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思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西域刀羊”扛疫记(之六)|缪新亚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3年03月24号 05点 阅读 12496 评论4 点赞2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西域刀羊”扛疫记(之六)

 

缪新亚

 

医院邂逅,故人新友

 

 

       民间大白话,往往揭示吊诡规律,蕴藏朴素真理:有2句“民白”最近在我身上灵验,一句是,人生须交两朋友:医生和律师;第二句是 ,朋友朋友,碰碰就有。医生朋友已经有了,律师朋友没有“碰”到。想到要交律师朋友,果然来了律师朋友。

       没想到,陪老伴到医院输液,遇见了故人,见到新朋友。同是输液陪伴者,我陪老伴,他陪老父,在走廊备椅等候,相邻而坐,四目相视,自感面善,不觉搭腔,竟是故人!

 

 

       我久闻其名,他早知我人:他姐与我同事多年,他是律界精英,姐姐说起弟弟,自豪之情常溢于言表,他告诉我,姐姐也经常在他面前说起我的人生“传奇”,为学生到他律所工作,彼此通过电话,缘分未到,未曾谋面,但一直知道这位傅律师。当教师遇见律师,两“师”相遇:一个教人说话写文章,一个帮人说话写辩护词——都是以嘴巴为职业的!一见如故,自然聊开。

 

 

       教师和律师虽都靠嘴巴吃饭,毕竟是有分野的:律者,律于人,律于己也;师者,作之表,作之率也。我一向敬重律师,在我眼里,好律师一定是智者,他们长于理性,讲究逻辑,擅长法律思考、善于归纳争议、提出建设性思维、进行辩证性阐述。这些,在我和傅律师的交谈中,全都领教了。有机会与智者同框对话,深感“宁与智者论天下,不与俗物说短长”古语的正确,我们谈论的话题始终围绕疫情。

 

 

       一个阶段,有些问题,奇奇怪怪,众说纷纭,而且总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专业的良知,常识的阴谋,脑残的思维,盲从的糊涂,往往纠缠在一起,难辨真假:问题或让人脑洞大开,或让人背脊发凉,或让人细思极恐。有人正经,有人欢乐,有人胡闹,对网上和社会面议论的一些问题,令我经常想得明白,却说不清楚。和傅律师的一番交谈,我脑子中一些本来似是而非的问题,一下清晰起来,他不讲哲学,没有鸡汤,满满的真话,却充满哲理,大有豁然之感。

       几天对话,得益匪浅,于是有了惠及他人的想法,我姑且摘之,分享给各位,大家理性读之,换个角度看看想想,如何?也许会有所启发,特将他的说话归纳整理如下:

 

 

“抗”“防”之辩

 

       抗疫和防疫,其实是不一样的:以往三年,只有武汉保卫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抗”,短兵相接,直接面对,全力抗击,那是真正的“抗”!以后的大部分的时间,除了医务人员主动出击,抗击疫情,从死神手里夺回生命,还能算是“抗”!至于其他人、其他时间,只是防疫而已:核酸、静默、流调、封闭,测温、验码之类…”不都是“防”吗?”

 

 

 

       有人说,三年来中国政府本着‘人民至上’的理念,保护着人民的生命与健康。诚然不错。其实,三年来,人民群众与政府同心,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着国家的平稳和安宁!保护和保卫,都是牺牲与奉献,这是双向的、共同的,同样值得赞颂!防疫还需进行,抗疫不能放弃。

 

 

 

共存之争

 

       张文宏说过错话,但他不说假话,不炒文宏,自成网红。他的一句:“病毒无法清零,人类应该学着和病毒共存”,引发争议,被人误解曲解。

       招来“网暴”,噤声吊打。有人认为病毒和人类势不两立、你死我活,有你没我,主张这种观点的,那是喜欢用“砖”拍人的“砖家”,真所谓:砖家遇专家,张口谎谎谎;公理怼婆理,满嘴汪汪汪!他们上下统吃:往上,自筑道德高地,有利于居高临下训斥别人;往下,把头钻进沙堆,视事实而不见,便于他雌黄瞎口。于是乎,有人死磕绝对,有人上纲上线。把“共存”说成“投降”,帽子扣到了张文宏头上,有人还把陈嘉庚先生的““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的旧账也搬了出来,那张文宏坐实就是汉奸了!其实,与病毒的斗争,注定是一场持久战。病毒无法被消灭,但可能被制服,但它还存在。管控放开之后,遍地都是“杨过”和“杨康”,而且还都在等待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被“阳”,这不就是“共存”的真实写照吗!实际上,病毒并不是要毁灭你,而是想与你共生,没了宿主,它也无法生存。

 

 

       相反全员检测,把“零感染”作为抗疫胜利唯一指标,倒和当年的掘开黄河大堤、火烧长沙的““焦土抗战”做法相仿——代价太大,且不可持续!“焦土抗疫”是一把双刃剑,虽给病毒的传播制造困难,同时也给国民经济带来杀伤,给百姓造成伤害。上海静默期间,让公权没有边界,“层层加码”,为保“乌纱帽”、“饭碗头”,而滥用公权的情况,并不鲜见!其实“共存”是客观事实,无可回避!“共存”不等于躺平不管,面对住院和重症高峰,张文宏对早期染阳者的治疗提出了“黄金72小时”,以及“4+X”(氧疗、小分子药、小剂量激素、营养+中药)的方案,不就是一种“共存”的策略吗?

 

 

放开之见

 

       随着国十条的发布,核酸时代悄然终结,连续40多天的全民染阳,感染人群迅速达峰,新冠疫情神秘隐身。对突如其来、没有先兆的“放开”,起先大家感到有点突然仓促,措手不及,百姓颇有微词,也在情理。应该是“软着落”的,却来了个“急转弯”!

       反思反省,存在点操之过急,转得过硬等的不足。但应该说是“放”逢其时,恰到好处。三年来,我国病毒采取的是严防死守,独善其身的做法,抗疫之初,中国曾一度成为世界抗疫中心,对别国也起到了示范作用,但世界一体,犹如木桶,中国式的抗疫固然是长板,但无法替代或调换他国的抗疫短板,由于体制原因,不是所有的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其他国家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病毒就会在世界上一直传播,流转。

 

 

       时移世易,病毒变化:如果说,原始毒株是呼啸而至的狂风,那么奥密克戎更像是延绵不绝的细雨,毒力变小了,传播更快了。如再坚持独善其身的做法,就有“中心”沦为“孤岛”的危险!我们抓住了一个比较好的“窗口期”!要知道,放开管控是过程,不是终点,放开管控,不是急刹车,该管还得管,该控还需控!

 

 

 

 

“轻”“重”之误

 

 

       放开之后,网上和坊间,同时对新冠的“轻症”和“重症”起了争议,源于专家预言新冠症状“轻”与“重”的结论,与大家感染之后的认知严重不符。焦点还是专家,离不开的是一个“误”字:错误和误会。

 

 

       其一是错误:专家是人,不是神,难免犯错,也有人说过错话:“上海核酸检测阳性总数中的98%无症状”、“奥米克戎的轻症感染者,有发烧症状的只占4%。”之类,专家预测不准、说话有错,在所难免,世上没有未卜先知料事如神的神人,专家也有眼界和认知的局限。切不可有“成则神仙,败则妖魔”的思维。

 

 

       其二是误会:这次人群大规模感染后,普遍觉得症状并不像专家所说“无症状和轻型患者占99%以上”,于是,有人怪罪专家。其实这里边有误会:医学上判定轻症和重症,自有标准,并不单纯是身体感觉轻微,甚至无感。这次感染者普遍高烧、头疼、头晕、身体酸痛、咽喉疼痛、咳嗽咳痰、乏力纳差、嗅觉减退,呕吐、腹泻之类症状和体征,不管持续几天,自觉多痛苦,医学上判定,就是轻症,医学上的重症是指影像学显示有肺部病变,是指“疾病谱上接近死亡,接近疾病谱末端的危险的时期”。

 

 

       大家普遍感到感染者都是有症状的,无症状的几乎没有,又有人甩锅拍砖于专家,其实也有误区。毒株在变异,静默期间的方舱里,大批阳者能吃能喝能睡,大晒广场舞、健身操照片,过节一般地欢乐,这是事实。现在人群中间还有比例不小的“未阳者”,因为核酸不做了,难免会有许多“无症状”混迹其中。

 

 

       五天输液,五天陪伴,五天畅谈,成果颇丰:病者病情走稳趋好,傅老伯中风和新冠症状,双双减缓,老伴离“阳康”又近了一步。

       2个“师”交谈甚欢,相见恨晚,没有想到,疫情之中,交上了新朋友——这样的新朋友,与其说是“新交”,还不如说是“认领”!

       无奈年关将近,互留电话,加了微信,依依作别,彼此祝福:也许今年之“年”,对每个蹚过疫情风雨的人来讲,都是一道“关”,过年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本文未完,且待后续!)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杨克元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5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5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浦江客2023-03-24 11:39:01

    敢言,是缪教授的为人之道;善言,是缪教授的成事之道。

    举报

  • 书虫2023-03-24 10:56:35

    浦江思源开凯老师的点评:上海人民勇毅前行,在艰难困苦的抗击疫情及其封控期间,各家各户都作出了艰苦的努力。虽然期盼着“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曾经一度变成了令人茫然失措的时空,但是见仁见智也无可厚非。这场大疫留下了诸多的思考。教师与律师的思想火花碰擦出来的睿智,让人感悟颇深。缪教授以切身的感受为我们奉献了一首悲壮而又高昂的抗疫交响曲,来自生活,紧贴实际,切中时弊,掷地有声。为缪教授的佳作《“西域刀羊”扛疫记》(之六)点赞!向缪教授致敬!

    举报

  • 书虫2023-03-24 09:13:44

    浦江思源张载养的点评:缪教授的《“西域刀羊”扛疫记》,从两人走向众人,由家庭扩展社会;从感性趋于理性,从实操转入思辨。真是:话题没有大小,阐述顿见高下。 智者相遇,已非易事;两师(教师与律师)邂逅、互动,更是难得。智慧的闪烁、碰撞、聚合、回响,让一切都变得五光十色、精彩纷呈。 “抗”与“防”很不一样,这三年“防”多于“抗”,“抗”了才能“防”,“防”也是一种“抗”;曾想“清零”,很难“清零”,“共存”是最终结果,但又不是“势均力敌”,必须经过“摧枯拉朽”,拥有“绝对优势”;“放开”没有想到,来得有点突然,不可“独善其身”,“中心”别成“孤岛”;专家预言有“误”,其实角度不同,大难已经跨过,“小错”应该包容。 读缪教授的佳作,是一种滋养,更是一番享受。有时豁然开朗,有时会心一笑;有时费神沉思,有时忍俊不禁。 为缪教授的佳作点赞! [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耶][耶][耶]

    举报

  • 书虫2023-03-24 06:56:20

    缪老师《“西域刀羊”扛疫记》以诙谐幽默、深邃精湛的风格吸引着读者。此篇更以与故友律师的邂逅,浓墨重彩地描摹了律师的风采,即刻勾出了埋在我心底已久的故事,也是这样的妙趣横生。那是丘吉尔讲的,他小时候喜欢玩军棋类的游戏,苦思冥想排兵布阵,深思熟虑战略战术,总能满盘皆赢,大获全胜。长大后父亲便送他去了军校。二战时成了全世界的风云人物。当他凯旋而归,与父亲分享胜利的喜悦,真诚地表达是父亲的慧眼发现了他在这方面的才能,培养和造就了他。而父亲却道出了令他意想不到的话,“我实在是看你没有当律师的那份智慧,才把你送去军校的。”可见律师的智慧过人,缪老师更让律师的智慧发挥到极致。将他对疫情的“扛”“抗”之辩、共存之争、放开之见都摘录下来,那种幽默、深邃、豁达之气扑面而来。既把人们想说的心里话都表达了出来,又将人们心中的重重迷惑,层层解开,让人豁然开朗。既看到了抓住“窗口期”的喜悦,又有了面向未来的笃信。犹如站在高山之巅迎日出,灿烂的光焰直抵人心![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