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和 的个人主页 注册

【】中国古代风俗——61——70(续)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2年02月21号 20点 阅读 1437 评论8 点赞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中国古代风俗——61——70


 

  南宋范成大《照田蚕行》云:“乡村腊月二十五,长竿然炬照南亩。近似云开森列星,远如风起飘流萤。今春雨雹茧丝少,秋日雷鸣稻堆小。侬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夜阑风焰西复东,此占最吉余难同;不惟桑贱谷芃芃,仍更苎麻无节菜无虫。”姜夔诗《自石湖归苕溪》云:“桑间篝火却宜蚕,风土相传我未谙。”


 “驱傩”是古代驱除疫鬼的仪式,多在腊月举行。唐王建《宫词》:金吾除夜进傩名,画裤朱衣四队行。院院烧灯如白昼,沉香火底坐吹笙。描写了仪式的场面;孟郊的《弦歌行》: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暗中崒崒拽茅鞭,裸足朱衫行戚戚。相顾笑声冲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描写了傩的形状和人们驱傩的欢乐情绪。


  《月令萃编》载:元旦之夕,洒扫,置香灯于灶门,注水满铛,置勺于水,虔礼拜祝。拨勺使旋,随柄所指之方,抱镜出门,密听人言,第一句便是卜者之兆。《琅环记》载:先觅一古镜,锦囊盛之,独向神灶,勿令人见,双手捧镜,诵咒七遍,出听人言,以定吉凶。



  南宋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招人买。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录异记》云:有商人区明,过彭泽湖,有车马出,自称青湖君,要明过家,厚礼之。问何所须?有人教明:“但乞如愿”及问,以此言答。青湖君甚惜如愿,不得已许之,乃其婢也。青湖君语明曰:“君领取至家,如要物,但就如愿,所须皆得。”自尔商人或有所求,如愿并为即得。数年遂大富。后至正旦,如愿起晚,商人以杖打之,如愿(以头钻)走入粪中,渐没失所。商人以杖打粪扫,唤如愿,竟不还也。今北人,正月十五(正旦)夜,立于粪扫边,令人执杖打粪堆云云,以答假痛,又以细绳系偶人,投粪扫中,云令如愿,意者亦为如愿故事耳。南宋范成大《打灰堆词》云在元旦黎明前打灰堆:除夜将阑晓星烂,粪扫堆头打如愿。


  东汉应劭《风俗通》中引《黄帝书》云:上古有神荼郁垒二兄弟,居度朔山。山有一桃树,树荫如盖。每天他们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有恶鬼为害人间,便缚之喂虎。故家家户户于春节户悬“桃符”。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明代《万历嘉兴府志》: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饮,锣鼓彻夜,谓之守岁。


  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族生活为基本模式的传统社会里,讲究的是“长幼有序”,家长们平时都很威严。只是到了春节,在喜庆的氛围里,小辈们给长辈们行磕头礼,表示对尊长的敬重与祝福,长辈们则发给小辈们或多或少的压岁钱,表示对小辈们的关心和爱护。压岁钱的施与取,既表达了共度佳节、喜庆热闹的意思,也体现了“父慈子孝”“尊尊亲亲”的传统伦理,是对家族血缘关系的确认和对传统伦理的强调。


  满族人家中皆立“索罗杆”,又称“神杆、得胜杆、祖宗杆、妈妈杆”等。立杆的位置一般在正房前庭院中的东南侧,下为高一二尺的石座,杆长一丈左右,下粗上细,顶端尖锐。接近杆顶之处,套一锡斗。据考“立杆祭天”是辽金时期女真人中早已存在的传统习俗,在清建国后,才附会种种传说。


  唐代结婚有男拜女不拜之风俗。在敦煌莫高窟第十二窟有晚唐的《婚礼图》“礼堂”用步幛遮之,新娘立右,新郎跪左;新郎旁一人司仪。宴席设在对面一大棚之内,长案陈列美食,来贺男女嘉宾分两侧而坐。据《寄园寄所寄》引《渤海国记》云:古者男女皆跪,男跪尚左手,女跪尚右手,以此为例。自唐武后尊妇人,始易令拜而不屈膝。


  北京婚礼之前,展示嫁妆。较富裕人家,雇杠房由双人抬箱笼等物,多者可十抬至数十抬,以显豪富。一般人家送嫁妆,则雇用一人扛之,因低头承扛箱瓶、镜奁等物,北京方言称为“窝脖儿”。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0 收藏 2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0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