹才五毛钱一斤,现在想都不敢想啊!父亲作为电工,当年去南方采购电料,厂家送了几袋海米,几乎都填进了我的肚子,我倒是很喜欢海米的味道。

   父亲对烹煮肉类也在行。春节煮制的牛肉、驴肉,味道不亚于老字号的店家,以至于还曾有自己开一家专营酱肉小店的打算,最终却没能实现这个愿望。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在保定河北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的父亲前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请人代笔连着七封申请书主动要求下放回家务农,我不知道父亲是否为当年的一时冲动而后悔?!如果不下放回家,父亲乃至全家人的命运会是另外一种结果。几十年腰挎工具袋攀上缘下与电老虎打交道,人民大会堂穹顶的葵花灯,曾映照着父亲和工友青春年少的身影。父亲自幼离家学艺,先厨艺后电工,青年和中年对农活比较生疏,不是个干力气活的人,回乡后父亲才发现孩提时就漂泊在外的自己与现实的格格不入。彷徨、茫然失措,最后到县城一家工厂重干电工老本行。其间也有转正的机会,但由于脾气倔犟、不会察言观色而错失,最后的结局仍是一名三十多年的临时工。晚年的父亲,不能听人提及“退休”二字,退休成了他心底永远的撼与痛!晚年的父亲,突然对土地产生了一种深深的眷恋,重新扛起锄头,拿起镰刀,挥汗如雨在田野耕耘收获,直至罹患脑梗偏瘫才不得不停止劳作。当父亲离世后有一天看到遗落在储藏室角落里凝结着父亲汗水与心血的一把麦粒,我喉头不禁一阵哽咽。为了家庭,父亲深思熟虑后的放弃,付出的太多太多.....

  半世漂泊居无定所的酸楚,父亲铭心刻骨,当年伯父一句“连个窝都没有,都XXX填嘴吃了”愤愤然一句粗语也让父亲心寒。当有一天终于有了自己的宅院,聆听鞭炮噼里啪啦的震耳欲聋,我想那一刻父亲一定会五味杂陈。梦中的父亲,总是在忙碌着盖房,像生前一样一刻也没有停歇,倒是一次也没梦见过父亲在厨房劳作。一直为父亲近乎文盲的没文化遗憾------如果能充实一下理论,凭超自身超强的领悟与动手能力,父亲成为一名优秀电气工程师、一位名厨,绝对不是一件难事!

    父亲的美食,是真正家的味道。

   父亲的美食生涯,戛然而止在脑梗偏瘫的那一刻。其实之前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父亲头晕目眩、走路不稳的症状就已显现,一手扶墙、一手拿着铲子仍坚持炒菜做饭的情形,说明他的病情已经到了很严重的边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患病后,父亲食欲大减。生命最后的岁月,胃管鼻饲流食,味觉全无,美食不再……

   父亲的美食,美食父亲。

   今天,农历十一月十六,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五个年头。

   心香一瓣,谨以此文,给我勤劳、辛苦一生、美食一生的父亲。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林林总总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5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5人点赞

本文作者

咫尺天涯皆有缘.....

天涯咫尺,咫尺天涯(郑重声明:博客分类中,“原创”标注为“他山之石”的,均改制于GMLUO老师发给我的邮件,不是我的摄影作品,我也注明了原作者以示尊重;如果是自己写的,则标注为“涂鸦”。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