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国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细雨迷蒙“油车头”(一)(徐建国)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4月28号 08点 阅读 4837 评论11 点赞2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细雨迷蒙“油车头”(一)

徐建国

2025、4、28

 

 

 

江南水乡

 

 

    听说枫泾镇新元村被列入了“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并作为“沪派江南”项目试点单元率先启动。处于枫泾镇最西北角远离镇区的新元村,究竟有什么特色,竟被上级有关部门列入这项重大规划,并率先启动呢?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通过新元村委,我联系上了村党总支原书记谢林云,准备去他家所在的新元村“油车头”自然村一探究竟。

    初冬的一个早晨,细雨迷蒙,我兴致勃勃地在枫泾“交通枢纽站”乘上了“枫泾1路”。小公交走枫湾路,过朱枫公路,到新春园;再拐向枫泾商城,重上朱枫公路,在中洪村路口左拐往北,最后在“新元3组”站,我下了车。撑着伞,顺着水泥筑就的村道,往北走二三十米,就是“油车头”的地标:一丛绿树翠竹,两个竖着的木制水车转盘,几片随意摆放的旧磨盘石,一张石桌,几只石凳。古意盎然,让人一见便生喜悦之情。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这地标中,横卧着一块一人多高的长条巨石。巨石朝向路口的一面,镌刻着一段长长的文字,介绍着这座村庄的前世今生:

 

    油车头的来历:新元村10组的老地名叫“油车头”。关于这个地名的来历,有着一个充分说明当地人聪明、勤劳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这里因为农业设施落后,常常歉收,特别是遇到干旱年份,几乎颗粒无收。村里有个姓陆的木匠,手艺精湛、脑子聪明、善于钻研。他经过反复琢磨,发现当地惯用的水车,由于设计存在缺陷,运行不灵活,造成水量跟不上,导致了旱情加重。于是他一有空就在水车边冥思苦想,希望把水车改进得更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转眼到了春天,经他改进后的水车终于出现在田头。当年,恰遇旱灾严重,但他家用了他改进的水车,水稻获得了大丰收。由此,村民都请他帮助改进水车。从此,再遇旱灾,这里照样年年丰收。

    粮食多了,当地人开始种植一些油菜。一个钱姓人家让陆木匠造了个油车,开始为当地农家榨油。后来,陆家水车、钱家油坊的名声就慢慢地传开了。久而久之,人们只记得这里有一个做水车的人和一个打菜油的作坊,就把这里称之为“油车头”。

 

    啊!“油车头”是这样来的呀!顿时,我对这个村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当我想实地踏勘这个自然村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一声亲切的招呼:“你是徐老师?”我转身一看,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年逾古稀却精神矍铄的精干老人,一看就是长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的,我迟疑地问:“您就是谢林云书记?”他连声说:“是的!是的!快家里坐!”

    我随着他走进了矗立村中宅基上他家新近建造的三楼三地别墅,听这位担任农村基层干部近五十年的老书记介绍“油车头”的方方面面,介绍新元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介绍村中的闻人趣事,乃至惊心动魄的历史、政治事件。随着他的介绍,我渐渐走进了这个细雨迷蒙中的“油车头”。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从上海市金山区档案局监制、新元村村志编撰委员会编、2017年6月出版的《金山区村志丛书——新元村志》所附“金山区枫泾镇镇域示意图”看,整个枫泾镇地形就像一匹往东奔跑的肥猪。这只“肥猪”有一条高高翘起的尾巴,组成这条“尾巴”的是枫泾镇区、新春村、农兴村、俞汇村、中洪村、新元村。而新元村就是这条高高翘起的“尾巴尖”。从谢林云老书记的介绍中我得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新元村各项工作都走在枫泾镇的前列,是确确实实的高高翘起的尾巴尖。

    从《村志》所附“金山区枫泾镇新元村区域图”看,“油车头”所在的新元村第10组,又在这个尾巴尖的最上方。整个“油车头”自然村,东西长约千米,房屋基本在一条线上。它的背后是南长浜市河,它的前面是我刚才下车的村道。村道的南面和北面,就是大片刚刚完成收割的黑黝黝的农田。据《村志》介绍,油车头共有农户59户,耕地262亩。

    谢林云老书记陪着我从村西头走到村东头,让我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实面貌。村子的最西面是门牌号为“新元村6336号”的“美丽示范户”。这家的西面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浜斗,浜斗边的河滩上有一个“滩渡石”。这是我们这些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自小熟悉的生活设施,在没有自来水的时候,我们的一切生活,都离不开这些滩渡石。妈妈们会在这里淘米、洗菜、洗衣,爸爸们会在这里提水,倒进缸中,用明矾一沉淀,就是干净的饮用水。夏天的时候,我们会坐在这样的滩渡石上擦身,稍大些就会从这里下水,在这样的浜斗里学习游泳。后来有了自来水,凡吃到肚子里的,就用自来水了。但喂鸡、养猪、浇地,还是用这浜斗里的水。

    往东,南边是新元村的一个党员活动点。党员活动点旁边有一个供村民休闲的廊棚,廊棚里高悬着《村规民约》,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实实在在:1、要遵纪守法,不要黄赌毒邪;2、要移风易俗,不要封建迷信;3、要勤奋自强,不要好逸恶劳;4、要美丽乡村,不要乱搭乱建; 5、要邻里互助,不要斤斤计较;6、要尊老爱幼,不要目无尊长。

    党员活动点的北面,有一个大大的农家院。里面的东侧有一幢二层的楼房,楼房的西侧有一排平房。房前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和果树,也有观赏花草。我真羡慕这里的农民,有这么大的院子,有这么宽敞的房屋,有这么优美的环境。我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什么时候,我也能在这里拥有一个自己的地盘,读读书,种种菜,修修果树,与农民交谈交谈,过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其实我也知道,这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我滔滔不绝地对着谢林云老书记说着我的梦想,并对他说,请允许我空想一下,以表达我对你们现在生活的羡慕。

    再往东走,百年前的民居与几十年前造的楼房,及这几年建的别墅共存。家家房前有菜园,家家屋后有鸡鸭。狗们在走家串户,猫儿在追逐打闹。房前屋后的各式果树上,一派橙黄橘绿,让我不由想起宋代大文豪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七言绝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其诗曰:“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任杭州太守时,刘景文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极为欣赏刘的才华,遂结为好友。

    我们继续往东走,谢书记指着经过的两座桥说,这是“殷家浜桥”,那是“范家宅桥”,都通往青浦。当我们又回到他家别墅,穿过他家的弄堂,走到后面菜园的时候,他指着屋后那条似乎一脚就能跨过的小河说,对面就是青浦区,他的一个妹妹就嫁在对面那个属于青浦区的村子里。

 

 

 

 

根深叶茂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林林总总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0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0人点赞

本文作者

徐建国

勤奋读书 努力成功:上海市中学语文高级教师,2021年金山区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度“金山好人”,上海市委党校“2021年基层理论宣讲骨干培训班”学员。枫泾文史研究会会员、理事、副秘书长。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颜力2025-04-30 20:53:36

    油车头是乡村振兴的楷模村

    举报

  • 黄新2025-04-29 12:48:08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举报

  • 徐建国2025-04-29 10:16:36

    钟红兵:犹如世外桃源[强][强][强]

    举报

  • 徐建国2025-04-29 08:20:57

    谈小寒:拜读了,今天又知道“油车头”地名的来历[强][强][强]

    举报

  • 徐建国2025-04-29 08:20:22

    沈荣雄:精耕细作[强]

    举报

  • 鱼在游2025-04-29 07:51:27

    写得好,犹如一篇新的地方志,细腻清晰,前引后续,娓娓道来,点个大赞。

    举报

  • 徐建国2025-04-29 07:48:14

    谈小寒:早[太阳]读了上文,对农村地区的历史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以后去到这些地方,也要多关注一下。谢谢你的分享[抱拳][抱拳][抱拳][强][强][强]

    举报

  • 徐建国2025-04-29 07:40:31

    THX:徐老师真棒!善于观察,善于细品,善于总结![强][强][强]

    举报

  • 徐建国2025-04-29 07:27:51

    何华章:“油车头”写得很棒!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景象跃然纸上,让我了解了上海郊区农村农民的幸福指数很高啊!期待续篇。[强][强][强][愉快]

    举报

  • 徐建国2025-04-29 07:26:17

    庄寅亮:[强][强][强]根深叶茂,人杰地灵!

    举报

  • 徐建国2025-04-29 07:25:09

    刘勤芳:徐老师,早上好!读完这篇文章,我好想去实地看看的冲动。[呲牙][呲牙]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