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8月18号 10点 阅读 3058 评论3 点赞1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人人有责
安全握在己手,
平安伴我同行
清晨,在厨房刷碗时,无意间瞥见窗外来了一辆警车,红蓝警灯在晨光中格外醒目。没过多久,又一阵急促的救护车由远及近,随后又有两辆警车接二连三地赶来——三辆警车、一辆救护车齐聚,这样的场景,是小区30年来头一次见到。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还有人集聚在小区的道路中,忍不住下楼看看,原来是一辆小轿车和一辆电瓶车发生了事故。民警和医护人员正忙着勘察现场、处理后续,围观的居民们也纷纷议论:“这几年小区里的车越来越多,人也比以前密集多了,走在路上总觉得‘挤’。”
确实,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小区里的私家车数量逐年增加,电瓶车更是成了不少人短途出行的首选,早晚高峰时,主干道上行人、电瓶车、汽车常常“混行”。可大家似乎没完全跟上这种变化,有的行人边走边看手机,对身边的车辆毫无察觉;有的电瓶车为了赶时间,在车流中穿梭;还有的司机仗着“熟悉路况”,过路口时不减速……殊不知,这些疏忽都可能酿成危险。
这次事故处理间隙,上前询问出勤民警:“您平时处理这么多交通事故,对咱们小区居民有没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能否说一句?”李警官金句:“最关键的就是‘观察’——走路一定要左看右看、再看前方,确认安全了才能走。别把安全全寄托在别人身上,不要觉得‘驾驶员应该停车让我’,也别以为‘绿灯亮了就万事大吉’。就算是绿灯,过马路前也要左右观察,万一有车辆抢行呢?安全从来不是靠别人给的,得每个人自己把握…”
听着李警官的话,我忽然想起以前给小朋友上法制课的场景,当时反复强调“走路要先看左右、再看前方,安全第一”,这不正是李警官想传递的核心吗!哈哈,原来交通安全大人小孩的行走原则是一样的,借着这次事故,有必要给小区居民提醒一下:
一、行走时,务必放下手机,集中注意力。无论是在小区道路还是路边人行道,迈出脚步前,先左扫一眼、右看一圈,再观察前方是否有车辆靠近,确认没有危险再前行,别让“分心”成为安全隐患。
二、骑车不超速。过路口或经过行人较多的区域时,提前减速,鸣笛示意,遇到老人和小孩要主动避让,记住“慢一点,安全多一点”。
三、开车的居民更要牢记“慢”是底线。小区内道路狭窄,视线容易被遮挡,经过路口、单元门口、儿童游乐区时,一定要提前减速,甚至停车观察,别因为“熟路”就放松警惕,更不能抢行。
李警官说得对,安全从不是“别人的责任”,也不是“运气使然”,就像我们常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安全同样需要每个人亲手守护。别把希望寄托在“驾驶员会让行”“红绿灯会保障安全”上,只有自己时刻保持警惕,把“左看右看前看”变成习惯,才能真正远离危险。
希望这次事故能给大家敲响警钟,从今天起,让我们都做“安全的守护者”——走路多一分观察,骑车多一分谨慎,开车多一分耐心,用每一个人的小心,换整个小区的安心,让平安永远伴着我们的日常。
感谢李警官现场为居民们上了一堂交通安全课。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