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思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小村文韵|毕文杰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2年12月07号 04点 阅读 10694 评论10 点赞3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小 村 文 韵

 

毕文杰

 

 

 


       柿林村(曾名峙岭村、士林村)被称为“八百里四明群山中最美丽的风景”,是一片“美不胜收的土地”“总散发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内函”“村民文明礼貌,爱心善举,热情好客,游人络绎不绝”。

       做为宁波余姚大岚镇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AAA级景区(丹山赤水),柿林村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支撑它、推动它、成就它了呢?

       进进出出小山村,上上下下查、找、寻,累也快乐着。

       似乎所有的古村、名村,都把山明水秀、风水胜地,看作是文脉的源头、人杰的象征。这儿的村里人,记载着皇恩的浩荡,歌颂着开基的祖先,敬仰着先烈的奉献,赞美着本村人文的鼎盛。宋政和年间,宋徽宗御笔“丹山赤水洞天”,由此丹山赤水成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九洞天而名扬天下。

 

 

 

 

 

       柿林村不大,全村约260户、600余人,始建于元未明初,600多年的历史。全村只有沈氏一姓。据族谱记载:沈氏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子,受封于沈地,遂以封地为姓;沈氏先祖沈括(北宋科学家、著有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的《梦溪笔谈》一书)的后裔沈太隆,发现此地正是先祖描述中的梦溪,即带领家人来到柿林村续沈氏先祖梦溪之地,成为村子的开基人、乡村文明的开辟者。沈太隆有诗言:

“洞天福地甚奇哉,

不柒人间半点埃。

相士择宜居此地,

岭头惟有白云来。”

       这位定居始祖似设计师,勾画出了这片人间与仙镜天人合一的精采图案。

       从某种意义上说,柿林古村凝聚全村人气的中心,应该是始建于1824年的沈氏宗祠(1990年重修)。走近宗祠抬头便见匾额“文肃世家”四个大字,标识着沈氏家族科第传家之训,习文之风之盛。据志书载,沈氏第二十四世孙沈括,官至龙图阁大学士;第二十九世孙沈绅,官翰林院直学士,两祖逝后均被北宋皇帝谥为“文肃公”。南宋皇帝也曾御笔亲敕沈氏后代为“簪缨继世,科弟传家”。感觉宗祠并不高大显眼,只有一进院落,粉墙黛瓦,古朴肃穆、普通实在,却见文物件件,诗文篇篇,对联连连,极赋内涵。有“名门望族谱华章”的古代先贤简介,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内容的沈氏祖训八条,有“修身为本,耕读传家”的沈氏事迹陈列,有“江南无二沈,风泽存名邦”的沈氏现代人杰生平;檐下左右还分别悬有“玉洁冰清”、“钦旌节孝”匾,中堂两侧,另有两块“节孝”匾,应该是历代对村中楚翘的赞美与表彰。

 

 

 

 

 

 

 


 

       一批一批的游人(还有几位老外)进入宗祠参观,这让我感到意外又欣慰:谁说当下的人们对学习、对充电没有兴趣了,有内涵、有价值的展地,仍然会成为吸引人的打卡地!

       柿林村的宗祠,已经成为山村历史的展馆、中华传统大家庭的剪影,传播正能量的课堂,启迪后来人的场所!

       “一村一姓一家人,一口古井饮千丁”,沈太隆当年亲自挖掘的这口古井,既是文物古迹,又是村庄历史文化的见证,更是古村真正的命脉,它至今清水盈盈、保存完好,尽管现在家家都有自来水,但村民们还是喜欢到这里来打水,飲水思源,乡愁尽含,这口名符其实的“同心井”,彰显出人们对水的依恋,对水的恩情的永恒之心!

       到柿林村,很倾心于精致的村巷。你看那弯弯曲曲、铺满整齐有序的鹅卵石的巷弄,再配上那青色的瓦顶、红色的灯笼、规整的院落、石砌的墙身、袅袅的炊烟,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隐逸之感,这不又是一个陶公笔下的“桃花源”吗,不又是一个浙东的“小宏村”吗!

 

 

 

 

 

       走过村东头一处碧绿澄澈的小池塘,在竹篱围着的小菜园后面,门头上写着“耕读传家”的一户人家就在眼前。就餐时年轻的女老板曾向我们介绍过,这个院落的祖先是秀才,出过不少读书人,百年来,仅有名有姓的国家干部、企业家就达三四十位。“耕读传家”,主要是“读”字,全村从古至今传承和形成了“重视知识,培养人才”的好民风,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以来,己有约百名学子考上大学。

       华夏文明发源的脉络与红色基因不可分割,红色基因正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延续。在小村广场上坡的“余姚四明山第一党支部展示厅”,是人们敬仰且垮不过的必看之处。1938年,在丹山赤水间成立了四明山第一党支部,党组织引领村里二十三名进步青年,发扬家乡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投身抗日救亡和解放战爭,其中8名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牺牲成为烈士。展厅外高处,立有一盏红色灯塔,喻示着柿林村的红色基因就像灯塔一样,永远照亮乡村百姓的美好生活和锦绣前程。

       “千古雄谈文有脉,一溪幽梦笔生花”、“近年余姚百业俱兴,丹山赤水又获重修,远近旅迹纷然汇聚,千年胜景焕然一新”,前两句是“梦溪草堂”里的一则对联,表达了对柿林沈氏先祖沈括《梦溪笔谈》的褒奖:后言则是在“秋雨坪”碑墙上,学者余秋雨先生对近年家乡变化的赞叹。这些年,文物、文脉、文韵,在小村随处可见,彰显了市、镇、村三级党组织为守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铸就文化新貌添砖加瓦的不懈努力。

       绮丽的自然环境,幽雅闲适的生活,若有若无的道家仙气,特别是厚重的人文历史和不凡的红色基因,相互融合,汇为一体,为柿林村蒙上了诱人的美丽色彩。

 

 

 

 

 

 

       千年御笔,千年古树,半千古村,百年宗祠,百岁老井,百间石宅,百位才子,构成了小村独特的文韵景观;柿林村不愧为浙东四明山脉中,一座独特的袖珍文化公园。

       山水人文皆成韵,柿甜茶香气象新。多来几次既原汁原味亦有滋有味的柿林村,在这里闲游闲适、寻觅寻根,会使老小孩们得到一种别样的体验与收获。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大海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34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34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黄新2022-12-07 16:40:26

    拜读!分享!问好老师!

    举报

  • 童心2022-12-07 16:35:00

    前年去的丹霞赤水和柿林村,风景很美。毕文杰老师还在四明山啊,祝安好!

    举报

  • 秋华2022-12-07 13:03:26

    佳作欣赏,谢谢老师介绍分享!

    举报

  • 李智美娜2022-12-07 12:20:13

    拜读!分享!问好老师!

    举报

  • 水晶之夜2022-12-07 11:52:09

    一看文章的标题《小村文韵》,多儒雅的名字啊!毕老师图文并茂,把柿林村描写得有声有色,并将它的人文历史娓娓道来,而柿林村的宗祠,已经成为山村历史的展馆、中华传统大家庭的剪影,传播正能量的课堂,启迪后来人的场所!这些年,文物、文脉、文韵,在小村随处可见,彰显了市、镇、村三级党组织为守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铸就文化新貌添砖加瓦的不懈努力。这样的游记很吸人眼球,点赞毕老师佳作!

    举报

  • 水晶之夜2022-12-07 11:30:54

    浦江思源开凯的评论:丹山赤水别有洞天,皇恩浩荡开基祖先!毕老师的又一篇游记佳作《小村文韵》,让人流连忘返!那山清水秀的“桃花源”,那文风甚浓知恩图报而又勤劳厚实的柿林村及其村民们,不正是四明山得以声名远播的一个缩影吗?带着不忘初心的宗旨,毕老师以严谨的科考人员般的犀利的眼光,对四明山的每一个村落,包括柿林村的今夕风云,都作了详尽的探索;红色基因,党建开路,有声有色,上演了一出改革开放集体致富的活报剧!难怪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感怀连连,近乡情怯!拜读毕老师的带有芬芳馥郁的乡村气息的游记,实在是一种享受。为毕老师的《小村文韵》点赞!向毕老师致敬!

    举报

  • 水晶之夜2022-12-07 08:10:16

    浦江思源张载养的评论:毕老师的四明山情怀、小村情结,本来就浓得化不开,加上文韵的滋润、酿造,更是香醇味浓,扑鼻而来。 杮林村的美不胜收,远近闻名,宁波人引以为傲;那儿的民风淳朴,更是独树一帜,让人近悦远来。毕老师已知其然,但还要知其所以然,真的很花了一番查、找、寻的大功夫。在这里,颂扬祖宗,敬仰先烈,已成传统;崇尚科学,重视文化,蔚然成风;古训美德,家教善行,四处传扬;游人来此,听知闻悉,犹入学堂。 说起宁波,不能忘了四明山;到了四明山,一定要去杮林村。人杰地灵,在这里可不只是说的、夸的,那番别样的发现与体验,在别处真有点难寻难觅。 为毕老师的佳作点赞!

    举报

  • 小草2022-12-07 07:49:43

    山水人文皆成韵,万千气象即成文。毕老师所到之处,留下的不仅是风景,更多的是历史的传承!喜欢毕老师的游记,常常带给我们闻名遐迩的感观和一探究竟的期盼。祖国山河处处景,风光无限在招手,向毕老师学习,常与大自然亲吻,常和大自然合影,丰富老小孩的退休生活!点赞!佳作!

    举报

  • 石腊红2022-12-07 07:40:21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共饮同心井, 耕读传世家。 疑是桃花源, 华夏延基因。 柿林留胜迹, 妙笔绘文韵。 点赞佳作!

    举报

  • 水晶之夜2022-12-07 07:22:23

    浦江思源王雅萍的评论:赞毕老师佳作   丹山赤水洞天 御笔挥洒出景观 银杏红枫翠柏 树叶似礼花绽开   闻名遐迩柿林村 从老师笔下走来 带着故乡的情结 与秋天撞个满怀   古井涌着潺潺流水 小溪载着幽幽梦幻 展厅诉说当年鏖战 灯塔映照神奇未来   一山一石都藏着 千年的古韵文脉 一草一木都孕育 继往开来的后代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