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8月11号 15点 阅读 4181 评论3 点赞1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最近网上有两位名人很“火”,一是娃哈哈原创始者宗庆后,二是少林寺原掌门人释永信。两人都曾经头顶光环,脚踩祥云。在国人心目里,宗先生是“爱国企业家”,他在一次采访中称“全家无外籍无绿卡”;是“节俭模范”,形象朴素,有“布鞋首富”之称;是“道德楷模”,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国家级荣誉,代表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价值。但随着家族内部的遗产纷争,更多的真相被披露,所有的光环黯然失色,“祥云”也成了乌云。释永信的知名度更高,乃至他成了“少林寺”,“少林寺”也就是他,别的不知道,我就记得有多少名人、大佬以跟他合影为荣,那副“跪舔”的媚态让人作呕。他的问题更加严重,已经立案调查。
关于这两个名人声誉的败落,舆论不约而同地用了“人设崩坍”来概括;不由得想起了从前十分陌生而现在经常使用的一个词:“人设”。
顾名思义,“人设”便是“人为的设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他人心中塑造一种特定形象。其实也不陌生,几十年前,要树立一个艰苦朴素的形象,供全国人民学习,便选了一个战士,整理他的所作所为,从日记里提取“豪言壮语”,屏蔽了他有英纳格手表、谈过恋爱等不利于“艰苦朴素”的事实,经过层层宣讲,成为了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那时的“人设”并不是个人所为,而是领导的苦心经营。为形势服务
但是,现在的“人设”已经成了一种经济产品、营销手段,用以吸引粉丝、提升商业价值和知名度,它是由经纪公司、媒体和知名人士共同打造的。“人设”可能比较真实,但更多是充满了人为因素:片面、夸大、虚假甚至欺骗。“人设”所以效果显著,就因为它充分拿捏了人性的特点,把握了社会的情绪。宗先生的“人设”一立,爱国的、叹息“世风日下”的、不满社会奢华的全都一拥而上,成为了“娃哈哈”的忠粉,“娃哈哈”销量大涨。许多人忘记了判定企业优劣的是它的产品质量,而并非那些附加的、虚无缥缈的东西。“圈粉现象”由此恶性蔓延,演员不提演技,运动员不说成绩,只要“人设”合自己的意,就拥护、吹捧 ,党同伐异,躲在后面笑的是资本,慷慨激昂的全成了韭菜。
宗、释的“人设”崩塌以后,有人感叹:这个世界再没有什么可以相信了。非也,任何“人设”都是为一定目的服务的,不管是政治还是经济,而人性要复杂得多,任何有完美“人设”的人都是经不起推敲,经不起细究深查的。与其说没有什么可以相信,不如说本来就不该相信“完美”。“不完美”才是这个世界和世界上每一个人的本质。
普通人有没有 “人设”呢?当然也有,比如总想给别人好一点的印象;在网上,人们晒的大多是美食、旅游、健身的照片,实质上也是一种“热爱生命”、“生活丰富”的积极人设,不光是与朋友分享,也是对自己的激励。但是说到底,“人设”不如“天设”,自己的一切都是上天的设定,既然不存在“完美”又何必多此一举呢?我相信,我的朋友们在欣赏我的长处之外,也一定包容、理解和接纳我的缺点、弱点甚至错误。同样,我喜欢每一位朋友,包括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因为我知道如果没有那些缺点,他们就不是“他们”了。至于保持向善、向上和向好的意愿和努力,只是为了不要虚度生命,和“人设”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天设”天成,何必“人设”!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