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勇平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巨变中的居变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3年08月12号 18点 阅读 10450 评论1 点赞1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幸运者,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一穷二白到繁荣昌盛的全过程,尤其是对家乡的巨大变化亲眼目睹,感慨万千。岁月钩沉,七十多年虽如白驹过隙,但人民的生活环境对比起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以前我们梦想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彩电冰箱以及空中飞、地上跑等等愿望,如今早已实现,而且在许多方面远远超越了人们的想象,那些当年遥不可及的,梦幻意境中的种种,而今却触手可得,梦以成真。

有人说,这世间的风景,非要亲历才会有深刻的感触。祖国的变化有目共睹,家乡的变化耳熟能详,五零后的我,庆幸亲历了家乡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数不胜数,单以民居之变也举不胜举。

民以食为天,家以居为先。对于很多人来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最基本也是最迫切的梦想就是“宜居梦”。在这里我想说说我的家乡,我们的莘光村巨变中的“居变”,以此勾勒出村民们在住房条件不断改善,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的趋势走向。

村民住宅条件的“居变”,也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态,通过“居变”,那么我们莘光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就犹如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了。

祖先代代居寒舍

千年之前,诗圣有感于民生,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慨叹,道出了千百年来人们内心最深切的渴盼。我们不难想象,我们的祖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住无定所的艰难生活。即使住有定所之后,居住条件也是相当的简陋,我们莘光地区的祖先,大约到了明清时期才陆续迁入并筑屋形成自然村,那时的平民百姓以低矮的砖瓦房或茅草屋为主。

据先辈说,1949年前,我们的村民大都居住在砖木结构立帖式瓦房,而单埭头七路头三开间五开间居多,稍微富裕的家族有三开间或五开间,两进式或三进式,甚至是四进式的绞圈房子。但也有约三成的贫苦农户住在草屋,过着屋漏偏遭雨,御寒难挡风的生活。其实我们的祖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普遍都生活困难,经济上处于捉襟见拙的窘境之中。萧索的村子里,破旧的房屋处处可见,贫民们一年四季都为生活而苦苦挣扎。

解放前夕遭劫难

1949年5月,解放大军南下,势不可挡,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但又负隅顽抗,在市郊构筑防御带中,本村东部区域(李家塘东北至西南扇状)构筑钢筋混凝土碉堡4座,为了清除视线中的所有障碍物,国民党军队放火焚烧了我们村大量民宅。据当年调查统计,烧毁大小宅基18个,民房702间涉及177户,全村约八成住房被烧毁或破损无法居住,有26户121人寄住他乡。此后多年,村民一直为住房发愁,有的经多年省吃俭用并靠借债造起新屋,有的住在草屋里,有的长期借宿亲戚家,也有的入赘他乡做了上门女婿。这一场大劫难的悲惨情景,对于如今七、八十岁以上的村民来说,是一件不堪回首的伤心事,也是我们每个莘光人值得铭记于心的大事件。

一爿公墙筑新村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上海郊区出现了一个新词汇叫做“农民新村”,这是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的重要步骤,我所在的严家塘生产队率先加入到了兴建“农民新村”高潮之中。那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1977年春节前夕的一个夜晚,生产队仓库里灯火通明,社员们几乎全部来到了这间不算小的屋子里,由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瞿金其召集会议,当即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将我们生产队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点。这一晚许多人彻夜难眠,也成了春节里走亲访友的主要话题。为了不影响现有耕地面积,确定在生产队老宅基地上拆旧建新,一期工程将前宅老房子全部拆除,并有大队承担一爿公墙及施工费用,在原地建造20间硬山式九路头二层联体楼房。5月中旬开始,参建农户自行安置过渡而陆续搬离老宅,6月25日大队五匠组进驻工地,严家塘“农民新村”建设项目正式启动。经过近半年的紧张施工,于当年年底竣工,20户人家在辞旧迎新之际陆续搬入了新居,成为上海县最早的“农民新村”之一,后被公社列为外宾参观接待点,倍受社会关注。

在建造严家塘“农民新村”过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值得提倡和发扬的革命精神,每每想起当年场景中的人和事,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邻里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风尚令人感动不已。例如:施工前夕,许多人家腾出房屋,为过渡户解决住所。挤出时间帮助拆迁户整理旧材料。施工期间,搬运建筑材料,男女社员齐出动,肩挑手搬共夜战。特别是在铺设预制板的时候,男劳动个个争先恐后,上拉下顶使出全力投入其中(当时工地上没有吊车)。又如:在封顶摊瓦片阶段,许多女社员克服恐高,登上简易脚手架,为施工人员传送瓦片等建材。八十年代中期,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居住条件又有了新的要求,大家先后将楼房进行局部改造和装饰,增加了阳台后的农民新村又焕然一新。

1990年大队出资为全村每户接通了自来水,生活条件和环境又向城镇居民靠进了一大步,事过四十多年,回想往事,那个年代,那种忘我精神令人折服,我为那个年代村民之间睦邻友好、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社会主义新风尚颂扬,也为良好的民风、宅风宅风而点赞。

开放迎来“建楼热”

1949年至1976年,我们莘光村村民住宅一如从前,几无大的变化。但之后因开挖淀浦河以及筑沪杭(莘松)高速公路,莘光村大量土地被征用,农民住房处于不停顿的动迁状态中,进入九十年代更是达到了高潮。其中:因市政建设而动迁的有二起,即1976年开挖市级河道淀浦河,俞家塘生产队有21户人家动迁。1985年修筑莘松高速公路,西李生产队有28户人家搬迁到了严家塘生产队后面。改革开放搞活了市场经济,促进了商品流动。特别是建筑材料由计划供应逐步走向市场化以后,鼎盛时期的1980至1982年间,有了点积蓄的农民不在满足居住在原有的平房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建楼热”,我们村约百分之八十的楼房是在这个阶段建造起来的。短短的几年,我们祖祖辈辈居住的一埭埭平房推倒了,一个个绞圈房拆掉了,换之一排排楼房、一幢幢洋房,住进了宽敞亮堂屋子。曾记否,在建材供应十分紧张的年代,村民们利用煤炭炉渣作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水泥和电石渣,经搅拌混合、压制成块,用于建造房屋。这种场景在农闲阶段几乎每个生产队的仓库水泥场地上可见。

为了规范农村宅基地的使用,1991年12月18日,在重新丈量农民私有宅基地、房屋后,由上海县土地管理所向每家农户发放“上海市农村宅基地使用证”,此证也为后来的根本性“居变”(动拆迁)在计量计价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安居乐业梦实现

房子对于每个人而言,绝非仅仅是容身之所,同时也是心灵的港湾和情感的归处。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那是解放初期每个村民的普遍愿望。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从“忧居”到“有居”,再到“宜居”和“优居”。70年间,祖祖辈辈的种田人,从农民到居民,住房从片瓦遮头、蜗居斗室,到窗明几净、高屋广厦,平民百姓的“宜居梦”、“优居梦”变成了现实。“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千年之问终于得以实现。

1992年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所在地迁至本村严家塘和沈家塘所属土地区域,从而拉开了莘庄镇东区大开发的序幕。从1993年严家塘、大林整体动拆迁及西李一部分动拆迁开始,到2005年瞿家湾最后一批动拆迁,在这片原本肥沃又静谧的土地上,一下子开发商云集,建筑施工队伍处处可见,运输车、搅拌车、打桩机、挖掘机的隆隆声通宵达旦,昼夜不停。十二年间,在原有近三千亩的土地上,新建起了一幢幢高楼,逾万套房接纳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此安居乐业。而我们大部分莘光人仍然居住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入住在了水清二、三村、佳佳花苑、新梅花苑、报春四村、莘光苑、丽华公寓、景和茗苑以及平阳等小区(少部分村民则动迁到了原莘光村区域之外)。如今,小区外的水清路、报春路两侧商铺林立,招牌显眼。莘庄立交桥四通八达,穿梭云间;沪闵路、水清路、报春路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地铁一号线风驰电掣,方便快捷。夜幕下,更是灯光华丽,色彩斑斓,漂亮无比,莘光村的原貌已经荡然无存。

思绪再回,今天的莘光人居住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改俗迁风不易,因为每天仍然亲闻着那股熟悉的热土芳香,眷恋着家乡的味道,原有的习俗延续至今。夏天的树荫里,冬天的暖阳下,居住在小区的村民们聚在一起,闲聊着过去的点点事情,享受着当下舒适的生活,幸福感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

一个村的巨变,是一个国家变化的缩影,而一个村的“居变”,也是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条件得到充分满足之后,居住条件改善的真实反映。清晨,晨曦微露之时,当你倚靠窗前,耳听鸟语,眺望远方,呼吸着新鲜空气,迎接着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时候;暖阳下的春风里,当你移步楼下,闲游在小区,与乡邻乡亲回忆过去,畅想未来的时候;月亮下的夜幕里,当你结伴漫步在健康步道、游走于街道商铺,享受着生活带给你许多乐趣的时候;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你我,幸福感一定是前所未有的。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茹歌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2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2人点赞

本文作者

朱勇平

闵行区莘庄人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赵猴2023-09-26 17:20:51

    1949年5月中旬,我军由莘庄镇一带沿梅陇、龙华向国民党军进攻时,李家塘、赵家塘、张家塘、高家塘、瞿家湾、马家塘、西李等遭受国民党兵火劫,大批房屋烧毁。我家房子也大部烧脱,烧房子的情景我记得清清楚。读罢贵文,立即勾想起那段苦难的历史!实在难忘。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