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3月19号 19点 阅读 9937 评论9 点赞3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我是一个语文老师,再叙述得准确一点,是一位只会捧一本:《教学参考》上语文课的语文老师,再补充一点:只会写写记叙文没一点才情的语文老师!退休时,曾经暗暗打算,写儿童歌曲,我作词,女儿谱曲(因为女儿是学音乐的)。结果是:一首词也没写成。原因便是:我既无童趣又无情趣,只好作罢,继续应聘捧本“教参”上讲台!
一月二十二日晚七点,收到福生老师的微信告知:丁老师,市作家协会于3月15日下午在思南公馆举办作家、浦江思源网宣团王雅萍老师诗集讲座专场。我先预告一下。如有兴趣,届时请您参加!收到此微信,突然心跳加速,兴奋不已立即回复:谢谢告知,不是感兴趣,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到那一天,如没有其他原因,一定参加,再次感谢!福生老师立即回复:丁老师,我到时再告诉具体时间。因为与福生老师微信联系很少,所以没有“置顶”,于是立即将福生老师的微信置了顶!接下来便是热切盼望、耐心等待!写到这里,感到自己还是一直在平铺直敍,无一点生动感人之处,再一次定义自己实在是一个无趣之人!
翘首盼了近半个月,终于等到福生老师的正式通知∽思南读书会495期夕阳点燃诗情《霜雨集》创作分享会。思南文学之家第一期是2014年2月15日,我曾经是2014年思南读书会4月23日第3期的聆听者,那期的题目是:我的欢乐在东方,莎士比亚全集朗读分享会。一晃十一年了!
我不认识王雅萍老师,但我有幸与她是网友,同在“老小孩网站”。今天能在思南读书会第495期聆听王雅萍老师谈诗歌创作,是否有点喜从天降的感觉?!很认真地听王老师谈她如何在古稀之年在带孙儿辈的日子里开始写小说如今又写诗,并频频获奖。当听到王老师谈及写诗时如何注意“意象”的表达时,我与邻座的王勤老师窃窃私语了几句:我真是没有“意象”的天赋,所以我的“诗”就是“打油诗”,王勤老师频频点头认同!是呀,我很喜欢诗,唐诗宋词元曲,语文课本每首古诗词都能倒背如流,但却畏惧“平平仄仄”,也喜欢现代诗,从徐志摩到海子、汪国真,但只要自己一提笔便成“打油诗”,究其原因:没有写诗的才情,说的专业一点不会“意象”没有“意境”,所以自己认为在写诗,其实就是在“说话”而已,通篇大白话!
我认为诗歌创作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就是通过意象来传递情感、营造氛围、深化主题的。但是我就无法找到我要描写的人物、事件、物品的意象表达方式,虽然我也知道意象常常承载着作者的情感,但是我无法捕捉到它。没有意象也没有意境,所以无从谈写诗?
王雅萍老师侃侃而谈,结合自己的诗而谈,既生动又形象,与我左位的是王勤老师右位是好友光辉老师。我们都被王雅萍老师和译者丁海椒老师的发言深深感动!读书会赠送每人一本王老师新出版的《霜雨集》,何谓“霜雨”?因诗集是中文与英文,所以用谐音“霜雨”,又真正佩服此书冠以“霜雨”的书名,有文趣又有“雅”趣!我每天要在社区图书馆看一个多小时的书,接下来就带上这本《霜雨集》,捧着她仔细欣赏每一首诗,学习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看看这次能否“自学成才”?如有心得体会,我会再写一篇“讲述”或写首诗,作为作业交给王老师批阅!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