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孩春节征文赛

小时候过年(五)

( 发表于2019年02月03号 07点 )

作者:春申晚霞 -唐德华

除夕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是过年最隆重、最开心的一件事。年夜饭也称“合家欢”,是一年中最重要也最丰盛的一次家庭聚餐,因为它寓意吉祥、团圆、幸福、美满。

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要凑齐一桌年夜饭,可不是一件容易事。除了排队买来凭票证限量供应的鸡鸭鱼肉等副食品,劳动人民还用勤劳和智慧,把平日点滴积攒的食材“变”成美味佳肴。

我家是本地人,熏鱼、走油肉、咸鸡、塔菜冬笋和蛋饺菠菜肉皮粉丝汤这几样本地菜是必备的。过完小年,全家人就开始忙着张罗食材,并把熏鱼、走油肉、肉皮和蛋饺这些费工夫的菜先制成半成品。

家里平时凭票证买来的鸡鸭,一直都舍不得吃,洗净后抹上盐腌起来,挂在屋檐下风干成咸鸡和咸鸭。做年夜饭时拿出来,可是绝妙的“硬菜”。肉皮也是攒了一年的。平日凭票买的猪肉都舍不得连皮吃,而是把猪皮单独剔下来刮干净,挂在屋檐下晾晒。到了腊月,风干变硬的肉皮便可以加工来做菜了。

加工肉皮、做走油肉和熏鱼,需要开油锅。那时,我家厨房里搭有锅灶,烧的是柴火。父亲在灶前掌勺,我在灶后烧火。父亲把平时攒下的二三斤菜籽油小心翼翼倒进铁锅里,待油锅烧热,把肉皮放到里煎。他一手拿锅铲,一手拿铁钩,一边用锅铲不停翻滚肉皮,一边用铁钩拉伸肉皮使之变大。因肉皮清洗后留有水份,有时沸油会飞溅到父亲的手上、胸前,甚至脸上。我担心父亲烫伤,赶紧递上手套让他戴上。走油肉的制作工序要复杂一些。先把五花肉切成大的四方块,煮到六分熟时放入沸腾的油中炸。“嚓”的一声,油花四溅,父亲赶紧把锅盖盖上。焖炸一二分钟后打开锅盖,待肉块变成金黄色,便可以取出放在笊篱里沥干。肉皮和五花肉油炸后能保存较长时间。待吃时,肉皮和走油肉均需放在水中浸泡数小时,放上调料煮熟即可。做熏鱼则比较简单。把青鱼洗净凉干,切成厚片后放到沸油中煎,煎熟后放在酱油里浸泡,待入味后取出即可。

做蛋饺是项细活,每年都由心灵手巧的母亲亲自操作。她把四五个鸡蛋打在碗里,放上少许盐,用筷子搅匀成蛋糊。做蛋饺的工具就是一把铝制汤勺。那时候没煤气,就在煤球炉上做。母亲一手拿铝勺,一手夹起块猪油在铝勺内壁擦一擦,倒上一调羹鸡蛋糊,然后把铝勺顺时针转一圈,鸡蛋糊就变成薄薄的一层像饺子皮似的圆形蛋皮,再加入肉馅,用筷子把蛋皮对折起来,一个蛋饺就做好了。取出后,再重复刷猪油、倒蛋糊……如此循环,一个个玲珑漂亮的蛋饺就这样诞生了。母亲个子高,炉子很低,她弯腰忙上忙下,做二三十只蛋饺要二三个小时。我见母亲站着辛苦,搬来一把椅子让她坐。母亲会意一笑,随即坐在椅子上继续做蛋饺。

除夕年夜饭由父亲掌勺,一道道美味佳肴飘香四溢地烧好,令人垂涎。傍晚,祭祀完祖先,我们一家人围坐在八仙桌旁,桌上的菜肴满满一桌:有象征年年有余的熏鱼,有寓意富贵吉祥的咸鸡,有意为节节高升的塔菜冬笋,有比喻事事如意的清炒豆芽。最后,父亲端上一盆热气腾腾的蛋饺白菜肉皮粉丝汤,俗称“全家福”,象征合家团圆。父亲坐下后,全家方才举箸而食。我和弟弟妹妹许久未尝荤腥,看到一大桌子好吃的,迫不及待拣自己喜欢的肉菜吃。妹妹个头小,她干脆站起来,夹起一块走油肉放进父亲碗里。父亲开心地笑了,随即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红纸。原来是父亲被评为年度先进生产者的奖状,奖励了一本日记本和一支钢笔,并安排他开春后到莫干山工人疗养院休养一星期。这个好消息更增添了我家过年的喜庆气氛,我们小孩子都祝贺父亲,父亲也挨个拥抱我们。全家人品尝美味年夜饭的同时,享着快乐祥和的天伦之乐。

“噼里啪啦”屋外不知谁燃起了鞭炮。弟弟妹妹急忙要跑出去看热闹。我也跟着走出家门,只见大街上流光溢彩,霓虹闪烁着七彩光芒,高升在夜空尽情绽放,家家悬挂着火红的灯笼,户户飘出了菜肴的味香。我默默祈祷:愿新的一年,自己能快点长大,能帮家里挑点担子,这样父母亲也不用再这么辛苦了!

评语

博主回忆儿时年夜饭的制作,描写详尽细致,生动体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亲情互动的场景,更添浓浓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