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4月29号 04点 阅读 6865 评论0 点赞2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2025年4月24日中午,松江老兵讲故事宣讲团朱渭民老师,应邀到新闵学校给小学三年级200多位学生讲红色故事《铁道兵在抗美援朝战场》。望着台下几百双明亮又充满稚气的眼睛,朱老师想到了自己的童年。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那一年朱老师7岁,读小学一年级,1953年7月27日,抗美援朝胜利结束,举国上下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烈欢迎英雄志愿军凯旋归国,朱老师在读小学三年级。虽然年幼,他能感受到全国动员、支援前线的热烈氛围。能感到打败美国侵略者的喜庆欢乐。长大后,朱老师在学校参军入伍,当上了铁道兵,他对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兵种在朝鲜战场的杰出贡献,充满崇敬之情。
今天,他身穿戎装,以83岁高龄,充满激情地站在学校讲台上,向全场200多位幼童讲述铁道兵的故事,他有点担心,孩子们听得懂吗?但事实证明,他的担心完全多余,新闵学校十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每个学期都会举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全校3000余名师生,从小学到初中,九年一贯制,都对红色文化情有独钟,当朱老师提问,你们听过志愿军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故事吗?听过的请举手。哇,台下90%的小听众,齐刷刷举起了小手。当朱老师讲到,朝鲜有一条大江叫清川江,江上有一座大铁桥,是敌人重点轰炸目标,每天派出战斗轰炸机,对这座清川江大桥进行狂轰滥炸。敌人的如意算盘是,我只要把这座大桥给炸断,就等于卡住了你的咽喉,志愿军急需的作战物资就无法送达前线。但令人吃惊的是,大桥被炸断了,志愿军的火车,仍然一列接着一列开过了清川江。他问孩子们,志愿军的火车是怎么开过江的?这个问题,他在其他地方的暑托班、寒托班讲课时提问过,得到的回答不尽如人意。有的说用轮渡过江,有的说从江底挖隧道过去、而这次到新闵学校讲课,听众是低龄学童,没想到,全场有许多学生举手要求发言,朱老师随机抽两位学生回答,第一位学生回答:铁道兵叔叔造了一座新的大桥,第二位学生的回答更精准:“这座新大桥一定是隐藏在水下,敌人发现不了”。正确的答案是,铁道兵造了一座隐蔽性极强的水下大桥。它的桥面在水下五十公分的地方。新闵小学的三年级学生能正确回答,实属不易,说明学校红色教育卓有成效。
因为听众的年龄偏低,朱老师在备课时注重以故事情节感动人,用激情的语言感染人,还增加了与孩子们的互动,使这场红色宣讲生动活泼有童趣,吸引了小听众们眼球。他还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广大青年提出的殷切期望融入故事中,勉励孩子们从小立下报国志,在美丽的校园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努力学习更多科学文化知识,争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长大后做一个“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成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栋梁之材。他问孩子们,你们有没有当好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决心?全场小听众响亮回答:“有”,声震屋宇,令人振奋。
朱老师高兴地代表老兵团,把《老兵讲故事》书和一本《信仰在心、老兵不老》画册送给孩子们。一名少先队员向朱老师敬赠鲜花,希望老兵爷爷们多来学校宣讲红色故事。据了解,今天的这场宣讲,是区教育局今年举办的《老兵讲故事进校园》系列讲座的第九场,4月份共十场,很受广大师生的欢迎,五月份还将继续展开。希望有更多孩子倾听老兵讲故事。
信纸作者:司一良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