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4月26号 05点 阅读 11241 评论15 点赞2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纪实连载】左邻右舍
王雅萍
(三)
很长时间没见张阿姨了,不知她在忙啥?那天又见她背着那个大包匆匆走来,我主动迎了上去,好像她的大包里装满故事,让她源源不断地掏出来。
果然,这些日子张阿姨正忙于她所住地区的那幢楼里的事儿,连这边的儿子孙子都顾不上了。她给我讲她的左邻右舍。
解心病
张阿姨见到邻居婉琴,心里总是沉甸甸。看着她愁眉不展、郁郁寡欢、心事重重的样子,更是五味杂陈。左邻右舍在小区里碰到她,也都不知说什么好,在背地里则悄悄议论。
“她是不是抑郁了?”
“怎么可能?她的生活一直都顺风顺水,嫁的老公也是一表人才。只是她的老公得病去世早了些,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都过去那些年了,她也该走出来了。”
“她家的条件,要多好有多好,儿女成双,而且个个都很有出息。她还有什么不称心的?”
听着左邻右舍众说纷纭,也将张阿姨带到了远去的岁月。这里是老小区,住的都是老邻居,大家都知根知底。她与婉琴年龄不差上下,可能她略长一些。她还清晰地记得当年婉琴长得有多漂亮,她颀长而挺拔的个头,在一群邻家女孩中,就像鹤立鸡群。她们只有仰着头欣赏她的份了。她白皙的脸颊像剥了壳的鹅蛋熠着光彩,一双乌黑闪亮的杏仁眼更像缀在天上的两颗星星,高且挺的鼻梁,让她的脸型更富有立体感。小嘴两边的小酒窝溢满笑意,让人好羡慕啊!也有的邻家女孩见了她便想逃离,在她面前自己成了丑小鸭。
以后她们这些同龄女孩都去上山下乡了,她的父亲将她送去了军工厂,这又是令她们羡慕不已的地方。在那是个崇尚英雄的时代,能与“军”字沾上边,都感到无比荣光。男孩们喜欢当兵去,当不成兵,去军垦农场,也自鸣得意。女孩当兵的机会太稀罕,连做梦都难。在大多数人都去当农民的时候,她不仅进了工厂,还带了个“军”字,脸上又增加了多少光彩·····
而现在的她,彷佛一夜之间,头发花白,让左邻右舍差点儿认不出她来。人总是恍恍惚惚的样子,凭张阿姨的直觉,她有心病!便带着深深的不解,想去解她的心病。于是张阿姨主动接近她,三天两头去她家,与她聊天。
张阿姨在婉琴的眼里,是位知心大姐的形象,也愿意把心里话掏给她。
原来她们当年羡慕的军工厂都在深山里,与世隔绝的环境,只有孤独与寂寞伴随着她。 那天,有一批部队的指战员到军工厂来参观,主要是看他们制造的武器,或许他们将要试用一下。在一群橄榄绿中,她意外地见到了她的堂哥。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见到自己的亲人了,自然特别的兴奋。让她更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她已被与堂哥一起前来的一位连长“瞄”上了。他叫俊峰。
“和你说话的那位姑娘太漂亮了!”中午他们在军工厂吃饭的时候,俊峰对她的堂哥说。
“哈,那是我堂妹!”
“我还以为是你的‘金屋藏娇’呢!”
“我哪有这么好的福气啊!”
俊峰好像如释重负,悄悄地对她堂哥说,“我喜欢她!”
堂哥也没想到俊峰会对他的堂妹一见钟情,这样的好事儿,他也愿意帮忙。堂哥当然知道他堂妹有多漂亮,那是他们整个大家族里的骄傲,而俊峰的英俊也是他们整个连队一致公认的。青春年华,谁不追求美啊!堂哥也热心为他们牵线搭桥。
当婉琴第一次见到俊峰的时候,还真被他的英武气势给震住了。他长得高大魁梧,宽宽的肩膀,好像能扛得起一座山。浓浓的剑眉下,却闪着一双温柔的眼,此刻正对着她微笑呢!只是她的心里却像燃起了火,烧得她满脸通红。
在人们的眼里,这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他们俩也都感觉相见恨晚。虽然婉琴的母亲有过犹疑,毕竟俊峰的家在农村,今后七大姑八大姨的······但很快就被俊峰的为人所打动,他是真心地对婉琴好,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俊峰的老家是江南鱼米之乡,各方面条件都好着呢,哪里会来烦扰城里人啊!
俊峰转业时被安排到了他老家的那个城市里,在政府机关工作。婉琴也从山沟沟的军工厂调入了他们那个城市的工厂。她跟他一起回他老家的时候,公公婆婆都把她当宝贝一样,乡里乡亲们都管她叫“上海小姐”,对她也非常尊重。
婚后的日子顺风顺水,老天似乎特别地理解他们的心愿,对他俩也特别眷顾,不仅让他们儿女双全,两个孩子也都吸收了他俩的优点,儿子是那么俊朗,女儿更是美若天仙。
俊峰对部队有着特别的感情,他感到自己的成长都是靠部队这座大熔炉,所以当女儿初中毕业的时候,他就将自己的孩子送到部队里去了女兵。这曾是婉琴的梦想,能让女儿实现自己梦想,她当然也很开心。女儿也确实很优秀,在部队的表现也是出类拔萃的,被送到了军校培养,转业时被安排到了上海的公安机关。儿子考取了公安大学,毕业投档后,竟然也进了上海的公安部门。儿女双双都飞回了她的老巢。她感到自己的幸福都来不及细细体味,一个个梦想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实现了。
她这么说着,脸上挂满了笑意,脸色红润了起来,人也精神了许多。
张阿姨趁机而入,“对呀,你就该多想想这些开心的事,心情就好了很多。这样吧,以后我俩约好,每天去小区里散散步,聊聊天,也可以做做操,跳跳舞······”
“哎呀,我的生活呀,大半辈子都是开心的事,就是最近这十多年······”她的脸色急转直下,晴——多云——阴——乌云密布······
其实俊峰的仕途也很顺,一路看好。他在政府机关的审计局当局长,五十多岁的时候,上级还将他往省里调呢。但他就在那时突然中风了。由于抢救及时,恢复得很不错,依然像往常一样活跃、潇洒,好像从来就没得过这个病似的,省厅喜欢他的领导又动起了这个的脑筋,还是想将他调去,他的工作能力太强了,省厅就缺这样的干部。只是他像中了邪似的,一到这个时候,病魔就跑出来阻拦他。他又一次中风倒下,这一次比上一次严重多了,再次能下地的时候,他走起路来已经是一拐一拐的。省厅的领导不敢做梦了,他自己也安下心来,就在这个岗位上好好做到退休吧。
信纸作者:林林总总
抚慰伤痛治心病,熨平愁肠阴转晴。驱除雾霾见美景,左领右舍显真情。王部长的佳作【纪实连载】《左领右舍》(三)完美地演绎了“邻里好赛金宝”的时代新篇章,是建设和谐社会征程中绽放出来的一抹绚丽的鲜花。为王部长的佳作点赞!向王部长致敬!
解心病,用心功 左邻右舍,豆包插图,生活弥漫着烟火气,又平添现代感;邻里之间的了解、关切、默契,有时真的胜过远亲;婉琴的心事、心境、心病,张阿姨看得最清;一直顺风顺水,让人羡慕不已;不料突遇变故,恰似地陷天塌;别人以为事过境迁,其实,琴还在,婉已去;走近她的身,走进她的心,并不容易。 俊峰,人如其名,活脱脱的又俊又帅;已任部队连长,一眼看上军工厂新来的女工婉琴;她见他高大魁梧、英俊温柔,顿时心燃火、脸通红;自然而然走到一起,称心如意留下一对儿女;高的身躯,还得有健的身体;美满家庭,还须有安康维系;不幸两次中风,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走路不顺,只是有点别扭的外表;怎么康复、有无转机,才是心中长久的隐痛。 夫妻可以相伴一生,离别总会有先有后;解开婉琴郁郁寡欢的心病,要用心功,张阿姨是否有这真功夫。 为王部长的纪实佳作《左邻右舍(三)》点赞!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