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阔别多年访豫园(二)
阔别多年访豫园(二)
说起豫园,既熟悉又陌生,它离我家不远,10分钟路程,50年前经常去玩,后来就没有去过,豫园内的一些景象竟有些模糊了。日前到城隍庙看豫园灯会,顺便逛了逛阔别多年的豫园,昔日美景重浮眼前。上一集走到了“点春堂”,继续游览。

这是点春堂对面的小殿宇,叫“凤舞鸾吟”,俗称打唱台。台前垂檐精丽,镂金错彩,精致的戏台依山临水,半跨池上。


打唱台正中挂着郭沫若1961年10月游览豫园时写下的诗篇:
小刀会址忆陈刘,一片红巾起海陬。
日月金钱昭日月,风流人物领风流。
玲珑玉垒干钧重,曲折楼台万姓游。
坐使湖山增彩色,豫园有史足千秋。

“和煦堂”,面山背水,夏凉东温,与点春堂隔水相望。顶上两队人马横刀跃马摇旗呐喊的雕塑栩栩如生。




堂中有一幅对联:“风暖鸟声碎 日高花影重”

堂内陈列的一套家具,都是用榕树根制作,已有上百年历史。

巧夺天工之作


豫园的漏窗很多很精致,其花饰且大多不重样,这在50年前我已经注意到了。50年前我在福佑路上的十六中学读书,上下课经常路过豫园,豫园有二堵围墙靠马路,一是福佑路,一是安仁街,围墙上都有漏窗,曾经一个个漏窗看过去,竟发现大都不重样,啧啧称奇。


“快楼”。位于点春堂东南,雕栋画檐,水石缭绕,上层名快楼,下层称延爽阁,登快楼可眺望豫园全景。

换个角度拍快楼


“会景楼”,原名“得意楼”,三面环水,位居豫园的中央,建于1870年。

“九狮轩”,位于会景楼西北,九狮为“救世”谐音。

“流觞亭”

积玉水廊。水廊南连会景楼,北达涵碧楼,因廊旁一石“积玉峰”而得名,前半段筑于岸上,后半部架于水上,逶迤曲折长达百米,为江南古典园林中最长之水廊。

“涵碧楼”,又称“楠木雕花楼”,其全部木质构件均为缅甸楠木。


涵碧楼屋顶上部

侧面的涵碧楼

上图左边的“假山石”其实是木质的,名“太湖石”,用楠木制作而成。右边的椅子等也是楠木的。


“听涛阁”。听涛阁隔池南望涵碧楼,为坐北朝南的两层建筑,绿荫掩映,飞檐翘角,景色旖旎。

听涛阁旁湖光潋滟,水廊曲径,树木苍翠,奇石兀立。

听涛阁的顶上有一个单腿独立的仙鹤。豫园的点春堂、玉玲珑、古戏台等比较有名气,估计听涛阁人们不太熟悉,今天逛豫园,鄙人以为豫园内最美的建筑是听涛阁。

再来一张“听涛阁”,进去看了看,听涛阁的楼下正在搞展览。

玉华堂。明时豫园主人潘允端的书斋。八一三淞沪抗战时被日机炸毁,1959年重建。

玉华堂


匾额上的“玉华”两字,系集明代书画家文征明的墨迹所成。

堂内按明代书房的摆设,陈列着紫檀木画案等珍贵家具。
待 续
2017年2月9日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 未定义0条内容 你没有登录
评论
点赞
分享
导出图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