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思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康康茶室】海上名弄里的传奇往事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6月29号 06点 阅读 10159 评论6 点赞3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康康茶室】海上名弄里的传奇往事

 

康 康

 

 

  在上海的城市版图中,位于重庆南路205弄的万宜坊犹如一颗镶嵌在时光里的明珠,历经岁月沉淀,诉说着一段段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它藏于繁华与市井之间,承载着风云激荡的历史印记,吸引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前来驻足参观。

  万宜坊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彼时的上海正处于快速发展与多元文化碰撞的时期。这片里弄由新式石库门建筑组成,步入过街楼下宽阔的弄口,五条纵向二条横向的街坊道路,将弄入90幢4层联体楼宇分成4行8段。弄堂宽敞整洁,红砖清水墙搭配精致的雕花门窗的楼房,都是蒙沙式红瓦坡顶,带百老落窗,屋面上露出法式乡间别墅式烟囱,底楼用矮墙围成的小庭院里栽种着夹竹桃和棕榈树。既有江南民居的婉约韵味,又融入了西方建筑的设计元素,特别是弄内有些看似窄得不能再窄,短得不能再短的小路,常给人带来峰回路转的感觉,展现出独特的海派风情。

 

 

  当年,这里住户大多都是有经济实力的富商实业家、中高级官员和有名的知识分子。万宜坊60号就是当时丁玲和胡也频夫妇居住的地方。在这里有了他们自己的儿子,也为我们留下他俩唯一的一张合家照。丁玲产后仅过了五天、胡也频便被捕牺牲在龙华。著名作家蒋光慈和阿英也住在38号;大同大学创始人、著名数学家胡敦复住在13号;中国近代最大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创始人之一鲍咸昌,求新造船厂老板朱志尧等也都在这里长期居住。留下他们许多令人传奇的遐想。

 

 

  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也住在万宜坊54号里。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七君子”之一。因创办《生活》周刊而列入政府当局的黑名单,多次逮捕。他夫人沈粹缜是宋庆龄的蜜友,他的大儿子就是在前些年担任中央政冶局委员国务院付总理,人大付委员长,叶剑英女婿的邹家华。邹韬奋于1944年在上海去世。一生著作甚丰。在这里,他以笔为剑,以纸为刃,在《生活周刊》里发表了大量针砭时弊、唤醒民众的文章。当时,每当夜幕降临,人们都能看到邹韬奋书房的灯光总是亮到天亮,他伏案疾书的身影,成为了万宜坊弄堂里一道独特的风景。他在这里凝聚进步力量,传播新思想,为民族的觉醒而不懈奋斗,其精神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道路 。

 

 

邹韬奋故居现己成为青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天接待上百人前来参观学习。

 

 

  离邹韬奋故居不远的88号曾居住过一位传奇的女子,她就是根据张爱铃同名小说改编、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中那个女大学生的原型郑苹如。她是当年上海滩有名的俊美优雅,风姿绰约美人。她父亲是国民党元老,曾任复旦大学教授,江苏法院法官。郑苹如很小便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为了暗杀十恶不赦的汪伪政权76号特务头子丁默村,她以美丽为武器,接近引诱丁默村,不幸被捕遇难。在徐家汇的荒郊野地里,她穿着红色羊毛大衣,用上海话轻轻地说了句“帮帮忙,打准一点,别把我弄得一塌糊涂”话后便从容就义。1947年丁默村被国民党逮捕后,在南京枪决。

 

 

  随着时代的变迁,万宜坊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周边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但它依然保持着那份独特的韵味。如今,当人们漫步在万宜坊的弄堂里,触摸着斑驳的砖墙,仿佛能穿越时光,感受到过去与现在的交融。那些传奇故事,或是被记录在书籍中,或是在老人们的讲述中代代相传,成为了上海城市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万宜坊,这片海上名弄,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生活的承载者。它的传奇故事,就像一首悠扬的老歌,在岁月的长河中久久回荡,吸引着无数人去探寻、去品味。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茹歌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33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33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浦江思源2025-07-01 17:11:43

    万宜坊承载着风云激荡的历史印记,名弄里印刻着革命先烈的奋斗足迹!

    举报

  • 书虫2025-06-29 14:07:57

    转发还立老师的点评:万宜坊之名寄寓太平愿景。然而历史于此写下沉重篇章,曼妙天光下,安宁愿景与铁血悲歌激烈碰撞。当前世界仍处动荡烟云,回望这斑驳弄堂,时刻警示后人:岁月静好绝非天赐,每寸静好皆由烽烟淬炼,唯有铭记与守护,方不负先辈们以生命点亮的微光。为康康老师的佳作点赞[强]@康康

    举报

  • 水晶之夜2025-06-29 09:33:47

    万宜坊,上海一条普通又特别的弄堂。红砖墙、法式烟囱,中西合璧的建筑很耐人寻味。但更吸引人的是这里住过的人:丁玲胡在这里有过短暂的家庭温暖,也有生离死别;邹韬奋熬夜写文章,用笔唤醒民众;郑苹如这位勇敢的女性,为了刺杀汉奸牺牲了自己。 走在现在的万宜坊,摸着老墙,好像还能感觉到过去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些真实的人和事,让这条老弄堂有了生命,成了上海记忆里活生生的一部分。它不只是一片房子,更装着一段段忘不掉的历史。

    举报

  • 张载养2025-06-29 09:22:26

    万宜坊并不万宜 重庆路上的万宜坊,典型的上海名弄;早就听说,也曾去过;有很多名人在此居住,最著名的当属邹韬奋先生;他的太太是宋夫人庆龄的蜜友,他的儿子曾任国家副总理。 “韬奋纪念馆”五个字,赫然标示在弄口、屋前,让人肃然起敬;集记者、政论家、出版家于一身,著作颇丰;更是民国时期史诗级人物“七君子”之一;因创办进步刊物《生活》,被列入黑名单,多次入狱;那时,书房的灯光彻夜不息,如同指路的灯塔;如今,典雅的故居对外开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色戒》中主角的原型郑苹如,也曾居住万宜坊;成为邻居,不是花絮,纯属巧合;富家女子,以特殊方式,投身抗日救亡;既是传奇故事,又不乏海上风韵;一句上海话“帮帮忙,打准点”,同时传递妮娜与豪气。 万宜坊的取名,一定十分费心;真能万宜,皆大欢喜;世事难料,常会出奇;冬去春来,月落日出,则是不变的天理,恒久万古。 为康康老师的佳作《海上名弄里的传奇往事》点赞!

    举报

  • 136517303702025-06-29 07:32:16

    万宜坊里有乾坤,名人荟萃耀星辰。康康老师的佳作【康康茶室】《海上名弄里的传奇往事》读来亲切,令人感怀。四周的高楼大厦,遮不住万宜坊虽然楼层不高却熠熠闪烁的光芒;弄堂外面的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也压不住宁静却昂扬澎拜的壮歌!为康康老师的佳作点赞!向康康老师致敬!

    举报

  • 书虫2025-06-29 07:03:06

    赞康康老师佳作 蒙沙式红瓦坡顶/ 带着百老落地窗/ 夹竹桃与棕榈树/ 探出低矮的围墙/ 一盏灯彻夜透亮/ 一道景独特光芒/ 伏案疾书的身影/ 长驻人们的心房/ 从这里走出的她/ 身披红色的霓裳/ 面对刽子手qiang口/ 挺起不屈的胸膛/ 传奇似雪花飞扬/ 静静飘落万宜坊/ 抚摸着斑驳砖墙/ 依然是婉约风光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