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思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我与AI】AI激起心中的涟漪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3月20号 05点 阅读 10991 评论7 点赞2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我与AI】AI激起心中的涟漪

 

王雅萍

 

 

       那天,我将被中国诗歌网刊发的那首小诗转发给了我的一些朋友群。

 

 

陶尔米纳

 

我在梦里见过你

我的陶尔米纳

那是一位雕塑家

为我深情描画

 

一半是大海

一半是悬崖

站在他的家

身边亦飘着云霞

 

而今在文友笔下

你一半是海水

一半是火焰

云烟如活火山喷发

 

就连马蹄形剧场

一半是飘逸的希腊

一半是厚重的罗马

让游人迷醉于天涯

 

 

       我想这样的一首小诗,能让朋友“瞄”一眼,就心满意足了,不能让他们再费心劳神地点评,于是在小诗后面跟上了一句,“不用点评”。只是等我的“发送”刚兜完一圈,回过神来,发现丽萍已发了两屏的图片文字,还跟了她的贴,“我没有点评,是AI的点评。”原来她把我的小诗给了“豆包”,这些图片文字都是“豆包”的点评。

       “也好,看看AI怎么点评我的小诗。”我也饶有兴趣地端详起来。

       呵呵,洋洋洒洒,三大版块:语言与表达;主题与感情;不足之处。又通过“丰富独特的意象运用,营造出梦幻般的意境”;“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具体展开。有些话倒是说到我的心里的,比如“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华丽的辞藻,但却生动地描绘了陶尔米纳的美景和独特魅力。”再比如“诗句的长短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增添了诗歌的音乐性和感染力。”当然更多的评论运用了对经典诗作描述的语言,我心里也是清楚的。不知是那些意想不到的美评点燃了自己的虚荣心,还是被这样的“拔高”羞着了,脸上竟然也热辣辣的。

 


 

       我还是给了丽萍一个冷静的回复,“谢谢丽萍请AI来点评我的诗,太高看我的诗了。我当然明白自己几斤几两。只是最感谢的是让我写《我与AI》,又多了素材!”

       这时最吸引我眼球的是AI点评的第三版块:不足部分的表达。也许是丽萍的“小心眼”,只出现了一行的文字。其他,或许因“换屏”她也不发给我了。只是就凭这一行文字的“关键词”——深度挖掘不够。就足以激起我心中一池的涟漪。

       平时总觉得AI什么都好,就是没心没肺的,没有温度,没有感情。只是凭着她拥有的大数据,横扫千军如卷席。可这时,我怎么感觉她特别有心眼,似乎是看透了我的心思,要我挖掘深度呢!

       她目光灼灼地看着我,似乎已穿透我的心底。

       整首诗更多的是对陶尔米纳风景的描摹,为什么她让我魂牵梦绕?看来还没能让读者真正感觉到。我当然比AI更明白应该从哪里入手去挖掘。

 

 

       那是给我陶尔米纳第一印象的人,他是美籍意大利著名的雕塑家阿罗图•迪•莫迪卡。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之际,为外滩金融广场设计创作了外滩牛。我与他的熟识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在这期间,他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对家乡的无比热爱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按理说他出名在纽约华尔街,他也一直生活在那里,但他一次次盛情邀请我们这些中国朋友前往的却是他的家乡西西里岛的陶尔米纳。

 

 

       那时候大家都忙于工作,或许心里总感觉来日方长,总是有机会去他美丽的家乡的,可以不停地往后推着日子。直到噩耗传来,艺术大师与世长辞,给我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而让我又一次震撼的是,根据他生前的安排,他已魂归故里。于是我在网上看到了陶尔米纳的景观,好像她真是天上的人间,人间的天堂。而艺术大师莫迪卡正是从这样的地方走出来的。叶落归根,他又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地方。

 

 

       从此我带着深深的遗憾,带着对莫迪卡深深的怀念,想象着陶尔米纳。那里也成为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大概是经过了这样深度的挖掘,我长长地舒了口气。

       我想,假如我把这一段告诉了AI,无论我与她,都能挖掘出这首诗的深度了。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林林总总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5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5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书虫2025-03-20 12:54:05

    转发大学同学杜伟民的点评:@书虫(王雅萍) 所谓故乡,那就是安魂的地方,心灵的摇篮。无论你的飘泊,远去万千里,也不过是你牵挂的神经,无限绵延而已。故乡的每一处平淡无奇,都因牵挂而美丽,因为那气息,因为那点滴,都是最初的相依。 [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举报

  • 书虫2025-03-20 10:42:12

    转发老知青陈丽萍的点评:雅萍您好!大家好!别的没啥,这Al太方便,谁都会喜欢的,别到最后人类省得动脑筋,“大脑退化”或不那么机敏了会吗?昨夜我们小群共同的朋友敏大约睡不着,微信叮咚响,我看了一下(那时差不多睡药要发挥作用了)我选了几个截图给她,她竟认真看完还来回音,结束谈话2点多,还好睡药让我睡足了7小时,我心满意足,一睁眼又看到雅萍的 【我与Al】这象磁石般的Al哟,确实能在人们心中激起层层涟漪,让人欲罢不能,多么神奇!好可爱!一言难尽……

    举报

  • 霜木2025-03-20 10:01:12

    AI的肯定是动力,在激励中前行,AI提的不足是方向,前进有目标。学AI,也要学点辩证法,不拒绝,不盲从,不依赖,让AI为我所用。学习王部长,与AI天天向上。赞《【我与AI】AI激起心中的涟漪》!

    举报

    浦江思源 谢谢霜木老师热忱鼓励与深邃点评!老师的点评为《我与AI》指明了方向,坚持“三不原则”:不拒绝、不盲从、不依赖。与AI一起,天天向上!向老师学习,问老师好! 举报

  • 136517303702025-03-20 09:26:31

    王部长的佳作【我与Al】《Al激起心中的涟漪》,为读者们对于当前盛行的用Al写作,替代交差等现象存在的某些困惑,以自己的牵手Al的实践作了很好的阐释。牵手Al不盲从,巧舌如簧亦莫宠。海量数据我掌控,图美文优树新风!为王部长佳作点赞!向王部长致敬!

    举报

  • 书虫2025-03-20 08:51:45

    转发老同事吴育青的点评:@书虫(王雅萍) A1激起内心的涟漪,别有洞天,奇妙有趣,欣赏拜读了。[玫瑰][强][强][强]

    举报

  • 张载养2025-03-20 08:41:28

    AI是否会说假话 人类创造了AI,它却不知尊重,有失礼貌,来枉评人类的诗作,还会指出“不足”;说来有点离谱,似乎以怨报德,细想也挺自然,人间正是倡导说真话;更因也未曾设定它只能说好话、给夸奖,不能说实话,想说也必须装傻。 雅萍,人雅文雅诗雅;虽曾去白桦林一转,还是回归故乡;但多了经历阅历学历,更多了观察思考想象;有一点特别难得,不知从哪滋生出那么多的灵感和意象;还将意象分成客观与主观;她精心创作的诗句,被AI点评,说了到位的夸奖,也有适度的“捉差”,还真不能不信它。 AI闯入人群,一定会增添人间戏码;大幕刚刚开启,布景忽亮忽暗;剧情难以预判,尚不知AI是否会说假话,甚至连主角是谁,或许都成悬案。 为王部长的“我与AI”佳作《AI激起心中的涟漪》点赞!

    举报

  • 书虫2025-03-20 08:11:15

    转发好友阿红的点评:一首好诗加一篇好文章,很棒[强]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