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3年03月22号 10点 阅读 10537 评论0 点赞1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文|红春
上:储蓄贴花贴到空格里,贴满十二张就可一次取出 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鼓励大家参加储蓄,支援国家建设。当时老百姓的收入普遍不高,一日三餐之后已所剩无几。于是,银行推出“小额有奖储蓄贴花”。 这种储蓄非常简单,只要到银行取张这种储蓄的单子,单子上有十二个空格,每个月到银行买张这种储蓄贴花贴到空格里,贴满十二张就可一次取出,类似后来的零存整取储蓄。贴花的面额有好几种,最低的是一元。这种储蓄没有利息,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每张贴花上印有对奖号,中奖号码每月公布在银行门口。我记得特等奖是500元。为了方便大家购买储蓄贴花,银行工作人员常常在厂里发工资这天,到厂门口临时设摊卖储蓄贴花,甚至连弄堂口的烟杂店也有储蓄贴花卖,非常方便。不过,这种储蓄不记名不挂失。 我怎么有钱去买储蓄贴花?小学三年级时,学校迁到离家三四站路的地方,每天要乘车来回,我早上乘车去学校,放学后走回来,能省下几分车费。再就是每天的午饭要自己带,有时家里没菜,父母会另外给我点钱,让我在学校门口的摊点上随便买点酱菜或油豆腐粉丝汤下饭。有时候我就吃白饭,省下点菜钱。我就靠着平时这么“揩油”,一点点积赞,每月到银行买张一元钱的储蓄贴花,想碰碰运气。 我的运气还算不错,几年里中过几次末等奖,奖金都是一元。我用这点奖金陆续为自己添置了几件简易的木工工具,向弄堂口开老虎灶的师傅要来烧炉子的废木料,自己动手做玩具。我小时候玩过的汽车、风车都是自己做的。我还用奖金买过一把简易二胡,我参军后参加连队演唱组,拉起二胡为战友伴奏,就是那把简易二胡打下的基础。 此后,大家的收入逐渐高起来,贴花储蓄慢慢地销声匿迹。 |
信纸作者:梅陇夕阳红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