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晚霞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难忘榴梿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4年04月16号 07点 阅读 8811 评论11 点赞3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难忘榴梿

朱岭

 

        植物各有其特性。甘蔗的甜,苦瓜的苦,柠檬的酸,辣椒的辣,而榴梿呢,恶之者谓之臭,嗜之者谓之香,难定一尊。物无定味,适口者珍。

        那次到泰国,我饱尝了多多许新鲜可口的水果,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原产于印度被誉为“水果之王”的榴梿。

 

 

 

 

        说到榴梿名字的来历,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据说,当年明朝三宝太监郑和率船队三下西洋,由于出海时间太长,许多船员都归心似箭。有一天,郑和在岸上发现一堆奇果,大家不知何物,都不敢吃。郑和拾得数个同大伙一起品尝,岂料多数船员称赞不已,竟把思家的念头一时淡化了,有人问郑和:“这种果子叫什么名字?”他随口答到:“流连。”以后人们将它转化为“榴梿”。爱吃者,爱不释手,赞不绝口;厌之者怨其臭,避之唯恐不及。有人甚至说榴梿“你的口气闻起来就像你和死去的奶奶接吻”。榴梿既“美名传扬”,又“臭名昭著”,是一种又臭又香集合得非常绝妙的水果,可以说,很少有哪一种水果,拥有榴梿这种奇特的组合功能。由于它的“臭名远扬”,凡不爱它而尝过的人,都直呼臭气熏天而嗤之以鼻、弃之如敝屣,再也不想“重遭二遍苦,再受二茬罪”地尝第二口;凡津津有味者,因为它的“奇香”“异香”“特香”,闻之垂涎欲滴,都禁不住愿意再做“逐臭之人”,尝了还要尝、吃了还想吃,并且到处揄扬着它的奇特美味。榴梿这奇怪的东西,奇特的外形,奇异的味道,往往让喜欢和不喜欢它的人的说辞南辕北辙,天壤之别,都似乎说不清道不明——它到底怎么个臭?又究竟怎么个香?难喻其味,难述其真。对此,孟子说的“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之话,恐怕就不适用了。

 

 

 

 

        终于让我在琳琅满目逛不够的水果市场上见到了它的芳容。榴梿呈椭圆形,一头大一头小,浅绿色的外皮,外壳坚硬,身上长满了长长的刺,活像一只大刺猬,又像长满刺的橄榄球,更像我国古代武器中的“狼牙棒”。一般人不要说吃了,就是初次邂逅它,都会毛骨悚然。当摊主将它打开递给我时,瓜瓤内呈现出稠糊状的乳白色,像乳酪,一股难以述说的臭味扑鼻而来。虽说我早有迎接“臭味熏天”的思想准备,但还是被它“熏”得一时难以下口。记得有位诗人,生动而传神对榴梿写道:“在洁白的子宫里,孕育着稀世的醇膏,披着盔甲,戴上自由女神的桂冠,伴着八月骤雨的前奏,悠然降临人间。”边上的同伴鼓励说:“你不是很想试试吗?”我腹内的馋虫告诉我,当然要“一尝禁脔”。“纸上得来终觉浅”。人就是在多种多样的体验中,才获得真知,也只有经过自己亲身感性的体验,认知才会更真切,更细腻,更深刻。当我一口咬下去,不甜,不咸,也不鲜,有点像雪糕,又如有香味的浆糊,口感犹如天然乳脂一般顺滑醇厚,感觉完全不像闻起来那么臭,更不像听起来那么可怕,反而略带香味,一种混合着前所未有种种可口奶酪般的好味道,既有《西游记》里蟠桃的美味,又有人参果的滋味。于是乎,我很快与之“臭味相投”,整一只榴梿,在我甘之如饴满脸陶醉地三下五除二之下便享罄。哈,那句“六宫粉黛无颜色”立即蹦出我的脑海!这一下,我对榴梿的印象好得无与伦比,不但不觉其臭,不觉其怪味,反而愈加觉得可亲可爱;倘若没有其钻心的臭,就绝没有如此精彩绝伦的“香”,这就如同臭豆腐和徽菜中的臭鳜鱼、南京的臭面筋以及宁波的臭冬瓜,闻起来臭不啦叽,吃起来却香得来欲仙欲死啊;假如阙如了它的臭,也就没了它香香的妙味。

        “人生得意须尽欢”。之后,只要在泰国的旅途中见到那勾人心魄的榴梿,不管是分装在盒子里的,抑或放置在其它器皿里的,我都以“逐臭之夫”之豪情,毫不犹豫地购买,且导游教我的买“越臭的越好吃,有壳裂的”那种,还当场吃得酣畅淋漓,连呼吸亦似乎“嗤嗤嗤”地冒着臭气。回沪前夕,由于飞机上不让携带新鲜榴梿,我便到商店大包小包地购买了由榴梿加工的衍生产品:榴梿干、榴梿糖等,它们既能够保留其独特风味,又减少了“刺鼻”的气味。

 

 

 

 

        红毛丹、火龙果好看不好吃,而榴梿是难看却好吃,难怪被不少国家称誉为“果王”,我看名不虚传。它是我至今品尝到的水果中,令人欲仙欲死的唯一一种。旅游泰国回沪至今已有多年,然而榴梿,仍使我留恋;榴梿,让我至今在脑海里“流连”;榴梿,迷人得简直像潘金莲!后来我去新加坡旅游,发现那里也到处是榴梿,就连他们地标性的艺术馆建筑,也是一只大榴梿的形状;然而,那里却不能随便将榴梿带上地铁、公交车、宾馆。看得出,新加坡人对榴梿是又爱又恨。国外华侨有这样一种说法:能够吃得惯榴梿的人,就能够长期在海外“流连”了。黄遵宪在新加坡时曾有咏榴梿诗:“绝好留连地,留连味细尝。侧生饶荔枝,偕老祝槟榔。”

        俗话说“众眼是秤”。然而对于榴梿,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嗜之者,爱得死去活来;恶之者,避之唯恐不及。口味是最私人化的,一千张嘴巴,也许有一千种味道。如此南辕北辙云泥之别,才构成了这个大千世界的复杂性与丰富性,也证明了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相对的真理。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毛毛1943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35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35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郑寓2024-04-17 15:56:19

    要学习吃[强][玫瑰]

    举报

  • 嘉敏2024-04-16 13:04:52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年轻人喜者甚多!

    举报

  • 紫 叶2024-04-16 13:04:36

    榴莲,外壳刺坚硬,果实臭难闻,价格不菲,有人喜欢有人厌,我是属于避而远之者。朱老师从敢试到爱吃,心理强大!赞!

    举报

  • 碧水小舟2024-04-16 12:53:29

    有人欢喜有人厌,爱憎分明,为博文点赞!申城爱吃者不少,“榴莲”价格不菲。

    举报

  • 雪玲2024-04-16 12:36:20

    臭名昭著的榴莲,在朱老师笔下却是如此诱人香甜,真所谓事无绝对,各有所好。谢谢朱老师的佳作分享!

    举报

  • 家在闵行2024-04-16 11:44:32

    吃了还想吃,真有点“榴莲”往返的意味。

    举报

  • 占峰2024-04-16 09:57:38

    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

    举报

  • 杨克元2024-04-16 09:51:28

    榴梿,我是绝对受不住这个味道的!看作者的吃相,真羡慕!

    举报

  • 涛声依旧2024-04-16 08:47:19

    人生必尝百种味,榴梿臭中自含香,赞!

    举报

  • 黄新2024-04-16 08:38:14

    去同事家探望因疫情生病的他,正炖榴莲老母鸡汤喝呢!据说特补。但整个房间熏蒸得臭不可闻。不能呆人。

    举报

  • 赵妙娟2024-04-16 08:17:22

    榴莲是水果之王,营养价值高,我特爱,然有人特不爱。 适合自己的口味就是最好的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