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腊红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浅 说 "养 老"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9年12月12号 08点 阅读 10288 评论18 点赞5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浅 说 "养 老"

 

 

 

    笔者在职时曾从事老干部工作,较早接触了一些"养老"问题。自己步入老年后,更是深有感触。

    按我国的统计标准,满60周岁及以上者即为老人。

    进入这个年龄段后,相对而言,有低龄、高龄老人之分。低龄和高龄老人在养老问题上面临的问题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方面的,体现在不同年龄段的个性方面的需求是具体,而又有差异的。有较高质量的社会养老条件,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层面,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低龄阶段的老人,如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家庭环境、身体尚可、精力充足,社会又能提供充分的养老共享资源,应该说,这个时期的老人生活是幸福的。有种说法,叫"抓住人生的尾巴",多指这个阶段的老人可享受美好生活。一般讲,在这个年龄段的养老,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需求,更多的取决于个人主观能动性。如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等。当然,社会的发展,为老人提供更多、更优的养老条件也是很重要的。

    高龄阶段的老人,从普遍性讲,身体渐趋衰弱,智力减退、疾病缠身、能力降低,有的老人发展到后来,部分或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这个阶段的老人,许多在年轻时不是问题的事都会成为问题,如购物、家务、行走、穿衣、吃饭、洗澡、剪甲、睡眠等。有个较形象的比喻,"四不清",即:看不清(视力模糊)、说不清(无法表达)、听不清(听力减退)、搞不清(脑子糊涂)。这个阶段的老人,多病、失友、丧偶、孤独、脆弱、无助等问题接踵而来。这是生理上的原因,不可抗拒。社会和家庭在照料、医疗、护理、慰籍等方面亟需提供帮助,使这部分老人活的有价值、有尊严、有质量。

    现实生活中,养老方面的矛盾突出表现为资源的短缺和观念的认同。

    目前,有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方式。近年来,上海地区市中心在居家养老的基础上,推出了嵌入式养老,在市郊地区仍以居家养老为主。所谓嵌入式养老,就是由政府和社会组织在社区、在家门口设点提供养老服务资源。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又有淘宝式养老,即点击进入相关网站,一键可以搞定有关养老服务需求。

    据我了解,老人较认同居家养老,包括嵌入式养老。因为,嵌入式是居家式的拓展和延伸。从目前来讲,这是较可行,又切合实际的一种养老方式。我亲眼看到,有的老人住在宽敞的房子里,有天井、自留地,左邻右舍都是自己的子孙后代,如同一位"太上皇",天时地利人和其乐融融。这是在农村里才有的条件,城市里限于住房条件,较多的成了空巢老人,普遍的需要请保姆,或子女来照料日常生活。其中,有住到子女家,或子女轮流过来住的。这方面因住房条件、家庭融洽、生活习惯等,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矛盾。

    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正在成为更多老人的选择。但是,这方面的资源很紧缺,且良莠不齐。高档的养老场所的费用对经济条件差的老人望尘莫及,一般的地方又实在是难以适应。尽管如此,有时还"一床难求",一部分人在观念上还不相适应,总认为去养老院是对老人的不敬、不孝,甚至有认为是子女对老人的一种"抛弃"。

    随着上海进入老龄化社会,党和政府对老年事业愈益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大了对这方面的投入。养老的理念在不断更新,养老的方式在不断创新,如:租房养老、以房养老、文化养老、抱团养老、田园养老、候鸟式养老等。上海地区推出了一些高品位的养老场所,宾馆式的房间和服务,园区内形成医疗、商业、娱乐、休闲、就餐、服务一体化,入住的收费门坎通过以储抵资(一次足额储蓄不取利息),充值付费等方式而降低,让更多的一般收入的老人也能入住。据说,这些地方很"热销",供不应求。

    笔者认为,养老方式只有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最好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因为每个老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脾气性格、经济条件各有差异。当然,个人的选择在客观上还应具备可能性。

    如何养老,这是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关注的问题,涉及到家家户户。因为谁家都有老人,谁都会慢慢变老。作为个体老人,能有一个相对良好的健康状况,有一定的经济条件,这是安享晚年的基础,"想吃能吃、想玩能玩、想走能走、想做能做"这是老人最大的幸福。这样的老人,有的已经90多岁高龄,如今还真不少。所以,个体老人平时应注意合理饮食、适度锻炼、保持良好心态,尽可能防病抗衰,争取做一个健康、幸福的老人。同时,从思想上、心理上、物质上做好应有的准备,去正视、去面对不久的变得更老。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51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51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