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3年03月20号 16点 阅读 10888 评论2 点赞1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看了此文的感想
——读《退休了住哪儿》
《新民晚报.夜光杯》刊登周炳揆短文《退休了住哪儿?》说了退休时没有很好地做过规划,到热门的地方买房养老,有的住了两三年很多人宁愿折价把房子卖了,“搬到更靠近子女,朋友的地方”。想当初受到蛊惑:买海景房,买农家小屋等等,过属于自己的生活,把一切想象的很美好。至今都有发放这样的广告,吹嘘属于“最适合退休养老的地方”。
第一次说起养老问题,那是我还在工厂计划科上班。一位来自某出版社的业务人员前来联系工作,席间说起一家出版社里有一位退休人员到郊县农家,包下一处住房,旁边还有鱼塘。自己闲暇时光种菜养鸡养鱼养花,吸引单位同事一起前往,纷纷感叹生活在桃花源里。
自己退休后,考虑到家庭原因一直是居家养老的同时为孩子们做一些菜,因为他们回家很晚,担心吃不卫生,不健康的饭餐。此外也考虑到自己,多做一些菜以增加一些营养。就这样,六十岁了,七十岁了,快要八十岁了,身体在衰老,病痛在增加,所以不想麻烦孩子们的养老,采用合适的方式成了我们急于考虑的一个话题。
曾想考虑过“结伴养老”,实际上理想过于美好,看到过好几篇文章里说的:“没有几年却出现了被分崩的结果”,让我打消了这个念头。
对气温的特别敏感也想过到南方地区“租房”,过老两口自己的生活。然而随着逐渐的力不从心,看病就医的不方便,也不是长久的办法。
还是回想起两个多月在海南澄迈的生活,虽然失去了原先的邻居,朋友和熟悉的环境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然而当年也逐步融入也是来自外地邻居们的朋友圈。归根结底,我认为改变自己来逐步适应,建立新的朋友圈才是重要的。
没有一两年我们将进入“耄耋之年”,到了不得不考虑到哪儿去养老,如何养老的问题了。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