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舟子新放歌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我们和小辈宽和相助18年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0年09月24号 11点 阅读 10116 评论19 点赞4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我们和小辈宽和相助18年

 

庄关通

 

    2020年9月23日,网友开心好果在老小孩社区发了《老年人最好与子女分开住》。编辑给的推荐导语说: “老年人与子女住在一起,可以互相照顾,但也会因生活习惯、观念的不同发生冲突。利弊权衡,生活体验,你认为分开好还是一起好?”

    哎呀呀!我家的实际情况,恰巧与这题目相反——老年人最好与子女一起住!

    然而,我点赞了这篇博文!因为它说得实在!而且最后一段作者说:“我认为:能分开住最好,但也不能一刀切,各有利弊。根据各个家庭的具体情况……”

    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具体情况作好具体分析,这才能达到“实事求是”的效果!

 

    借此,就说说我的“老年人最好与子女一起住”吧。

 

    我孙女是2001年出生的。我儿子和儿媳都是建筑师,原在设计院工作,但孙女还没出生,儿子辞职了,与一位师兄、一位师弟合伙创办事务所。孙女出生不久,儿媳也辞职,攻读博士。这样,我妻子一退休就赶到上海,帮助照料孙女。2002年1月,我在吴江办了退休手续。那时我已63岁,但既不能蹲在吴江养老,也不能答应苏州一所中学的聘请,同样必须赶到上海,因为老伴极忙,她本瘦弱,觉得很累,我不去不行。

    退休前,我和老伴基本上是“吃”机关或学校食堂,为了让儿子儿媳毫无后顾之忧,我们从头学起。我负责每天早餐和开水,买米;陪孙女玩并引导其发展智能;孙女以后上幼儿园、小学由我接送。老伴负责孙女饮食,除早餐和开水外的所有买汏烧。

    从此,我经常晚上十一点半左右才睡 ,清晨五点听到闹钟一响就起身。

    我和老伴努力准备不同的主食、菜肴及水果,并尽可能增添早点品种,以符合儿子、儿媳、孙女略有差异的饮食需求。吃鸡蛋,老吃煮囫囵蛋当然不行,就搞出5类19种吃蛋的花样。近几年,我预先买好十几斤水“果”冷冻,让早点里穿插鲜芡实或鲜莲心。夏季,儿媳爱吃西瓜,这容易办,儿子和孙女却不太喜欢吃西瓜,我老伴就经常买马陆巨峰葡萄。我每天剪出几十颗,刮干净表面的小疙瘩,在盐水里泡洗,再用冷开水中过两遍,他俩只需拿起光溜溜、亮晶晶的葡萄放到嘴里,嚼进了肉,吐出了皮,方便又卫生。

    孙女过了2周岁生日,就单独睡,小两口在客厅用布帘隔出“一间”作她的小房间。我每晚都二、三次进孙女房间,帮她盖好被蹬掉的被子。我怕半夜起不来,在入睡前特意多喝一大杯温开水,以保证半夜需要起床。

 

    也许旁人不容易理解我和老伴为什么这样“孝”“子”,自己退休金这么多,怕啥呀?真叫有福勿会享!但我们自以为应该这样做。

    我和老伴都非常孝敬长辈,我们的父母都非常爱惜我们。我儿子是我妻子因病而冒着生命危险抢到的独子,孙女是儿子儿媳的唯一宝贝,我们当然都要关爱!儿子在设计院已设计过钱君匋艺术研究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等精品,但他希望更多的独立思考,想深入探索建筑。作为父母,退休后有时间了,理应支持他创造“美好的东西”。儿媳想深造,也是好事,也须支持!

    我们这种劳累还算不上什么!儿子儿媳的拼搏那可是真价实货的,天天起早摸黑,又要爱小又要孝老。

    他俩对女儿极其关爱,而对我和老伴的孝敬,真少有。

    2003年,小两口为了不让我俩再为孙女独睡客厅而担心,也不想再让我俩跑5层楼。于是,趁国庆节满上海跑,寻觅有电梯并有3个朝南房间的商品房,终于选中长宁的一套,2005年1月我们搬入新居。

    头几年,每逢暑假,小两口都安排全家旅游。2009年儿子创办新事务所后,忙得双休日通通用上了,暑假里儿媳就一个人带着女儿和我俩,她既管小又顾老,很精心很耐心,让我们国内或国外开开心心玩几天。

    待到孙女长大懂事,小两口就更多地关注我俩的健康状况。2020年,他俩知道我有血吸虫性肝硬化症状,就坚决要改造我俩用的卫生间:拆去大浴缸,建造淋浴房,壁上装扶手。那阶段,恰逢儿子需要事务所和大学两头跑,没空,儿媳就全程负责,设计方案,购买材料,现场指点,热浪中忙里忙外,她每每大汗淋漓。

    儿媳很细心:知道我们想看某电视剧,但时间已错过,就东寻西觅给我们买回了它的碟片。知道我心脏有点问题,就给我买了一种测量仪。知道我老伴腰酸,她就立即选购了按摩垫。知道我老伴脚小,买鞋难,她就悄悄量了尺寸,三番五次到商店搜寻,买到了合适的各种“小鞋”。知道我喜欢穿布鞋,她就在网上选购北京什么“轩”的老布鞋型男鞋,冬鞋、夏鞋、春秋鞋配齐了……都不声不响地办好了,我们推都推不掉。

    18年里,最干扰我们家业兴旺的是疾病。我们都曾生过病,时间长短、病情轻重不等而已。我曾动过两次手术。逢到一人突然有病,其余四人除有特殊情况外,总会快速聚合,立即安排陪送就医。之后,家人当“护士”、“护工”、“心理医生”。

    2008年1月,我第一次疝气发作,中山医院的沈医生要我动手术,但没有床位,只能等通知。一天下午3点左右,医院来电话,说有个床位了,是沈医生特意预约的,但必须5点半之前到医院办好住院手续,否则要给别人了。当时我儿子在外地,我马上挂电话给儿媳,儿媳立即从老远的学校赶回家,马上送我到中山医院 ——就这么办成了!

    有一回,我在家里突然头发晕,站不稳,恶心,呕吐又吐不出。老伴急煞了,挂电话给儿子。儿子很快回到了家。间隔不久,儿媳竟然也回家了。到了长中心医院,做脑CT检查,当时还需要脱鞋。其实我那一刻,头脑清醒多了,完全可以自理,但儿子硬是蹲下来,替我解带、脱鞋,穿鞋、结带。【儿媳目睹这细节,也感动了,曾以此教育女儿】

    至于对慢性病,观察、分析、照料都一向很有耐心。

    因此,我家虽曾遇到特别麻烦、一般家庭可能难以处理的大问题,我们还是挺过来了!

 

    我总觉得,在一个家庭里,除了慈爱和孝敬关系之外,还有个宽和相助关系,某种意义丄看,后者更必需。不仅夫妻间须如此,长幼间也须如此,家里家外还须如此。

    儿子撰写好演讲稿,儿媳必是第一个读者兼批评者。儿媳赶写几十万字的一部著作,若有纠结,儿子则帮她排难解惑。儿子晚上回家很迟,他有到家后喝茶的习惯,我每天将他的茶杯洗净、烫过,预先为他泡好一杯绿茶。儿子看到我不善于管理电脑,就会主动抽空帮我杀毒、备份。新冠疫情的头几个月,老伴买菜麻烦,儿媳一手操办,让网店送上门。当时还不宜外出理发,我竟然自己理自己,还给儿子理发。诸如此类的互助,无须多思考,习惯成自然。

    头十多年,我曾不断总结家庭教育经验。我在居民区办了10年“悦读班”,义务辅导学生读和写。我又应聘当了镇讲师团讲师,给几个居民区的党员上党课。区妇联还要我成立“家庭志愿服务工作室”。这么一来,总结家教经验,自编读写讲义,撰写党课讲稿……都离不开使用电脑,离不开打印。这些,我一个人担当不了,儿子、儿媳、孙女就出手相助。

    2005年,儿子给我安装了一台电脑,儿媳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教我操作技术。我在电脑上编好资料后,就发电子邮件给儿子,尽管他工作极忙,但还是将它们打印出来,从不耽搁。从2006年起,我共编印了各类文本14本,100多万字,自费印了1620册,赠送給各类需要者,很受欢迎。我的电脑,小两口已主动为我更新了三回。他俩如此帮我,持续十多年,心甘情愿,从不婉拒,从不马虎。他们明白我在做好事,他们自己平时也是乐意做善事的。

 

    18年很快过去了。这18年,恰巧处于改革开放40年之中,我们逢上了好时光,很幸运!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我们和小辈宽和相助18年是成功的!

    从2002年9月孙女一岁半起,我就详细记录她的主要口头表述,进而研究、引导。这《言行实录》的厚度有2厘米半。到2006年秋,我已撰写出10篇经验体会,后来都发在光明博客上。2011年7月,国家妇儿工委到上海作关于“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情况”的评估检查,选择长宁区,深入新泾镇,我家是全市唯一一户受访小学生家庭。3位专家进了我家,询问孙女,又听家人介绍,还看10个档案袋,非常满意。

    我高兴:儿子已不是一般的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他被聘为国内顶尖高校的设计教授。他个人获得各类国际国内重大奖项20多项,主笔撰写专著和参与专著有5部,受邀国际国内各类设计展览36次。

    我高兴:儿媳也不是一般的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她已是国家双一流高校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她主笔撰写专著和参与专著已有12部。她还主持了3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我高兴:孙女入学后,一路成绩优秀,全面发展,由区“好苗苗”成长为区优秀少先队员、区三好生。家庭档案中保存着她2019年前的107张获奖证书。去年高考后,被上海交大录取,但她放弃了,在海外选了一所,读大学去了。

    至于我自己,想不到晚年在上海过得这么称心如意!镇和居民区的党组织,区关工委、老干部局、妇联等部门的领导们对我这么关心!我被评为长宁区优秀共产党员、慈善之星,获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优秀志愿者称号。今年市关工委公示了“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拟推荐名单,我忝列其中。

    我老伴,似乎只有“苦劳”,但她的“苦劳”就是“功劳”!少了老伴买汏烧,各人成绩必然少!若没有她每天十二、三个小时的劳作,其他4人则每天要花多少时间张罗自己的生活!我若失去她的合力作用,就不可能向3个网站的博客空间发出一千多篇博文。

    2006年之后,我们这个家庭曾被评为“长宁区文明家庭示范户”,“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两次),“海上最美家庭”,上海市“百个优秀市民阅读家庭”,“第八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18年过来,我看清了我们三代同堂的家风环境:敬老慈幼,宽和相助,勤奋俭朴,好学求是。坚持这16个字,对我们,特别是对我的小辈来说,才是最最紧要的。

 

(2020年9月24日)

【照片说明】

上:疫情期间,我给儿子理发。

下:我家荣获的奖状、奖牌、奖杯(部分)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40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40人点赞

本文作者

老舟子新放歌

学而不厌,助人不倦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