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中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人文景观的真与美—“滇川游”之二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0年11月24号 11点 阅读 8670 评论9 点赞1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这次旅游去了几个人文景观,有古城(巍山)、古镇(“双廊”和“沙溪”)、古街(“云南驿”)和古村(“翁丁村”),还有庙宇(宝应悬空寺)和石窟(石钟山)。

游览自然景观跟人文景观的感受是迥然不同的。人都有被美吸引的本能,看到美景自然赏心悦目、交口称赞;可是去观赏人文景观的心情却比较复杂,除了少数几个著名的以外,大部分都会让游客产生“不看遗憾,看了后悔”的怅然。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是一般的人文景观并不美。千百年来,人们的审美观有了极大的颠覆,西风东渐,我们对美的评价也越来越洋气了,所以曾经代表了当时艺术高峰的建筑、园林等,我们非但体会不出其精妙处,反而会“看不惯”。就比如让全世界叹为观止的故宫,在惊叹其整体宏大的同时,也奇怪其细部的狭小逼仄。故宫尚且不能唤醒一般游客的“美观”,等而下之的就更别说了。其次岁月的无情侵蚀,所有的伟大、雄伟和美丽都化为尘埃。去宁夏是一定要瞻仰西夏皇陵的,可是在无边无际的荒原,“皇陵”只剩下了几个轮廓不清的大土堆。还有那个敦煌莫高窟,出于保护的需要,无法全面开放,留给我的印象就是工作人员的吆喝“朝前走,别停留”,可惜了一次塞外行!
可不可以这么说呢:欣赏自然景观是本能,而欣赏人文景观则是一种学习和努力。了解一些历史文化的背景,同时要努力调动想象力,还原历史场景,甚至让自己成为那段情节里的旁观甚至是参与者;这样当我即便是站立在废墟里,也能感受到历史风雨扑面而来!
这次旅游听导游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茶马古道”。这是古代汉藏物资交流的一条通道。我们去了古道的驿站沙溪,还去了古道的起点之一的祥云县的“云南驿”。“云南驿”保留着原生态,所以破破烂烂,路面的碎石也七歪八翘了。由于我已经从导游那里获得了有关的知识,又联想到了从前看过的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所以踩着高低不平的路面,眼前却呈现着马队贴着山崖、赶马人前拽后推的惊险场面;这里还有当年“飞虎队”陈纳德办公的处所,一时间风云激荡,历史就是这样艰难前行!
去了巍山古城,这里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前几年遭了火灾,拱辰楼毁坏严重,当地居民为了恢复真实面貌,纷纷挖地三尺寻找古砖古瓦,无偿献出来重建。这儿保持着标准的井字结构,主轴线两侧的房屋完整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建筑样式和风格。因为没有丽江古城那样的商业化,这里基本上没有游客,居民们得以保持着自己那笃悠悠、慢腾腾的活法,让我们也不由得放慢脚步,欣赏着夕阳里古城的优美轮廓;但是年轻人手里的奶茶也提醒我历史的变迁,南诏人的后代也在融入全球化的浪花里!
印象最深的当属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翁丁村,资料上介绍这里是“最后一个原始村落”。现在的翁丁村,村民都迁居去政府修建的“新农村”了,但留了几户人家,要他们在原址过着自己日常的生活,供游客参观,每人每天有60元的工资。这就是相对的“原生态”了。他们有神林、神树,处处是牛头的图腾,家家有火塘;人去世土葬,不留坟墓,下次埋人有可能挖到旧骸,只要先把它捡起,以后再埋在墓底就可以了。最吓人的是,从前他们春耕前要用人头祭祀,选取的是“络腮胡子”,可能因为那样的男子阳刚,“毛发茂盛”也意味着庄稼繁茂吧。被选中者不但不反抗,反而觉得以一己换众人幸福,光荣着哩;直到1958年听从了周总理的劝阻,才断了这血腥的陋习。去少数民族聚居处参观多少有点“猎奇”的动机,在他们艳丽服饰的后面有着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习俗,这才是更应该去了解的。
丽江古城是捎带去的。都在指责它的商业化。可是真像巍山古城那样保留这、保留那,不搞一点“商业”,能吸引得住广大游客吗?人文历史连我们这一代感兴趣的都不多了,何况年轻人呢!真的不美,美的不真,基本如此。既真又美,那是需要大智慧大手笔,还要大资金,更还要看条件的。
那么就让“丽江”和“巍山”并存,各取所需吧。
 
     巍山古城
        
                                       翁丁村
        
                                 云南驿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9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9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