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6月25号 08点 阅读 1742 评论3 点赞2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日本人对大米独有情钟,由于其纬度高,生长期长,口味特别好,新泻县鱼沼市产的越光米更为上品。 大米在日本精神世界也有特殊地位。《日本书记》记载了太阳女神天照大神将稻种赐予天孙琼琼杵尊的传说。但是,近年来,大米却成了日本的问题。外媒报道说: 日本对大米的需求正给这个国家带来前所未有的痛苦。日本的大米价格在一年内飙升了100%,这是50年来最急剧的涨幅。,一袋5公斤装大米均价高达212元人民币。超市里有时缺货,来货后便有人抢购,放在家里囤积起来,以免后面买不着。
因自然灾害减产了吗?回答是没有。这两年种植的水稻作物长势指数为 100左右甚至更高一些。有的人抱怨是国外游客来得太多,这种解释太莫名其妙,国外游客能吃掉多少大米呢?其实,日本政府减少大米生产的政策已经坚持50年了,又没有按新情况及时调整政策,才是问题的根源。
今年,一则日本高官关于大米的失言竟然成了政治事件。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竟然开玩笑称自己“从不买米”。这个言论直接刺痛了公众神经,引起众怒,迫使上任仅六个月的他,只好在5月21日向首相石破茂提交辞呈,怏怏离去。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时候,造了一个特殊词汇:“令和米骚动”。
令和为日本第126位天皇德仁天皇的年号(2019年-2025年)。出现“令和米骚动”这个词,是因为历史上日本1918年发生过导致寺内正毅内阁倒台的“米骚动”。那一年,日本政府决定出兵西伯利亚,干涉俄国发生的十月革命。消息传出,顿时米价大涨。引起群众风怒与抗议浪潮。社会活动家片山潜曾作了这样的描写:8月3日,酷热的一天已近黄昏,灸人的夏季太阳沉入日本海的灰色海面,黄昏笼罩起家家户户时,街头突然响起惊人的警钟声音。富山县的渔村西水桥町300余名渔民妻女从四方八面走上街道,包围了米店。全国规模的"米骚动"就从这里点起了第一个火种。之后,全国各大小城市都卷进激烈的暴动的漩涡。日本政府派警察维持也维持不了秩序,派兵镇压也镇压不了全国各地的群众烈火。政局大乱,执政党、在野党纷纷攻击寺内正毅政策不得力,全国的报刊都号召对他发起弹劾。这个寺内正毅(てらうち まさたけ,英语:Masatake Terauchi),一直是个政治强人,他曾作为日本代表,与韩国总理李完用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吞并了朝鲜。朝鲜总督府之后开始进行长达35年的殖民统治,第一任总督就是这个寺内正毅。但因"米骚动",他的政治基础被撼动了。寺内正毅最后被迫辞职,结束了他的强权非宪政统治。
当然,当年日本的“米骚动”完全是因为粮食短缺,今天所谓的“令和米骚动”则主要是粮食品种不平衡问题。不过,民众喜爱的大米短缺,也会引起普遍的民怨。
在当年日本“米骚动”的时候,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人民正在水深火热之中。丰年时,老百姓饿肚子也是常见的事;遇到灾年,更是满目疮痍,饿殍遍地。1919年,还十分年轻但早已胸怀天下的毛泽东就在《湘江评论》上写道:“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的问题最大。”毛主席对这个问题看得十分深刻。吃饭问题,在任何国家、任何时期都是大事。审慎地制定正确的有关粮食问题的公共政策,是任何负责任的政府应该做的,也是检验其政治合法性的标尺。
参阅资料:
https://www.japanpowered.com/japan-culture/japans-rice-shortage
https://invezz.com/news/2025/06/20/japans-rice-price-surge-whats-driving-it-and-why-it-could-spark-a-political-crisis/
联系阅读: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