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8月29号 05点 阅读 5852 评论7 点赞2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徽韵遗风》
刘树昇
2025年1月3日~8日,在岁初的清冷中踏入徽州,用镜头探寻那古老而醇厚的非遗魅力。
古村巷陌间的民俗活动,灰瓦白墙下,人们身着传统服饰,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非遗在他们的演绎与参与中鲜活起来。还有那围坐交流的传承人们,眼神里闪烁着对非遗未来的期许。
年初徽州大地上非遗的百态,民俗活动的热闹,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岁初徽韵长卷,诉说着古老非遗在新岁里的故事与新生。
一、古韵新生:目连戏的传承与活力。既是农民又是演员的他(她)们身着鲜艳的戏服,以生动的表情和动作展现了目连戏的艺术魅力。古老的建筑与静谧的环境有一种历史沉淀的氛围,象征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该组照表达不仅仅是记录目连戏的表演瞬间,更是展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新生与活力,传递出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深刻思考。
二、婺源傩舞:千年古韵的活态传承。婺源傩舞以古朴粗犷的肢体语言和神秘夸张的木雕面具著称,现存120余枚明清古傩面,涵盖盘古、八仙等神话人物及历史英雄形象。表演时,舞者身着彩绣服饰,伴随鼓乐节奏演绎《开天辟地》《追王》等经典剧目,将祭祀仪式与戏剧艺术完美融合。 近年来,当地通过建立非遗传承人制度、打造文旅演艺项目等举措,使这项古老艺术焕发新生。老艺人带徒授艺,青年群体创新编排,傩舞表演已从祠堂社庙走向现代舞台,成为乡村振兴中独具魅力的文化名片。
信纸作者:江上人
徽韵遗风煜煜生辉,陈年酿酒甘醇味美。古老质朴愈加妩媚,融入当代服务社会。刘老师的佳作《徽韵遗风》用镜头记录了古城徽州那百看不厌、回味无穷的人文景观,生动地展现了包括目连戏、婺源傩舞等在内的文化承传,散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作品文美图佳,令人耳目一新。为刘老师的佳作点赞,向刘老师致敬!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