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惠麟笔名叶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小说:古镇老法医(四)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5月12号 08点 阅读 1649 评论0 点赞1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小说:古镇老法医(四)

 

 

叶子

 

 

   维镜堂叔说完后,哈哈一笑:“我们当法医的有时也会被表面现象所误导,所以我们法医都不愿承担这个责任的,只提供发现的问题,具体的答案要靠刑警侦查寻找确实的证据。”我想了想说:“那个被害人双腕的伤口不大,刀口很小,凶手的手法十分精准,又是怎么造成胡乱屠戮的恐怖场景?”老法医说:“凶手原是有名的屠宰师,因妻子与厂长私通与他离婚,一怒之下通过熟人才到汽车站工作。时隔五年,凶手因那厂长抛弃凶手的前妻子,故再次怒从心起,做一了这起凶杀案。”

    我在维镜堂叔家吃了午饭,刚想告辞,惠茗大堂弟匆匆跑来说:“后山上有人上吊自杀,经查发现其脖颈上还有细铁丝的勒痕,这应该是一件他杀案。故请父亲出山,查验一下!”因为死者是我故乡的村里人,我也就跟着一起到山上,这是我从小随祖父常去采药草的山岭。

    上山不久,一片树林前已拉起了警戒线,因为检查情况与惠茗大堂弟查验一致,按老法医建议,把尸体先送到镇医院的停尸房,随后老法医让大儿子从工具箱里取出隔油纸铺在尸体的身上,然而又叫大儿向附近大饼店要来几块刚从炉中取出的煤饼,依次放在隔油约上面。

    这时,惠葆小堂弟拿来一瓶酸梅汁,一只不锈钢盘子,放上茶叶梗和大蒜头,我一看就明白过来了,对老法医说道:“维镜堂叔,你是想用宋慈传统的验尸法进行查验吧?”老法医冲我点点头,欣慰地说道:“惠萧堂侄,你说得不错,不少人把古代的传统说成巫术,迷信,这是对古人的诬蔑。”

    过了五六分钟,老法医从尸体上拿走煤饼,掀开隔油纸,尸体上便呈现出了带状的淤痕,这是像绳索缠绕捆绑后留下的,同时腹部显露出几个拳掌印,颜色有红一点的,也有些淡一些的,这是被击打过的反应,这些都是生前造成的伤痕,进一步证实被害人是死于他杀,是被害人失去反抗后,用铁丝勒死后挂到树上的。老法医对大儿子说道:“解剖尸体时,须切点内脏组织,查验是否还有中毒和内伤迹象。”

    晚上,我在镇上一家饭馆作东请维镜堂叔一家,因为惠茗大堂弟回县城进行法医检查,由惠葆小堂弟陪同出席。酒过三巡,我不由得再次向老法医求教。老法医清咳了两声解释道:“因为是村里人,从而我是迫不得已,就地取材,用传统古法来验尸。死者是他杀的,是怎么会乖乖地让人挂到树上的,表面看不出伤痕,很难发现生前受伤与否。原来应该梅干菜煎饼最好,里面加人酸梅汁吃起来酸爽可口,其酸性和人表皮的脂肪会发生化学反应,可显露看不出来的瘀伤,然而下午老板是不做梅干菜煎饼,因此在隔油纸上涂一层酸梅汁,加上用过的煤饼余热查验。”

    我小时候读过宋慈的《洗冤集录》,知道在没有当前科学手段的古代,采用的就是传统的古法验尸。到了现在,如果万一在荒山野岭发现尸体,没有科技仪器的支持下,要最快获取尸体上的线索,只能就地取材了,否则等尸体运到法医室,不少证据就难以查验了,如今还是需要有点应变能力。其实我心里明白,这是借鉴宋慈除尸臭的法子而采用的,不过老法医运用古老传统的验尸法,着实让我敬佩。

    退休后不能闲着,活到老学到老,多了解一点总有用处的,当然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新时代科学发展,我从事中医药传统文化工作,但绝不能当老顽固。

   在告别时,老法医把我拉到一边,从包中塑料袋中取一枚长长的细针,上面还染有血迹,对我悄声说道:“这是从死者的百会穴中发现的,头顶心的百会穴是人体的一个死穴,是手足三阳督脉交汇的地方。”看来老法医还藏着一手!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习之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7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7人点赞

本文作者

叶惠麟笔名叶子

退休的业余作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笔名叶子。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暂时没有留言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