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浦东游击队勇炸日军大场机场、王浜机场
浦东游击队勇炸日军大场机场、王浜机场
谷 梁
1937年11月,淞沪会战结束,上海沦陷。不愿当亡国奴的浦东人民,以多种形式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很快组建了多种形式的抗日游击队。当时浦东地区的抗日游击队中,有受中共江苏省委浦东工作委员会(简称“浦委”)领导的南汇县保卫团第二中队(简称“保卫二中”)、保卫团第四中队(简称“保卫四中”)以及奉贤县人民自卫团,有受八路军驻沪办事处(简称“八办”)领导的边区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四大队(简称“边抗四大”),有受国民党第三战区指挥部统领的边区民众抗日自卫总团,以及南汇县保卫团、忠义救国军等,还有溃散的国民党小股部队。
敌我力量十分悬殊,斗争条件十分艰苦的抗战,进入到1939年秋,浦东地区的抗日游击队,主要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汇地区连柏生为大队长的南汇县抗日自卫团第二大队(简称“抗卫二大队”)以及川沙地区张惠芳(民间称“张阿六”)为支队长的忠义救国军独立第一支队。
“抗卫二大队”遗址
张惠芳在顾路镇(今属浦东新区曹路镇)的指挥部旧址
张惠芳参加游击战培训时的合影(二排右四为张惠芳)
相比之下,张惠芳部是一支人数众多,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抗日游击队,但由于该部成员极为复杂,既有致力于抗战的工人、学生等热血人士,有我党的地下工作者,也有收编的海匪草寇、帮会成员,还有军统安排的特务及军事专业人员,拥有较好装备的这支游击队,在抗击日寇的同时,也经常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搞摩擦,找机会进行捣乱。
作为抗战时期川沙县的地下县长、浦东地区实力派的代表人士,党组织为了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八办”决定派地下党员梅达君同志去做张阿六的工作,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当时梅达君由于缺少与张阿六的疏通渠道,就请赵朴初帮忙,赵朴初通过在浦东高行镇(属张阿六的地盘)开厂的朋友帮忙,约定了与张阿六的会面时间与地点。
1940年过完春节,梅达君由赵朴初陪同到达高行镇。吃过午饭,在张阿六卫兵的护卫下不仅察看了部队,在那里住了三夜,与张阿六谈抗战形势,晓以大义,劝其一致对外,团结抗日。经过斡旋,张阿六所属部队不仅改善了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关系,还把其控制的海边五号沟码头提供给新四军“51号兵站”使用。
抗战时期浦东“51号兵站”示意图
到张阿六部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赵朴初、梅达君
八年抗战中坚持对日寇作战的张阿六部,先后经历了几十次大小战斗。而对日作战中成果最辉煌的,是1943年11月勇炸日军的大场机场。
1943年夏初,张阿六与他的爆破组长葛绍基制订了炸毁日军大场机场的行动计划,并电告重庆的戴笠,要求调拨烈性炸药。戴笠立即命令爆破专家傅政、姚子期携TNT炸药30磅赴沪。傅、姚二人历经艰险,冲破层层封锁,经2个多月辗转来到浦东的张阿六部,已是1943年8月。张阿六命令葛绍基组成爆破组行动分队,由傅政、姚子期任教官,对分队进行了3个月的技术训练。期间,葛绍基以干杂活的民工身份,深入虎穴,将大场机场内部地形、设施及岗哨活动等作具体侦察。11月2日深夜,由葛绍基率领的14人爆破分队,携带炸药按预定路线潜入大场机场,迅速将炸药捆绑在停机坪上9架飞机的要害部位,待到机场突然响起爆炸声时,敌机全部葬身火海。守卫机场的日军从睡梦中惊醒时,行动分队已直奔浦江边,登上了原浦东“边抗四大”的大队长陆祥生安排好的机船,安全返回浦东。
日军大场机场被炸,有力地鼓舞了抗日游击队的士气,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半年后,张阿六策划了另一起机场爆炸。经过周密的计划及充分的准备,1944年8月27日深夜,葛绍基又率领一支12人的小分队,潜入丁家桥(现月浦)的王浜机场实施爆破,炸毁敌机1架、汽车4辆。
可惜的是,勇炸大场机场中协助并提供重要情报的原“边抗四大”的大队长陆祥生因变节分子告密,在宝山被日军逮捕。狱中,陆祥生受了悬吊、灌辣椒水、火烙等种种酷刑,被打得遍体鳞伤,但宁死不屈保住了新四军交通线的秘密。1945年1月下旬,陆祥生被日军活埋在江湾上海公墓,时年43岁。
配合浦东游击队炸毁日军机场的陆祥生
浦东游击队的指挥官张惠芳(张阿六),由于抗战中成绩卓著,1945年1月受到江苏省政府的嘉奖。
江苏省政府的嘉奖令
1945年9月,张阿六被委任为抗战胜利后的川沙县县长。
1990年春,定居在美国的张阿六,回家乡川沙探亲访友。而他到川沙的第一站,来到当年率部抗战的顾路镇(今属浦东新区曹路镇)的顾路中学,在他故居前回忆当年的抗日烽火岁月。顾路中学的蔡妙富校长热情接待了张阿六。川沙县委统战部及县政协的领导也接待了张阿六,向其介绍家乡的巨大变化。不久,张阿六的儿子张正广也到浦东,参与浦东的开发、建设。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 未定义0条内容 你没有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