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荣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 古时候的“博客”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1年04月18号 17点 阅读 4794 评论17 点赞3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古时候的“博客”

                                        郭庆荣

古代的文人们也有自己的“博客”,请看,在唐、宋年代文人们的“博客”:

一、“诗墙”:

即把自己的诗作写在墙壁上供人们观看。通常是选人流量大的闹市街铺、驿站及名胜古迹处或风景区,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

如在《水浒传》第39回“浔阳楼宋江反诗”中说到:宋江在浔阳楼独自一人倚栏畅饮,不觉沉醉,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在那白粉墙壁上题《西江月》词及四句诗,并署上“郓城宋江作” ……

又如,陆游在游沈园时巧遇唐婉,感慨万千,对壁题写那首千古绝唱《钗头凤》……

还有那位忠贞廉洁、不徇私情、以铁面无私为世人传颂的包拯,在广东端州(今广东肇庆)任知州时,写在端州郡斋(即知州的府第)的墙壁上的一首诗: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我们知道流传下来的包青天故事有无数,但包拯的《书端州郡斋壁》诗是流传于后世的唯一诗篇!此首诗既是包拯一生为官做人的光辉写照,又能让从政为官者或普通老百姓受到教益——“做人要正直、做事要正气、做官要正义”,以弘扬清官遗风,弘扬社会正气!

二、诗板:

由于墙壁毕竟有限,所以有的诗人另辟蹊径,即把诗写在一块木板上,然后把它悬挂在闹市处,这样既不受墙壁容量的限制,又便于更新,确是“博客”好方法!

唐代诗人张祜(约792—约853)的诗《题灵彻上人旧房》中“寂寞空门支道林,满堂诗板旧知音。”就提到了“诗板”!

除了“诗墙”和“诗板”之外,还有:

三、“诗瓢”:

这与中世纪国外流行的“漂流瓶”异曲同工。“诗瓢”,通常是一些居于深山古寺的文人常用的发表诗歌的方式。这些人与外界接触机会极少,诗写好了之后,没有人赏读,怎么办呢?于是,他们也想出了把写好的诗装在葫芦里,再将葫芦投到小溪或河流中随水漂流,如果被人看到、捞起、打开,这些诗就有读者了。唐代僧人唐球就曾用此种方法传播自己的诗作。

四、“诗屏”:

是唐朝诗人又一种发表诗歌的方式。就是把诗写在家中的屏风上,这样客人来时,就能读到了。写在屏风上的诗,不一定只是自己的,有时也会把朋友或偶像的诗写到上面(类似于现在的转载)。白居易在任江州司马时,曾经把元稹的一百首绝句写在了自家的屏风上,朝夕咏颂。而元稹(字微之)也在西寺的墙壁上,写满了白居易的诗,这从白居易的《答微之》诗中可知:“君写我诗盈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

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为了推广自己的诗文,我们的祖先竟想出了这样多的招数,甚是有趣。从中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无论今人还是古人,写作都是抒发自己的爱,但也希望与人分享,所以会出现各种形式的“博客”来。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30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30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