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8月16号 08点 阅读 3732 评论7 点赞1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铭记历史昭昭血痕 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8月15日,当晨光洒满神州大地,我们迎来了这个承载着民族记忆的特殊日子。80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历经14年浴血奋战的中华儿女,终于迎来了正义战胜邪恶的胜利曙光。此刻的纪念,不是为了延续仇恨的火焰,而是为了在历史的镜鉴中汲取力量,让和平的种子在世代心中生根发芽。
历史的伤痕从未褪色,那些镌刻在民族骨血中的记忆,永远提醒着我们曾经的苦难与抗争。1931年9月18日夜,沈阳北郊的柳条湖一声巨响,日本关东军以卑劣的嫁祸手段悍然炮轰北大营,"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东北大地沦陷的呜咽,成为中华民族14年抗战的起点,也让"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刻骨铭心。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划破夜空。驻丰台日军以荒唐的"士兵失踪"为借口,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第29军将士奋起反击,"七七事变"点燃了全民族抗战的烽火。从长城内外到黄河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血肉之躯筑起抵御外侮的钢铁长城。
然而侵略者的铁蹄从未停歇。1937年12月,南京城陷入人间炼狱,持续六周的南京大屠杀中,30多万手无寸铁的同胞惨遭屠戮,江河为之呜咽,天地为之变色。同年12月5日,上海金山卫的百姓在日寇"三光政策"下遭遇灭顶之灾,宁静的乡野被鲜血浸染。这些惨绝人寰的暴行,是人类文明史上的耻辱印记,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却的伤痛。
那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段段破碎的家庭: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3500多万同胞伤亡,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历程。无数革命先烈用身躯铺路,用热血浇灌,才换来了今日的山河重振、盛世繁华。他们的呐喊仍在风中回响,他们的精神早已融入黄河的奔腾、长江的浩荡、长城的巍峨。
如今,国家以庄严的公祭仪式告慰亡灵。每年12月13日的国家公祭日,我们集体缅怀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同胞,用国家的名义守护历史记忆。这不仅是对30万逝者的告慰,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和平的珍视,彰显着一个民族对正义的坚守与对未来的担当。当警报在城市上空响起,那是历史的警钟长鸣,提醒着每一个中国人:伤痛可以愈合,记忆永不能磨灭。
祀我国殇,山河无恙。逝者已矣,生者当知奋进。80年光阴流转,中华大地早已换了人间,但"勿忘国耻、铭记历史"的信念从未动摇。今日之中国,正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这盛世如先烈所愿,这安宁需吾辈守护。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我们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那些刻在大地与人心间的数字,那些永不褪色的历史记忆,终将化为砥砺前行的力量。让我们以史为鉴,以志为铭,在和平年代续写强国篇章——强国有我,这是新时代中国人对历史的承诺;护我河山,这是中华民族对未来的誓言。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和平的光芒永远照耀人间,让曾经的苦难永远不再重演。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砥砺前行,坚定意志。为人民卫士佳作《铭记历史昭昭血痕,勿忘国耻砥砺前行》点赞!
人民卫士
早安,老师!特殊的日子喜庆之中怀悲痛,日寇之罪永不忘记。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