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韵律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穿越千年的红砖秘语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4月26号 17点 阅读 8954 评论2 点赞3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穿越千年的红砖秘语

      婆那加占婆塔如同一位沉睡的巨人,静卧越南芽庄城北的山丘上,红砖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这座据说始建于公元7世纪的印度教遗址,是占婆王国留给越南的文明密码,也是我此行期待的邂逅之一。
      拾级而上,22根巨大的石柱如卫兵般列队迎宾。这些斑驳的石柱上刻满莲花、神像与祭祀场景,雨水冲刷的痕迹在红砖表面勾勒出深浅不一的纹路,仿佛能触摸到千年前占婆工匠的掌纹。阳光从塔顶的镂空雕刻斜射而入,光影在砂岩浮雕上跳跃。

      主塔高20多米,红砖堆砌,历经千年不倒塔,确实令人赞叹。红砖赭红色外衣下,内里竟是墨黑的砖芯,这种因海水侵蚀形成的“双色肌理”,被艺术家形容为“丹青高手的渲染”。占婆塔也称天依女神庙,供奉着由渔家女蜕变为海神的占婆守护者,天依女神眉眼低垂,衣袂褶皱间仍带着湄公河三角洲的湿润气息,其地位大致相当于中国渔民心目的妈祖。
      站在山丘眺望,芽庄海港的碧波与丐河的银带蜿蜒相接。传说中,天依女神正是从这条河流顺流而下,被中国王子搭救后结缘,最终携子归乡。如今河口处的“镇妖石”仍被渔民系上红绸,与塔影遥相呼应。海风裹挟着温润扑面而来,恍惚间似有占婆祭司的吟唱穿透时空——他们曾在此以米酒、鲜花和乳香,祈求女神庇佑远航的船队穿越惊涛平安回家。  

     转至塔后的园林,四座残塔在棕榈树掩映下更显沧桑。见证着印度教与本土信仰的交融。最动人的是塔基处的一方汉字碑刻,1871年阮朝官员撰写的《天依仙女传记》,字迹斑驳却字字铿锵,诉说着中越海上丝路的文化碰撞。  
      我坐在塔前广场的石阶上。当地少女头戴斗笠经过,腰间银铃轻响,几位欧洲游客说笑声与归港渔船的汽笛交织。这座曾见证占婆王朝兴衰的圣殿,如今似乎褪去宗教神圣性,成为多元文明对话的剧场。  

       下山途中,偶遇几位穿奥黛的越南老妪,她们手持茉莉花环走向塔门。占婆塔的真正魅力,不在于精妙绝伦的建筑技艺,而在于它用千年时光证明——文明的火种,终将在敬畏与传承中永续。    

       这座用红砖写就的史诗,让每个来访者都成为历史的解读者。当现代芽庄的喧嚣渐远,占婆塔依然矗立,如同永不熄灭的灯塔,续写着陆上海洋文明交融的永恒命题。

             天依女神庙

                    恢弘的占婆塔

             换个角度

              居高临下

           微型吴哥窟

 

                歇一会

 

 

             看那边

              留个影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33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33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王勤2025-04-28 07:30:05

    我也去过,你优美深情的文字,让我再次游历那时的场景,谢谢分享!

    举报

  • 徐建国2025-04-28 06:53:38

    有情有景,有说有笑。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