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梦花~到静修~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走扁带~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4年10月12号 11点 阅读 5331 评论0 点赞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走扁带也有叫走绳,英文名Slackline,即行走于固定在两点之间的扁带之上,保持身体平衡,甚至完成各种技巧动作的新运动。它是由国外的登山者在走钢丝运动的基础上开创出来的。Slackline使用的绳索一般为25mm宽、3mm厚的尼龙扁带。它可以作为攀岩者的训练项目,用来提高攀登平衡技术,是一项独立的极具挑战的平衡运动

走扁带与走钢丝相比,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差别,其实不然,实际上走扁带的难度要远远大于走钢丝,原因主要在于所使用的绳索上。走钢丝所使用的钢丝绳,在拉紧后弹性是很小的,绳索的上下振幅及左右摆荡不会太大,对于较长距离的钢丝绳,还会在中途设置一些用于稳定的辅助牵引绳索,所以行走起来自然就比较平稳。然而走扁带使用的绳索是尼龙制品,即使扁带被拉的很紧,也会具有极大的弹性,而且除扁带两端的固定点外,不在设置其它稳定绳索。这样一来,当扁带长度较长时,它就像一根巨大的橡胶带,行走其上如同蹦床一般,不仅要控制左右摆荡,还要时刻调节重心的起落,若稍有偏差就会被弹出去。况且走扁带还有个规则,就是行走时不能使用平衡杆等任何辅助器材来协助平衡。只能赤手空拳,依靠自身肌体的扭曲及手臂的摆动来调节重心、维持平衡。所以它对走绳者的考验也就更加严格,这也是它最具魅力、最精彩的所在。
至于走扁带的安全问题,大可放心。若在较高处行走,是要穿安全带的。将安全带与行走扁带用一段主绳连接起来,这样在坠落时就会被拉住,避免摔伤。

对于初学者我们建议购买5吨15米5cm宽的走扁带套装,5t的走扁带相对3t的走扁带相对较硬,更厚实,对于新手来说比较容易上手,也便于扁带的长期练习。3t的扁带建议老手选择购买,因为3t的相对5t弹性更足,便于老手在扁带上玩各种花样动作,但不耐磨,不适合长期练习使用。

走扁带的购买途径主要是淘宝,买家可以选择相对专业的卖家进行交流,根据购买走扁带的目的和用途,咨询后选择合适款式。



走扁带对场地其实比较简单。主要考虑拉扁带的两端有合适距离并有可靠的承力点,能承受扁带上一到两个人的承重和扁带上一些动作,包括弹跳起伏瞬间的拉力。树木、钢筋支柱等都是好的选择。
场地最好是在草坪(考虑是否允许践踏符合公德)上,这样落地时减少冲击与受伤的危险,甚至在1米多高脚落地也不会很痛。如果有垫子在下面,会更放心尝试做动作。
走扁带一般不穿鞋,直接赤脚在上面走。如果穿鞋,要选择合适的鞋,否则容易扭脚掉下扁带摔跤。
场地要注意避免干扰。由于走扁带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失平衡时会突然跳下,因此在走扁带过程,不允许有其他人靠近扁带,在人多时应当让伙伴看守提醒。特别要注意的是,走扁带过程中,外人不要靠近,更不要触摸扁带。因为走扁带者跳下时,扁带瞬间被释放的弹力比常人想象厉害,可能会导致意外。
掉落问题
无论练习或者表演,难免经常重复一个动作——从扁带上掉落。必须考虑各种落地的意外情况。对扁带架设高度的考虑,除了要求扁带中间点全身重量下压不触碰地面外,就是要考虑高度对掉落的影响。在扁带上应随时有落地的准备,在走扁摆荡太大,不能控制时,应主动跳下。如果过于勉强,坚持脚“粘”在扁带上,就容易失平衡,翻倒摔下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手腕挫伤或上身其他部位着地受伤。
根据动作起步难易和经验,一般循序渐进的过程参考如下述,当然,也取决于个人偏好习惯。
单脚站上扁带->单脚站立相对稳定->走第一步->另一只脚单脚站立相对稳定->走两步、三步的尝试稳定->连续走,距离设目标->倒走、坐起、转身、地面跳上扁带等一些基本技巧->扁带上坐下坐起、跪、趟、冲浪、瑜伽、单手起步、弹跳等你知道或想象到的花样
在循序渐进学习中,注重左右平衡(左右脚,左右侧)与稳定自如应该会打下扎实稳定的好基础。
站上扁带
站立是走扁的第一步基础,先要学会站立的感觉,才能在扁带上动静自如,在走扁过程中遇到小失误摆荡时,也需要停下控制调整。
1) 一步站上扁带
起步位置:可在一端端点前约两米位置学习起步。如果在扁带中间起步,会大幅摆荡很难适应。起步方法建议:一脚例如左脚站在地上,右脚轻放上扁带准备起步。不要试图用扁带上的右脚压住稳定逐渐站起,那样会因抖动无法控制变得非常困难。对初学而言,抖动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初学者还没有在扁带上微妙找准重心的体会。比较好的办法是,直接用地面站立的左脚发力蹬起,瞬间站起,使整个身体重心放在右脚站上扁带,迅速调整重心——展开双臂和靠另一腿打开平衡身体。记住要学会单脚站立。
开始尝试时往往很快掉下,做好脚落地的准备。重复多次练习,逐渐体会这个起步动作,在扁带上寻找平衡,逐渐延长扁带上的单脚停留时间。
2) 扁带上的站立
通过手臂身体平衡,要能单脚逐渐站得越来越稳定,停留时间越来越长;这个过程不会很短,除非你有良好的平衡天份。直到停留时间大概能坚持半分钟。你就算学会上扁带起步成功了!
一只脚站立稳定后,练习试另一脚,平衡发展;
注意点:
1、 扁带离地不能高,要随身做好落地准备,身体摆荡控制不要太激烈,避免严重失平衡落下导致脚扭伤或摔跤。
2、单脚站立,另一腿打开平衡身体。要学会整个重心放一只脚上平衡,而不是两只脚,否则难以稳定行走的。
第一二步
单脚(左右脚都能)相对能稳定站立后(注意,我没有说绝对稳定,控制自如。因为我经验是做不到,也太漫长了),就可以尝试迈出第一步了。
假设右脚站立,左脚轻轻移到右脚前,左脚跟贴着右脚或前方不远处,轻点扁带。这个移放过程,重心仍在右脚上。然后让身体重心逐渐转到左脚上,变成靠左脚站立,打开右腿,调节稳定身体。这样你就迈出第一步了!动作要轻缓让身体重心平稳过渡。
同样方法,右脚移上,转换重心到右脚上,站稳平衡调节身体,你便走出第二步。
就这样,一步两步三步,逐渐稳定连贯下去。你会发现越走近扁带中部,摆荡越大,呼吸放松心理,控制减少摆荡,如果失平衡太大,可主动跳下地上,防止被动摔下。
掉落是难免的,不要害怕掉落。重复的体验感觉是不可少的。要记住摆荡厉害时不要勉强,避免失平衡太大落地受伤。
当你走步找到感觉后,你有就信心设定目标,逐渐走到终点的!



不同的长度,振动频率带来了新的体验与控制技术的挑战!低空扁带可设定10米、15米、20米、30米……逐渐增大。因走扁带下压,中点不能碰地面,架设高度也越来越高。从扁带上落地有一定危险性,且收紧系统、上扁带技术也需要不同的适应提高。一般低空扁带尽量不超过1.5米。世界记录是405英尺(123.5米),是由波兰人Damian Cooksey 创造的。采用的是一套有拉力测试的工业收紧器,双重扁带等一整套保障设备。

走扁带会玩得很酷吗?那是指扁带上的花样动作吧!当你在初学的短距离的扁带上能站立与走动自如时,尝试动作将让你更理解身体平衡的感觉体验。下述是由易到难的一些动作:
坐起:即从扁带上以坐姿稳定后站起。在扁带离地高度上升后,坐起是比较理想的起步方法。也许还有其他上扁带的办法,例如单手下压直接站上扁带,则非常困难和危险。
坐起要点:用双手抓住压下扁带,双腿跨过扁带,小心平衡,慢慢坐上扁带,一脚轻缓抬放到扁带上,尽量贴近身体。稳定后,抬起另一脚虚放在扁带上脚的前面,形成盘腿打开双膝状态的坐姿,两臂张开调节平衡。
站立前,尽量贴近身体的一脚缓慢发力,平稳迅速地站起,并与前脚共同分力,站立后迅速平衡身体。
倒走:扁带上不回头向后走,其实不会有大的困难。
转身:扁带上转身,是一项基本重要的技能。一脚在前横踩扁带,身体迅速转,前脚变后脚,重心迅速转换是动作的要点。转身分前转与后转。在掌握转身后,尝试连续转身、不同方向转身,随着转身技能的突破将能体会到扁带上新的自由。
跳上扁带:从地面上跳上扁带,一般略为助跑,一脚踏上扁带,后脚跟上,迅即调整平衡。如双脚一起跳上会是一个很困难的挑战。
跪:站立,慢慢半蹲,后脚屈膝小腿贴向扁带至半跪。调整,前脚也跪下,身体平衡。从跪姿站立时,可后脚先压扁带逐渐站起。
躺、各种瑜伽动作都是静态动作也将随着对扁带的适应而逐渐体会。练习中,连贯一套掌握的动作会是一种很好的挑战。
更多动作可观看国外高手的视频或自我想象。扁带上跳起落回扁带、扁带上的“冲浪”是动态炫酷的,也是非常高难度的挑战,如果你有天份或发现了诀窍并加以练习,或许你也能很快进入高手在扁带上的境界。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0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0人点赞

本文作者

从梦花~到静修~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 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暂时没有留言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