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4年10月11号 20点 阅读 1911 评论0 点赞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年轻时候看南斯拉夫电影《桥》,有一首歌曲脍炙人口:“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一天早晨,从梦中醒来,侵略者闯进我家乡;……游击队呀,快带我走吧,我实在不能再忍受;……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你一定把我来埋葬;……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再插上一朵美丽的花……”这首歌的歌词、曲调都非常棒。当时许多人会哼。有的甚至在表演节目时,还能用外语唱上几句。
我转业到上海工作后,有一次接待外商。一位意大利客人席间兴奋起来,唱起了歌。我惊奇的是,他唱的就是这首《啊朋友再见》。他是用意大利语唱的,我听不懂歌词。唱完后,我跟他说,这首歌的旋律我很熟悉,是南斯拉夫电影的主题曲,他说,这首歌实际是意大利歌曲,是二战时期创作的,在欧洲特别是东欧许多国家非常流行。现在,人们把它定义为反法西斯歌曲,左翼人士爱唱它。我这才知道了这首歌的来历,也更喜欢这首歌曲了。
今日看新闻,惊讶地发现最近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欧盟会议上,这首歌又响了起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会上发表与冯德莱恩观点相左的讲话,对欧盟当前包括对华贸易方面的各项政策提出异议和批评。讲话结束时,竟然有多名议员唱起了《啊朋友再见》。欧洲议会议长见势不对,立即加以制止。他说:“这里不是欧洲歌唱大赛”。
关于这件事,有的欧洲媒体的报道用的标题是《斯特拉斯堡的对决》,用这样的语言阐述欧盟内部的矛盾和分歧。在乌克兰问题、移民问题、对华贸易关系问题上,冯德莱恩等人就是要跟着美国主子的指挥转,倒行逆施,这当然会引起不满和反对。这次就有人唱反调,有人喊口号,也有人唱歌、敲桌子。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欧盟内部也许真是要“对决”,高唱“啊朋友再见”了。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