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2年12月29号 11点 阅读 10278 评论4 点赞2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桂林《知青记忆》馆主李益民介绍说:馆藏文物收集整理,及回复各种提问,我一般都按“时间,地域,阶层”这六个字办理。1. 时间:大规模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始于1969年,结束于1979年,前前后后大约有10多年的时间,在人类上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甚至是可以略微不计。但是,在知青个人或长或短的人生经历中,大部分人这种记忆十分深刻,有的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记忆!《知青记忆》馆藏文物收集,一定要把握好时间节点,太早或过晚都没收集收藏价值。 2.地域:知青文化文物南北地域差异很大。同为知青响应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但是,到城市边缘农村插队,与到云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边远农村,到北大荒边彊,到生产建设兵团边境插队的知青人生体验,是有差异的。3. 阶层:知青群体人数众多,无论是浮出水面的还是仍然在水中的,不同 阶层知青人生体验差异很大,有知青无悔的,也有苦不堪言的!都是可以理解的,并没有影响我们彼此互相联系的知青情结。
桂林《知青记忆馆》中"文化薰陶"回味艰难困苦的知青插队岁月,接受再教育深入骨髓农耕文化薰陶的切身经历、“时来运转”、“油灯下苦读”、"雄鹰展翅"说出一个知青自己的奋争、发展、变化和自己每一天的努力都是凝聚的真实故事……。 展馆 场地所限,只有部分 知青文物及有代表性传统农器具为实物,其余大多数为请求名家制作,并由此衍生的创新创意农耕文化工艺类藏品。
一、 牛首及牛首大门。中国梦,牛文化,精神牛!牛是一种精神,锲而不舍;牛是一股力量,豪气冲天;牛是一个信念,永生不死;牛是一个结果,胜券在握!!2007年已经建成的桂林《知青记忆馆》、又称《桂林农耕文化博物馆》、《中国桂林古代农器园》的门构思奇妙,蕴含有厚重农耕文化内容。农耕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是知青岁月的一代人,为国分忧,听从召唤,任劳任怨的牛精神。
大门两侧分別置有长170㎝,厚25㎝,汉白玉大理石双面云纹浮雕牛角一对。
门在建筑上来说其主要功能是保安、围护、分隔和交通疏散作用,并兼有采光、通风和装饰作用。2007年由桂林知青网名老小孩,龟老子,leeyq,超前思考,太胆创新创意设计。由原桂林解放桥福建施工队承建,精心施工的桂林《知青记忆馆》、又称《桂林农耕文化博物馆》、《中国桂林古代农器园》的门,旨在“景仰农耕文化,传承文化精神”还蕴含有厚重农耕文化内容,大门以牛首形式出现,这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
二、 桂林《知青记忆》馆品牌,有全国知青名人题字
三、知青文物收藏,及由此衍生创新创意旅游工艺藏品,全国领先
知青文物收藏作为多媒体融合的载体,或称多元文化融合的平台,新冠疫情前及疫情中接侍慕名而来参观考察的社会团体人数,我己记不清楚。仅有组织、成规模的外出展示活动有5次。因为每次知青文物收藏集中展示受欢迎,成为人气旺兴聚焦对象,所以,印象深刻
自筹资金在农机大院购置3个车库收藏展示知青农耕文物
桂林信合信崇信中医一条街,知青文物展示活动
桂林知青康乐中心做桂林《知青记忆》馆收藏专题介绍
作为知青代表参加《建设可爱中国(桂林)高峰论坛》会议
指导兴安县溶江镇富江村,乡村振兴激活传统农器具
2018年桂林虞山公园,桂林《知青记忆》馆第三展厅,人气展厅
融合多元文化。邀请非遗项目暨传承人黄硕夫先生加盟《知青记忆》馆活动,到展厅现场捧场
1969届广西全州县知青王永生书题写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