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在游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五日浙江桐庐休闲游——石舍村和茆坪村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7月04号 09点 阅读 5971 评论3 点赞2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6月26日这天上午我们一行游玩了马岭天观佛手桥景区,又热又累,但是看到了美景,心里还是乐滋滋的,下午洗澡洗衣休息,按下不提。

   第二天(27日)早上吃饭时,大家都说,昨天爬山实在太累了,今天想玩得休闲一些,不要太远,也不是很吃力的地方。几位大佬一商量,说那就到附近的两个小村子里去逛逛,也是网红景点,两个古村落一个叫做石舍村,一个叫做茆坪村,都是沿河而建,景色优雅,生活气息浓郁,值得一看。大家都说好,于是大佬们和农家乐老板商议,请他搞两辆车来,我们一共有三十个人左右想去。老板拿起手机就联系了,半个小时左右两辆面包车就停到了农家乐的旁边。

   我们一行登上了车,我看看这个车可以坐14个人,驾驶员说,一个人的车费是20元,我们里面有一个昨天刚去过这两个地方的师傅,就和他讨价还价,后来还到了每人15元。面包车沿着路驶去,一刻钟左右就到了石舍村。驾驶员说,我停在村口的空地上等你们。我们说好的,我们这十几个人就下车往村里走去。

   这个石舍村沿溪而建,左面是一条南北向的小溪,右面就是各种民居,看来这里的商业气氛很浓,各种小吃店咖啡店很多,各种小商品和小纪念品的店也很多,还有不少农家乐旅馆参与其间,我们去的时间太早,太阳光被大山挡住了,不是很热。我们在村里悠哉悠哉,手中摇着折扇,东看看,西望望,路上行走的当地人很少,一个石舍村,就我们两车人在里面晃荡。小溪的西边是老宅,很多已经翻造过了,小溪的东边山脚下,也有不少新建的民宅。我看为何西面的是老宅,大多是因为下大雨山洪暴发时,山上下来的水,大多流进了小溪里,不会殃及西面的住宅,东面的房屋是后来扩建的。有一座桥连接小溪两边的联系。依一条河或者依一条溪而建村子,这是历史上留下来的规矩,为了方便用水。

   我们转悠了一个小时左右,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照在身上热辣辣的,于是赶快往回走,到了村口,驾驶员看到了我们,就和我们招招手,我们坐上了车,面包车就向茆坪村开去。

   十分钟后车子停在了茆坪村口,这里有一个大大的村牌,我把它拍了下来。茆坪村也是建在了这条小溪旁,但是建在小溪的东边,原因是后面的山离得较远,地势高,平地比较多。这里的房屋基本上都是旧屋,还有家族的祠堂,看来历史较为悠久,各种商店很少,看来这里的生活较为宁静,看家的狗狗趴在路边也不叫,不受外面的喧闹而影响,看到有几位老人坐在门口休息,年轻人很少看到,开着的门口看进去多是些中老年人,可能年轻人多外出去打工了。这个茆坪村和石舍村是两种味道,石舍村现代经商意识强,做生意的多;而茆坪村比较传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与世无争,这两种情况,也是我国广大农村的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都是因势而为,没有谁对谁错,适合了就是对的。

   从茆坪村出来,我们在村口的石桌旁坐了下来,休息休息,看看平静地往下流去的溪水,拍拍照片,大家闲聊着,吃吃带去的零食,喝喝水,等了一会儿大家都出来了,我们就起身走向面包车,上车后驾驶员把我们送到了我们居住的芦茨村,我们付了车钱下车,时间是11点多,我们就直接走进农家乐吃午饭去了。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鱼在游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8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8人点赞

本文作者

鱼在游

喜欢旅游,写文章,拍照片。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杨克元2025-07-04 09:26:31

    两个古村落,欢迎上海客。悠闲逛半天,轻松真快乐。

    举报

  • 黄新2025-07-04 09:23:25

    谢谢鱼老师分享精美的游记!

    举报

  • 同泰2025-07-04 09:23:08

    石舍村商业化浓,茆坪村传统宁静,两村沿溪各有韵味,休闲游惬意舒适。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