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思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纪实连载】《田螺姑娘》再续集(二)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8月16号 05点 阅读 10720 评论13 点赞2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纪实连载】《田螺姑娘》再续集

 

王雅萍

 

 

二、失败是成功之母,不放弃任何探索

 

 

       由于在第一次卡替治疗中,从陶成体内抽出的血液里的T淋巴细胞,在实验室培养生长中失败了,只能养精蓄锐,争取重新做一次时取得成功

       凌雪告诉我,抽T淋巴细胞是有风险的,如果身体条件达不到规定指标,做的质量就会下降。那一次,陶成的化验指标终于达到了规定的底线,属于刚达标的状态,但医生还是决定抽了。可能是怕他有反复,为抓住这个时机吧。抽得有点勉强,又担心指标不够高,就多抽了两个小时,结果抽完不久就开始发烧了。

 

 

       医生用两种抗生素交替退烧,三天后,尿出血了。抽水马桶里血红血红的,当时是凌晨3点,凌雪急忙去告诉值班医生。但医生来看时,尿已经抽掉,只能等他下一次的尿液。天都亮了,才去肾脏内科做了化验。医生用一种消炎药,给陶成挂了1500毫升盐水,冲淡了尿液,情况也开始好转。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全身无力,爬不起来了。医生诊断是“肌肉溶解”,这时血压也高了起来。医生开了针对性的药物,吃下去后,肝功能指标又超过几倍。就这样,马不停蹄的用各种药,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终于热度退下去了,炎症也消了,他们已经在医院里折腾了一个月。这时医生同意他们可以回家休养了。

       出院的前一天,他们听到了好消息,这一次,陶成的T淋巴细胞在实验室培养成功了。这就意味着下一步可以将实验室里培养成功的卡替细胞回输到陶成体内,与癌细胞决战了!曙光就在眼前,他们憧憬着这个美好的时刻。

 

 

       住在他们隔壁病房里的是来自南京的病人,入院前已被判定仅有一个月的存活期,也是奔着卡替治疗而来。非常有意思的是,陶成他们在同济医院治疗,医院合作的厂方是南京的医药公司,因为南京的公司起步早,在上海已是一药难求,那位南京的患者找来,已经排不上号了。也是在无意间,在同济医院邂逅了一家上海的药厂,他们求医心切,也确实等不起了,就用了上海药厂的药,也在同济医院做治疗。或许病人的状态不一样,病人很快抽取了T淋巴细胞,在实验室的培养也获得了成功。回输后的状态也非常好,一个月后的检查,身体里的癌细胞100%没有了。这既让他们羡慕不已,也让他们信心倍增,只要熬过这一关,“回输”将给他们带来同样的希望!

       但此刻陶成的身体情况、各项指标,都不符合回输的条件。当务之急是一边养生,一边化疗。医生关照他们回家休养3周后再来化疗,只是等不到3周,两周后,他体内的癌细胞就大爆发了。血液中的癌细胞冲过骨髓,冲到表皮层,像冰糖葫芦那样遍布全身,看得人汗毛凛凛的。凌雪只能将陶成送回了医院,但此时他的“肌肉溶解”未全好,如果化疗就会有生命危险。医生对此也是非常谨慎的,只能用些药维持着。过了一周,也只敢用最低剂量的药对他进行化疗。医院里还没有这样低剂量的药,只有含20ml的,医生只得让凌雪去外面的药房买10ml剂量的。也只有这样低剂量的化疗,他的身体才能扛得住。经过化疗,逃避到身体表皮层的那些弹眼落睛的癌细胞,才慢慢的缩小了。

 

 

       这次化疗过后,医生让陶成出院,还是要求3周后来继续化疗。只是回家以后,上回的那一幕又重新上演。两周后,逃逸出来的癌细胞再次大爆发,凌雪也只能送陶成再次入院。这次医生有了经验,直接让凌雪去药房买低剂量的化疗药。只是这一次,根据陶成化验出来的各项指标,可以让化疗药的剂量提高到15ml。这次化疗的情况是稳定的,只是回家后依然不到3周就得回医院再化疗。他们就这样来来回回,进进出出,穿梭于家与医院之间,反反复复的折腾着,为了让各项指标能达到“回输”的条件。

       眼看着储存在机器里的陶成的卡替细胞还有两个月将过期了。两个月,也就意味着只够他们进出医院两个来回。凌雪感觉最近陶成的状况不错,也怕他再次出现反复。她果断地向医生提出,是不是可以“回输”了?医生大概也感觉陶成的状态还可以,也作出果断回应。于是决定6月10日住进医院,做卡替回输。

 

 

       这是最关键的时刻,来不得半点疏忽,医生要对陶成的身体做全面的检查。不仅要做CT,还要做PET- CT,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光做一个PET-CT就需要三天的时间,弄得不好。全套检查就需要一周的时间,凌雪心里有点急,她太希望快点知道能不能“回输”的结果?听说有的医院PET-CT当天做,当即就能出报告。征得医生的同意,他就叫了辆强生出租车去了。他与一司机商量,能不能等他们一下?等候所造成他的营运损失,她会补上的。司机在一路上已听说了他们的故事,即刻表示,“你们去忙吧,我等你们电话,不用考虑补不补的事。”事后,凌雪还是多塞给了他一把钱,表示深深的感谢!

 

 

       赶回医院,他们又做了核磁共振。在做检查的过程中,一些护士看到他身上的“冰糖葫芦”,常常吓一跳。下意识地问,“会不会传染啊?”“不会!”这才放心大胆的给他做。他们一直奔忙到晚上8点半,还抢了个空档做“心超”。就这样,用一天的时间,将所有的项目都检查完了。检查结果都没有问题,医生宣布可以“回输”了!

       “回输”的过程,依然是惊心动魄。首先,要做三次小化疗,要将他身上所有的血液指标都“清零”。也就是血常规化验的所有的指标,包括血小板的指数等等,都要清零。做了两天化疗后,还没有达到清零指标,直到第三天化疗做完,才达到了清零要求。

 

 

       试想一下,人身上的血液指标全部清零,人怎么受得了?医生必须用药,主要用“单抗”维持。所有的指标要求都达到了,卡替回输才可以正式进行。

       在回输的前一刻,将家属亲人都请来与陶成见面,大家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是一场生死决战!所有的人都为他祝愿,所有的人都为他祈祷!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林林总总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1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1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霜木2025-08-16 19:49:47

    真看得人惊心动魄,陶成的坚强,凌雪的坚定,医生的坚守,是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战病魔,送大爱,我们相信奇迹一定会出现!

    举报

  • 书虫2025-08-16 15:28:32

    转发大学同学杜伟民的点评:@书虫(王雅萍) 太惊心动魄,跌宕起伏了! [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举报

  • 小草2025-08-16 14:15:47

    十二年,田螺姑娘用她的真爱与坚守,为患病丈夫陶成筑起了生命的屏障。从慌乱到沉稳,田螺姑娘俨然从妻子的角色转换成了丈夫最信赖的“医生”和“护士”。不离不弃感天动地!动人的誓言,成为了最厚重的担当!但愿陶成老师在“田螺姑娘”的精心呵护下,手术成功!早日康复!再创新奇迹! 为王部长《田螺姑娘再续集》点赞!

    举报

  • 占峰2025-08-16 09:40:21

    像人类发展史,像中共党史,像一个人的一生,陶成的治病过程步步惊心,步步揪心。但愿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祝陶成好运!也不枉人间一趟,不枉凌雪一片心!

    举报

    浦江思源 谢谢占峰老师热忱关注与深邃点评!老师的“步步惊心”、“步步揪心”形容得太真切了,让人如临其境!一起感受这样的惊心动魄,然后享受平静而安宁的生活!问老师好,顺颂暑祺! 举报

  • 书虫2025-08-16 09:32:36

    转发老同学鲁月仙的点评:敬佩陶成的坚韧,勇敢尝试,羡慕凌雪的无微不至的精心照顾……愿他们共担风雨迎来阳光明媚。[玫瑰][玫瑰][玫瑰]

    举报

  • 书虫2025-08-16 09:27:54

    转发老知青丽萍的点评:天!这是我见过的最惊心动魄的生命抗争!换成没出息的我大约会抗拒,会鼓励自己去天堂找母亲,摆脱无休止的痛苦。医生和他爱人的不离不弃是他活下去的勇气,人间有美好的田螺姑娘,再痛再苦再难他都值!尽管我一直怀疑“化疗”二字,还是期待上天能眷顾这对相爱一生的夫妇,读着读着感觉雅萍也是同样的不屈不挠,但愿历经磨难的大爱簇拥生命之花再度盛开[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举报

  • 书虫2025-08-16 09:17:40

    转发老同事伟仪的点评:再次读到田螺姑娘(续篇)又一次被王部长细腻记叙一场场惊心动魄抢救陶成的场面而紧张,感动,更是欣慰收获了最后的喜悦。 在陶成生死边缘中,现代医学的高科技治疗手段,大大提高了病人生的希望。病人每一次抢救都是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医生和家属共同为病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为医生精湛的医技和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而感动;为妻子田螺姑娘对丈夫一汪情深,把每天枯燥的照料熬成蜜,把艰难的日子过成诗而感动;也被王部长不是学医的她,能把整亇治疗过程描述的如此详尽,被她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所感动。这是一场场生命的接力棒,诠释了爱的力量能创造奇迹。

    举报

  • 书虫2025-08-16 08:38:17

    转发浦江思源缪教授的点评:王部长《田螺姑娘的再续集》将现代医学技术“卡替疗法”作为关键情节,赋予传统民间故事新的现实意义。 现代科技与神话力量的融合:将最古老的民间传说植入最前沿的科技成果,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思维,为王部长的文章点赞[玫瑰][握手][强][握手][抱拳][合十][抱拳][握手][玫瑰][强][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举报

  • 张载养2025-08-16 07:49:23

    失败中夹带着希望 人的一生中最常遇到的,大概就是意外和失误;只有遭遇了无数的意外,才有预想的成功;只有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误,才有如愿的光顾。 卡替疗法,是一种“回输”的探索治疗;有过成功的“桥段”,更多不如意的个案;凌雪抱着热切的希望,陶成也总是心有不甘;即使刚到“底线”,只是勉强“达标”,也愿忍受接踵而至的高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盼望奇迹,等待曙光;回家养生,兼做化疗,为求“清零”,用上“单抗”;生死决战就在眼前,心急没用,多点祈祷。 为王部长的纪实佳作《“田螺姑娘”再续集(二)》点赞!

    举报

  • 书虫2025-08-16 07:45:25

    转发老同事吴育青的点评:@书虫(王雅萍) 回输前的检查,化疗,侯诊,一场抗争病魔的拉锯战惊心动魄。此刻我感受到一种陪伴的力量,此刻无言胜似千言万语,凌雪一个关切的眼神,让陶成增添了跨过鬼门关的勇气,生活的情景剧起伏跌宕,抓住了读者的心,这是作者在写作上的出彩之处。[玫瑰][玫瑰][玫瑰][强][强][强]

    举报

  • 136517303702025-08-16 07:44:32

    攻坚克难歼“顽敌”,意志加持高科技。大显身手见功底,无影灯下出奇迹!王部长的佳作【纪实连载】《田螺姑娘再续集》(二)生动地将拯救重患病危者的惊心动魄的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是一场壮怀激烈的鏖战!这是一首拯救生命的颂歌!这是新科技融入垂危病人的大营救的一个摄人心魄的真实写照!为王部长的佳作点赞!向王部长致敬!

    举报

  • 书虫2025-08-16 07:42:06

    转发大学同学《田螺姑娘》中的男主人公陶成的点评:@书虫(王雅萍) 读您的再续田螺姑娘,令我这个当事人感慨不已,热泪盈眶。我生绝病12载,除了医生的救死扶伤,精心治疗外,田螺姑娘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她的不离不弃,精心照顾,每天24小时陪伴左右,我住医院她也陪着住院,同挤在一张小病床上,如同共撑一只小船,在病海汹涌中同舟共济,艰难前行。总算冲破了十二个年头。没有她我早就呜呼哀哉了。我衷心感谢王雅萍学姐,用你娴雅的笔,至爱的心写下田螺姑娘的真实感人的故事,连同你对一位病入膏肓的老同学的同情,祝福,关爱,支持,鼓励中,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出来。我巳做了目前血液肿瘤最高级别最高科学含量的卡替治疗,生命将会延续,我不会辜负田螺故娘和我的家人对我的全力付出和精神支持,好好的活着,就是躺在床上也要看着床外的阳光活着!我更要感谢学姐您不辞辛劳的昼夜写作,再次续写了田螺姑娘的故事,给了我这个病人莫大的安慰和鼓励!常言大恩不言谢,但我还是要感谢你在我生病期间常抽出时间与你爱人一起来看我,给我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和鼓励,带来生活上的支持和关怀!期待你故事精彩的演绎。[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举报

  • 沙金2025-08-16 07:40:49

    王老师以如锥般精准、如潮般紧凑的笔调,将一场关于生命的接力奇迹层层铺展,在这令人屏息的叙述中,每一个转折都似心跳骤停前的一瞬寂静,随即引爆出情感的烈焰。文字之外,是对生命尊严的深切凝视,是对人性光辉的低声颂唱。那份亲情的力量,如洪水决堤般汹涌,唤起读者内心最柔软、最本真的震颤。

    举报

    浦江思源 谢谢沙金老师热忱鼓励与深邃点评!老师的点评即是一首生命礼赞的诗篇,直抵人的心灵深处,给人以最大的震撼!让人看到真正的文学的力量,升华了原作的主题与感染力!再谢老师,顺颂暑祺!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