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笑之余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上海人陆徵祥说了句“弱国无外交”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3月03号 05点 阅读 1793 评论0 点赞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2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到访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白宫会谈期间发生不可思议的激烈争吵。观看现场报道的新闻时,许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弱国无外交”。
    “弱国无外交”的出处,有一种引经据典的说法是,可以追溯到三国时候的诸葛亮,据说语出西晋时史学家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臣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呼,弱国无外交也。”但本人才疏学浅,怎么查也没有在古籍上查到“弱国无外交”这五个字。当然,即使古籍上有过这五个字,较之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外交活动,还是有区别的。
    确切记载的以近现代国际政治语境说这句话的,还是上海人(松江府上海县)陆徵祥(亦作陆征祥,1871-1949)。他是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家中的代表人物,1893年奉派担任中国(大清)驻俄罗斯大使馆翻译,1906年任驻荷兰特命全权大使。袁世凯
篡夺辛亥革命成果后,他从驻俄大使任所返国出任外交总长,期间推动外交机构现代化改革。袁世凯称帝时,他出任国务卿。1915年在袁世凯的逼迫下,他与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据说签字之后,他说了“我签了字,就是签了自己的死案”的话,但还是因这起丧权辱国的外交活动背了一生的骂名。1919年他赴巴黎出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会(巴黎和会),在这次会上,日本坚持继承战败的德国在山东之权益,战胜列强不顾中国反对,接受日本要求。国内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在国内抗议压力下,中国代表团根据政府训令最终未签署和约,成为战胜国中唯一未签字者。后来,他自感有责,辞去公职,与比自己年龄大很多的夫人培德·比夫定居比利时。据报道,1945年有中国记者到比利时采访他,陆徵祥说出了“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这一警世睿语。
    “弱国无外交”这句话揭示了:一个国家在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其自身的实力密切相关。弱国由于实力不济,在国际关系中经常处于劣势,缺乏话语权,难以维护自身的利益,也难以与强国家建立并维持平等的外交关系。这种国际政治现象在历史上、在现实中不断产生,反复出现,持续证实。它深刻地揭示:一个国家只有通过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多的尊重和影响力。中国人民从对自身历史悲痛的反思中,对这句话有更深切的感受,不断坚定建设强大祖国的信念,增强不绝的动力。

 

     联系阅读

     重温毛主席一段话

    王毅“好自为之”一语的不同翻译

    “没听到”还是“装做听不到”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9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9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暂时没有留言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