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和 的个人主页 注册

【】中国古代风俗——81——90(续)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2年02月22号 15点 阅读 1471 评论16 点赞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我国古代称踢球为“蹴鞠”。《战国策齐策》中说临淄民间无不吹竽鼓瑟、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汉书霍去病传》注:鞠,以皮为之,中实以毛,蹴蹋而戏也。《文献通考》: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二分以左右朋,以角胜负。据《蹴鞠图谱》载无球门踢法:一人或几个人踢称打鞠;二人对踢称白打;三人以上称场户。宋代更重无球门踢球,《水浒传》中描写宋徽宗赵佶好踢球可证。当时有许多球社,称“齐云社”、“圆社”;称踢球者为“圆情的”。《蹴鞠谱》中还介绍十种踢法:“肩、背、拐、搭、控、拽、捺、膝、拍、月。”有人或争足球源于中国。


        《朴通事谚解》中有关于元代大都民俗中“捶丸”的记载:用有柄木勺接球,相连不绝,方言谓之球棒。球用木为之,或用玛瑙,大如鸡卵。其场地“掘地如碗,名窝儿。或隔殿阁而作窝,或于阶上作窝,或于平地作窝。人打球儿,先掘一窝儿后将球儿打入窝内。”盛球棒的器具,称为“提揽”,即筐上有圆圈,用手提携。宋代绘画有《蕉阴捶丸图》:成人亦有捶丸活动。《续夷坚志》:他日寒食,元老为友招,击丸于园西隙地。最早系用小木棒击球。按捶丸的形制,就是高尔夫球之祖源。


         汉代即有女子踢球运动,南阳汉代画像石中便有女子踢球形象。明王誉昌《崇祯宫词》:锦罽平铺界紫庭,裙衫风度压婷婷。天边自结齐云社,一簇彩云飞便停。明代《仕女蹴鞠图》画中三位妇女在踢一白色大球。明钱福有《蹴鞠》诗:蹴鞠当场二月天,仙风吹下两婵娟。汗沾粉面花含露,尘扑蛾眉柳带烟。翠袖低垂笼玉笋,红裙斜曳露金莲。几回蹴罢娇无力,恨煞长安美少年。


        《朝野佥载》:鲁般者,尝作木鸢乘之而飞。元代诗人谢宗可《纸鸢》:画里休看郭恕先,巧糊片楮作蹁跹。影驰空碧摇双带,声遏行云鼓一弦。避雨飞来芳草地,乘风游遍绿杨天。黄昏人倚楼头望,添个红灯到上边。清代诗人描写放风筝:槐榆舒绿柳含青,阵阵东风拂面生。最是儿童行乐事,置身檐瓦放风筝。北京称风筝为“鹞子”;缚竹笛于风筝背上,因风播响,称为“鹞鞭”。


         陀罗,又作陀螺,《通俗编》“陀罗者,木制,中实而无柄,绕以鞭之绳,卓于地,急掣其鞭则转,顶光旋旋,影如不动也。北方正月,天气正寒,儿童多在冰上打陀罗,俗称“冰嘎”。清李孚青《都门竹枝词打陀罗》:清明佳节柳条拖,放学儿郎手折多。早送爷娘上坟去,好寻闲处打陀罗。此指在平地打陀罗也。


         六博在汉代流行。出土汉俑即有二人对坐六博者。鲍宏《博经》:用十二棋,六棋白,六棋黑,所掷头,谓之琼。每人六棋,局分十二道,中间横一空间为水,放鱼两枚。博时先掷采,后行棋。棋到水处则食鱼,食一鱼得二筹。更多具体玩法,已失传。


         双陆是古代一种棋类游戏,有固定长方形盘,上画左右各有六路,双方分黑白各十五个马子,状如保龄球的小木棒。马子按规定在盘边摆放,双方轮流掷骰子,按点多少移动马子。白马子自右向左,黑马子自左向右。马子先出尽者为胜。晚唐反映宫人生活的绘画中有打双陆的形象。


         四川出土汉画像砖中百戏部分有“跳丸”或称“弄丸”者,一男子赤上身,双手上举,空中有五个圆球,加其手中一球当为六球。汉代壁画百戏中亦有一人在弄六丸、梳髻着衣,似为妇女。沂南汉墓石刻百戏中一赤上身男子,所弄为四把短剑。张衡《西京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南阳画像石中有长袖舞女在五个杯上舞蹈之状;荥阳出土汉代陶楼所绘人物中,亦有长袖舞女在五个覆杯上舞蹈的形象。这些可视形象证实我国的杂技在两千多年前便有了相当高超的水平。


         隋唐时期,西域文化包括宗教、服饰、饮食、绘画、歌舞、音乐及乐器等一起传入长安。音乐主要有龟兹乐、天竺乐、疏勒乐、安国乐等,乐器舞蹈也随之而流行。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胡腾》诗: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尊前急如鸟。李端《胡腾儿》诗: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扠腰如却月。白居易《新乐府胡旋女》:胡旋女,出康居。弦歌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出土唐三彩中有穿舞服的舞伎俑,唐墓壁画中也有舞女张臂作舞形象。


        《梦粱录》:小说讲经史:说话者谓之舌辩,虽有四家数,各有门庭。且小说名‘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公案朴刀杆棒发发踪参之事,有谭谈子等;谈论古今,如水之流。谈经者,谓演说佛书。又有说诨经者,讲史书者,谓讲说《通鉴》、汉、唐历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所谓“四家数”即对曲艺说话的分类:小说、讲史、谈经、诨话。银字儿指演出前先吹银字管乐而得名。烟粉指烟花、爱情故事;灵怪指神鬼故事;说诨经指滑稽说唱。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0 收藏 2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0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