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扁带对场地其实比较简单。主要考虑拉扁带的两端有合适距离并有可靠的承力点,能承受扁带上一到两个人的承重和扁带上一些动作,包括弹跳起伏瞬间的拉力。树木、钢筋支柱等都是好的选择。
场地最好是在草坪(考虑是否允许践踏符合公德)上,这样落地时减少冲击与受伤的危险,甚至在1米多高脚落地也不会很痛。如果有垫子在下面,会更放心尝试做动作。
场地要注意避免干扰。由于走扁带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失平衡时会突然跳下,因此在走扁带过程,不允许有其他人靠近扁带,在人多时应当让伙伴看守提醒。特别要注意的是,走扁带过程中,外人不要靠近,更不要触摸扁带。因为走扁带者跳下时,扁带瞬间被释放的弹力比常人想象厉害,可能会导致意外。
无论练习或者表演,难免经常重复一个动作——从扁带上掉落。必须考虑各种落地的意外情况。对扁带架设高度的考虑,除了要求扁带中间点全身重量下压不触碰地面外,就是要考虑高度对掉落的影响。在扁带上应随时有落地的准备,在走扁摆荡太大,不能控制时,应主动跳下。如果过于勉强,坚持脚“粘”在扁带上,就容易失平衡,翻倒摔下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手腕挫伤或上身其他部位着地受伤。
根据动作起步难易和经验,一般循序渐进的过程参考如下述,当然,也取决于个人偏好习惯。
单脚站上扁带->单脚站立相对稳定->走第一步->另一只脚单脚站立相对稳定->走两步、三步的尝试稳定->连续走,距离设目标->倒走、坐起、转身、地面跳上扁带等一些基本技巧->扁带上坐下坐起、跪、趟、冲浪、瑜伽、单手起步、弹跳等你知道或想象到的花样
在循序渐进学习中,注重左右平衡(左右脚,左右侧)与稳定自如应该会打下扎实稳定的好基础。
站上扁带
站立是走扁的第一步基础,先要学会站立的感觉,才能在扁带上动静自如,在走扁过程中遇到小失误摆荡时,也需要停下控制调整。
1) 一步站上扁带
起步位置:可在一端端点前约两米位置学习起步。如果在扁带中间起步,会大幅摆荡很难适应。起步方法建议:一脚例如左脚站在地上,右脚轻放上扁带准备起步。不要试图用扁带上的右脚压住稳定逐渐站起,那样会因抖动无法控制变得非常困难。对初学而言,抖动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初学者还没有在扁带上微妙找准重心的体会。比较好的办法是,直接用地面站立的左脚发力蹬起,瞬间站起,使整个身体重心放在右脚站上扁带,迅速调整重心——展开双臂和靠另一腿打开平衡身体。记住要学会单脚站立。
开始尝试时往往很快掉下,做好脚落地的准备。重复多次练习,逐渐体会这个起步动作,在扁带上寻找平衡,逐渐延长扁带上的单脚停留时间。
2) 扁带上的站立
通过手臂身体平衡,要能单脚逐渐站得越来越稳定,停留时间越来越长;这个过程不会很短,除非你有良好的平衡天份。直到停留时间大概能坚持半分钟。你就算学会上扁带起步成功了!
一只脚站立稳定后,练习试另一脚,平衡发展;
注意点:
1、 扁带离地不能高,要随身做好落地准备,身体摆荡控制不要太激烈,避免严重失平衡落下导致脚扭伤或摔跤。
2、单脚站立,另一腿打开平衡身体。要学会整个重心放一只脚上平衡,而不是两只脚,否则难以稳定行走的。
第一二步
单脚(左右脚都能)相对能稳定站立后(注意,我没有说绝对稳定,控制自如。因为我经验是做不到,也太漫长了),就可以尝试迈出第一步了。
假设右脚站立,左脚轻轻移到右脚前,左脚跟贴着右脚或前方不远处,轻点扁带。这个移放过程,重心仍在右脚上。然后让身体重心逐渐转到左脚上,变成靠左脚站立,打开右腿,调节稳定身体。这样你就迈出第一步了!动作要轻缓让身体重心平稳过渡。
同样方法,右脚移上,转换重心到右脚上,站稳平衡调节身体,你便走出第二步。
就这样,一步两步三步,逐渐稳定连贯下去。你会发现越走近扁带中部,摆荡越大,呼吸放松心理,控制减少摆荡,如果失平衡太大,可主动跳下地上,防止被动摔下。
掉落是难免的,不要害怕掉落。重复的体验感觉是不可少的。要记住摆荡厉害时不要勉强,避免失平衡太大落地受伤。
当你走步找到感觉后,你有就信心设定目标,逐渐走到终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